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020-11-28江雁冰江姣何仕军

商情 2020年8期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

江雁冰 江姣 何仕军

【摘要】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摩和访谈,将重庆市内27所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校的专业理论课程,包括《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和《幼儿卫生学》以及《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的所有任课教师、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相关教育管理者作为研究群体,了解重庆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前教育 专业理论课程 课堂教学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制定了系列法规文件,如《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推动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是党和政府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重要民生工程。这给中职学前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较多沿用传统应试型的教学模式,如杨兴国指出传统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理论知识传授方法和程序“单一”,学生参与“形式化”,理论知识不能很好引领专业实践等缺陷。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摩和访谈等方法,了解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编制的问卷有《教师问卷)》、《学生问卷》和《教育管理者问卷》,分别回收有效问卷53份、1406份、26份。运用《课堂教学观察记录表》观摩课堂教学56次;运用《教师访谈提纲)》对25名专业理论课教师进行深度访谈。

三、研究结果

(一)教师调研结果

1.多数教师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发展。问卷结果显示,教师采用“双主体”、“教师为中心”、“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各自占比71.43%、10.71%、17.86%。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的发展,能够凸显当代教育的发展特点。

2.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活跃。问卷结果显示,57.14%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氛围“轻松愉悦”,42.86%的教师认为“一般”:访谈结果与问卷调研结果总体吻合,大部分被访谈教师认为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氛围一般,他们认为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不感兴趣,自己的教学方法过于简单枯燥。

3.课前备课以研读教材为主。问卷结果显示,67.86%的教师认为在备课时花费时间最多在于“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寻找课外相关资料”,只有小部分教师认为“策划学生活动”和“制作教学课件”是备课的主要任务。

4.课堂教学模式亟需改革。问卷结果表明,85.71%的教师认为有必要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访谈结果来看,大部分教师认为很有必要探讨课堂教学模式,目前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课堂教学模式仍以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

5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为主。关于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认识,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多数认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和“以思路方法为主,知识体系为辅”,占比均为32.14%,少部分教师认为“以学科知識体系为主,思路与方法为辅”,占比28.57%,极小部分认为“学科知识体系”是课题教学的主要目的,占比7.14%。可见,专业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关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科知识本身的掌握放在其次的地位。

6.课堂教学过程现状。64. 29%的专业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能够关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67.86%的教师认为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安排应灵活多样,没必要按照固定的时间开展教学活动:9币生互动情况并不乐观,只有28.57%的“学生能够主动提问”:64.29%的教师“偶尔”在课堂中对学生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和辅导活动:60.71%的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手段“扩展教育资源”,课堂教学中主要运用微信、小蚂蚁、UMU(Uniximize Universe)、其他(QQ、微博、网站等网络教学平台),其中微信是目前运用范围最广泛的,占比67. 86%。

(二)学生调研结果

1.课前预习有必要,但需要多样化方法。通过问卷调查,90.47%。的学生认为有课前预习效果会更好,其中79.45%的学生主要采用“阅读教材”的方式预习,而采取“上网查询资料”“观看微课”“见习”和“其他方式”占比较少。

2.更喜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5.42%的教师更多采用“通过案例、提问等方式”进行教学,这种方式也深受85.56%的学生喜欢:72.12%的学生喜获“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结合老师总结评价”的学习方式,而较少喜欢“听老师单纯讲解”。

3.对课中的问题和案例比较感兴趣。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教师运用提问和案例呈现方式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口头语言描述”、“文字”、“视频”和“情境表演”:86.7%的学生对这些问题和案例感兴趣,绝大部分认为问题和案例有助于自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占比93.46%:通常教师采用“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等方式,结合老师总结评价”解决问题和分析案例。

4.课堂发言情况。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每个同学都有机会发言”,占比63.23%,“多数同学有机会发言”的占比22. 19%:发言内容围绕“老师的提问”,占比56.12%,部分围绕“分享小组的讨论成果”,占比43.88%;发言方式主要采用“老师直接点名回答”、“学生主动回答”、“集体回答”;教师采用“直接语言评价”、“同学互评之后老师再做总结”,分别占比50.71%、46.80%:80.3%的教师能够“针对学生的发言内容作出具体的评价”,19.7%的教师采用“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评价”。

5.巩固学习的方式。调研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通常要求学生做“课后习题”来巩固当堂课所学新知识,小部分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巩固学习。

