走出迷茫 乘风破浪
2020-11-28嵇娥
摘要:高校辅导员是大一新生开启大学生活的导航员,是他们思想上的领路人,也是他们成长成才的贴心人和同行人。大一新生刚入学,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困惑,需要辅导员第一时间去发现,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本文以一名高考失利,不得已来到高职院校和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生为例,分析辅导员如何第一时间发现学生问题,帮助学生接纳当下生活,认识自我,走出迷茫、找到目标、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高职新生;学业困惑;案例分析
一、案例简介
2020年5月21日,我收到了一则来自之前所带学生小武同学的考研报喜短信:“老师,我今年被华南理工大学的理论物理专业录取啦!初试、复试成绩均第一。”他第一时间与我分享了他的喜悦,我也为他取得的成绩点赞祝贺,同时也回忆起他在我们苏食院专科学习阶段由低迷到高昂的学习成长经历。2014年9月6日,新生报到接待现场,一个1米94的大个子男孩小武引起了我的关注。他脸上没有像其他新生一样的高兴、新鲜之情,更多呈现的是忧愁和无奈。与其交谈中得知,他原是某县城重点中学的学生,成绩优异,但因高考失利,导致没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对自己失去信心,未来目标、理想、方向迷失。交谈中也察觉到他性格内向、言语不多、有些自卑、心理压力大。
二、案例定性分析
此案例反映的是大一新生因高考失利而导致的学业迷茫、学习动力缺乏以及由此引发的压力、自卑等心理问题。
三、问题关键点
(一)如何帮助小武同学认识自我,走出迷茫、找到目标,顺利完成学业。
(二)如何引导小武同学释放压力,走出自卑,树立自信,健康成长成才。
四、解决思路和实施办法
(一)耐心倾听,用心引导。从迎新认识的那天起,我便一直关注小武同学。通过多次与他的促膝长谈和与其家长的联系交流,了解他的学习情况、家庭背景和心理状况,以便个性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他因没有考上本科院校和自己喜欢的物理专业而意志消沉,同时觉得整个家庭的希望也因自己的高考失败而破灭,对不起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内心觉得亏欠。针对此情况,引导他放下心理包袱,带着过往“清零”的心态,对现在整装待发。没有被心仪的学校和专业录取也不必沮丧,今后还有机会通过考研到自己喜欢的专业领域。现在要做的是脚踏实地完成专科的学习任务,保证3年后转本成功。还给他讲述了考上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学校优秀毕业生成功典型事例,坚定他的信心,引导他立足当前,克服学习动力不足带来的懈怠情绪。
(二)借助工具,厘清目标。[2]为了让小武同学更好地认识自我,找出特长、找回自信,提升正能量,教他绘制自己的生涯彩虹图和生命曲线图。通过画生涯彩虹图,他的生命曲线图上,线条波动较大,痛苦指数偏高的集中在人际交往能力和公众演说能力,快乐指数高的是参加物理竞赛、古诗词竞赛等获奖。通过画自己的生命曲线,协助他找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为今后努力厘清目标。
(三)提供平台,增强自信。为增强其自信心,锻炼人际交往能力,鼓励他参加班委竞选,担任学生干部。成功竞选后,为了扮演好学生干部角色,他在各方面都努力起着表率作用。学习成绩名列前茅,获奖学金、三好、优干等荣誉。他爱好古诗词和电脑操作,为帮助他充分挖掘长处,增强自信,激发学习的斗志和动力,推荐他参加校第一届中国古诗词大赛并获一等奖,鼓励他研究、撰写古诗词,其作品《将进酒》在学报上发表,《论道赋》和《清秋月夜赋》在校报上刊登;联合计算机老师推荐他参加“全国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与信息素养大赛”并获三等奖,参加淮安市冲浪杯计算机编程大赛获二等奖,顺利通过全国计算机VB二级。
(四)制定规划,助力成长。推荐小武同学加入演讲与口才协会,锻炼其口才,在校“我的青春我的梦”演讲比赛中获二等奖。介绍其到隔壁工学院旁听《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为将来考研做准备。英语是他的弱项,为顺利通过英语四级、3+2成功转段以及考研,从入学起为他联系英语老师,量身制定一套完备的英语学习提升计划。通过科學计划和后期自身努力,小武最终成功转段并跨专业考研以第一的优异成绩被录取。
五、经验与启示
通过此案例,我感悟到了辅导员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辅”和“导” 两个字的重要意义。
(一)帮助学生明确奋斗的目标。对于学业有困惑的学生,辅导员要及时发现并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学生一起进行学业规划,帮助他们明确奋斗的目标和方向。(二)善于发掘学生身上闪光点。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老师真心爱学生并让学生感受到爱,学生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老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真正的关爱,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要精神上“扶志”、心理上“扶健”。[3](三)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的平台。搭建育人平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比赛,加入学生干部队伍,全方位提升综合素质。(四)树立优秀毕业生成才典型。身边榜样的力量对学生有正向激励作用。通过优秀毕业生成功考研的典型事迹,激励学生自信、奋发。
六、结语
辅导员要关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分析每个学生的特点、问题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把学生工作做好、做细、做实。辅导员从大一新生时期及时发现问题并从学生个体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大学学业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自我定位,明确奋斗目标,为其顺利完成学业、成长成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切实提高育人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新华社,2019.3.18.
[2]马俊华.走出迷茫,放飞梦想[J].青春岁月.2018(05).
[3]叶海玲.让爱不再孤单[J].人力资源开发.2014(09).
作者简介:
嵇娥(1981-07-),女,汉族,江苏灌南,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硕士,讲师,学生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