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的高校互联网+课件2.0教学模式变革探究

2020-11-28何章强

商情 2020年8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学模式

【摘要】信息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兴国之发展大计,信息技术成为教育教学模式变革与推进的迫切需要。前者对后者作用明显,但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阻碍因素需要先理清思路,并需求解决之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 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体系

4G时代互联网+教育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巨大冲击,网络+课件教育形式搭乘信息技术快车一路超越,将教学形式与内涵大大提升。在线课程、慕课、微课形式的教学模式逐渐运用于高校课堂。课件与课堂形式多样化、网络化,课下练习个性化,互动性强成为了互联网+教育的重要特征。伴随着5C时代的到来,互联网+课件课件教学模式将会持续变革,云课程平台会成为课堂的主角出现。通过整合云技术和教育资源,将课程资源和课程形式互联网化,将课件转变为App软件。在微课、翻转课堂基础上通过App增设可视化思维教学、移动资源库、在线练习答疑、在线课堂管理、网络笔记、虚拟情景化教学等内容,对传统课程进行再次变革,逐步实现互联网+课件2.0教学模式。

一、教学模式变革的冲击与作用

高校传统课堂教学在近年来已逐步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课件的形式也从PPT和在线互动课件向App软件和云平台过渡。互联网+课件2.0教学模式的转变给高校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体系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作用影响甚远。一直以来国家对信息化教育期望值颇高,需求迫切。《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十年规划期接近尾声,今年为收官之年,但是从信息化教育普及和利用率来讲还不及预期。因此,在2018年4月,国家再次制定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持续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因此,借5G通讯技术和APP软件迅猛发展之势,对信息化教育进行攻坚,继续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打破常规,促进教学方法体系转变

教学方法体系转变要求教师教学行为发生改变,用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课堂形式,提升课堂管理水平。互联网+课件2.0教学模式的变革首先确定出以学定教、以教促学基调,因而打破了传统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在此,教师已经不再是全部知识的讲授者,而是通过转变教学方法,通过互联网+资源和手段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知识。翻转课堂、微课、网络公开课、优质课等多类型课堂形式以及新的App教学平台与方法进一步促进教学方法体系转变。

2、加快课程整合与建设,课程去水留金

互联网+App教学模式的探索,开启了信息时代学习的新时空、课程的新天地。智慧树平台和学习通平台大量共享优质课程建设并开发,为高校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提升奠定了基础。优秀的项目式、案例式教学课程共享平台,为教师学习教学内容和方法提供了窗口。课程整合和课程建设迅速展开,相互取经借鉴,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因材施教,不断提升课程质量,打造金课去除水课。

3、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指引下教学模式的变革最终将以“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为本的教学模式转变。通过资源库和练习库,让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最终成为“会学习”的学习者。大数据和AI发展使得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大学教育不能仅仅满足停留于书本知识和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应该涉及更专业和前沿的知识储备。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离校后,形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这符合国家制定的以学生核心素养和终身发展能力培养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

4、教学评价体系逐步完善

一直以来,教学评价体系是教学环节中最容易忽视,但又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建立起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难度很大。在过去,一门课程的教学评价,效果如何,往往通过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来体现。目前,高校模块化教学实施广泛,对成绩的评价既要注重知识点的掌握也要注重学习过程的完整性。学习成绩评定不仅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如果仅仅由期末考试成绩来对学生进行整体评价,这一教学评价存在一定的缺陷。考试总成绩差的App学习平台,定期跟踪学生对知识点的打卡和平时作业,可以对知识点进行评定。通过信息化教育平台可以利用专门的评价系统对平时项目练习和总成绩给予学生全面的评价。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评价大数据分析结果,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差异,查漏补缺,因材施教。

二、教学模式变革的阻碍与解决路径

1、教师教学观念制约

长期以来大部分高校教师还在运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板书、课件、一本教案就认为可以上好一堂课。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感官有限、思路狭隘,人才培养受到方法与条件限制。主要原因是教师本身观念守旧,不愿意接受和学习新模式、新方法。同时也有不愿意改变教师为主导授课等原因。网络与信息化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但在教学中却推广甚难。我们都知道教学模式变革必然要发生,想要打破观念,推广互联网+App新的教学模式,首先就要讓教师更新观念,从过去“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的思维转变,向“与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转变,促进教学质量得到质的提升。

2、教师专业素养限制

在“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教学活动,教师的专业素养以不仅仅限于书本知识,普通的教学方法与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互联网+教学平台中要求教师添加教学案例资源和习题,项目式教学案例对提高学生专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有些教师没有社会企业实践经验,也没有进行过企业挂职锻炼,业务能力有限。有些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以用了10年以上,没有通过学习更新新知识。这些都会影响教学模式的推进与效果。即使是采用了新案例、新知识进行练习,也不能融合贯通地传授给学生。因此,在互联网+课件2.0时代,教师要先不断增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信息处理能力,不断学习和探索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学会接受和利用云课件和App软件进行教学。在教学实践上,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数量和质,为教学内容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奠定技术基础。

3、信息技术运用不熟练

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变革都会给高校教育和课堂教学带来相应的挑战和机遇。在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的时代,教学理论往往未能与技术同步,跟不上时代的变革步伐。普通高校在新技术运用上通常比企业慢上一拍,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在购买和投入上各高校也会参差不齐。教师通过学校统一购买的信息教学技术,打造互联网+教学模式,在使用时往往不够熟练,这其实是信息技术运用滞后的表现。这就要求各高校通过培训手段,指导教师快速掌握教学软件的运用方法,熟练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

4、互联网+教学平台的选择

现代教学课堂上越来越多地使用互联网和手机进行资料查找、习题练习、课堂讨论、课程评价。这些教学过程都需要教学平台来完成。选择怎样一款教学平台也会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目前商业慕课网站和教育App层出不穷,笔者认为应该选择既在理论知识上有所延续,又在实践和练习上有一定创新,教学个项目全面、操作简洁、互动畅通,能够记录学习过程,有数据统计和方便评价的优质教学平台。学生能通过视、听、感、做、评等过程体验接受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吸收更多来至网络的相关专业知识。

三、结语

信息化教学是国家行动计划,关乎国家发展大计。这不仅需要教学方式和手段的变革,更需要教育理念先行。互联网+课件2.0教学模式改革的优势在于它符合时代和国家发展进程和需求。革新不是完全摒弃一切,选择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融合,不断推动教育信息化,最终实现智慧课堂,这是互联网+课件2.0教学模式变革的终极目标。它基于学为中心、以能力为先导、教学理念超前、教学方法先进,应用5G移动网络、大数据分析技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服务于教育教学。我想这一目标会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任友群.我们该怎样研讨”教育信息化2.0”?[J].远程教育杂志,2018(4):1

[2]朱恩芳.论当下教育的“授之以魚”与“授之以渔”[J].才智,2015(15):126 -127.

课题项目:本文系海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规划课题,项目名称:信息技术变革下高校互联网+课件教学方法体系及实证研究,项目编号:QJY13516049。

作者简介:何章强(1982-),男,四川峨眉山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