6.课后学习活动。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的课后活动主要有“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模拟试教”、“实地观察”,分别占比为44.59%、16.43%、15.58%、5.76%:75.82%的教师采用“批改作业”的方式对学生课后活动的进行检查指导。

(三)教育管理者调研结果

1.教师上课总体特点。调研结果表明,75%的教育管理者认为教师主要采取“教师讲授为主”的上课方式,小部分认为教师采用“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讲和学生学有效结合”方式进行教学。

2.教学方法运用情况。调研结果表明,专业理论课教学主要采用讲授法、启发式、讨论法、演示法和谈话法等方法。这与前面的调研结果吻合,被调研学校中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总体特点“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对学生的主体性,发现学习关注较少。

3.对课堂教学方式的认识。调研结果表明,87.5%的教育管理者“非常希望”对专业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改革:87.5%的学校“尝试过”一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62.5%的管理者认为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优点是“有利于发挥讲授者的作用”和“成本低”,主要缺点“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传递方式”和“不能使学生直接体验知识和技能”:100%的管理者认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教学方式优点突出,主要有“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有效性”,缺点主要有“成本高,备课工作量大”和“课堂效率低”。

4.专业理论课课时安排。调研结果表明,87.5%的中职学校专业理论课周课时安排为5-10课时,12.5%的学校安排为10-20课时,可见大部分学校专业理论课程课时安排是比较充足的。

5.对专业理论课教师深造学习的态度。调研结果表明,所有教育管理者非常支持学校专业理论任课教师外出进行深造学习,提升专业理念和改变教学模式。

6.对打造新教学模式资金的投入情况。调研结果表明,较多学校对课堂教学模式资金的“投入较少”或“没有投入”,占比均为37.5%,小部分学校“投入较多”,占比25%。

(四)课堂教学观察结果

通过课堂观摩,了解到83.3%的专业理论课教师设计教学目标完整,所观摩的教师的教学目标能够考虑适宜学情和适宜课程目标:71.4%的教师运用教学资源的有效性“一般”,33.3%的教师运用教学资源的针对性“一般”,50.0%的教师运用教学资源的创新性“一般”:66.6%的教师设计教学过程逻辑思路“较好”,75.0%的教师设计重难点突出“较好”,50.0%的教师环节衔接设计“较好”,“一般”占33.3%,时间分配设计“较好”占41.7%,“一般”占33.3%:教学方法的运用,33.3%的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一般”,58.3%的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针对性“一般”,66.7%的教师运用教学方法的创新性“一般”;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目标达成度“较好”的占58.3%,“一般”占41.7%,师生互动“较好”的占58.3%,“一般”的占33.3%,生生互动“一般”的占58.3%,“较好”的占33.3%。

四、讨论与建议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调查结果显示,67. 86%的教师在备课时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研读教材,79.45%的学生表示主要采用“阅读教材”的方式预习。教师课前备课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内容本身,更应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设计多样化的学生活动、制作精美动态的课件。运用问卷、知识测评和谈话等方式进行课前学情分析,诊断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存在的问题,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状况。教师结合本课教学内容,准备案例、话题、问题等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能力水平,以学习任务单、课件、微课视频等资料分配课前学习任务。

(二)教学过程要丰富

1.课堂氛围有待进一步改善。调查结果表明,42.86%的教师认为课堂教学氛围“一般”。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率。教师除了注重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改变教学氛围,还可以采用座談交流,回答有奖等互动方式,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运用民主化的课堂管理方式,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营造和谐、有序的教学氛围;借助积极的班级文化,树立严肃、公正的班风,打造整洁、有序的教学氛围:建立学习小组,引导学生之间形成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健康交往心态,营造合作、互助、竞争的良性同伴文化。

2.师生互动有待加强。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必不可少,积极的互动不仅调动学习氛围,还让能让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观摩中,研究者发现师生互动“一般”的占33.3%,生生互动“一般”的占58.3%,“差”的占8.4%。师生在课堂中进行积极、高效的课堂互动需要借助平等、自由、开放的对话平台,离不开宽松、活跃、民主的教学环境。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时关注学生的表现,通过问题研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分享交流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方法应多样化。课堂观摩结果表明,66.7%的课教学方法创新性“一般”,调查结果显示,72.12%的学生更喜欢“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小组讨论,结合老师的总结评价”的学习方式,而管理者认为大部分教师课堂教学总体特点“以教师的讲授”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导入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儿歌、故事、谜语等文学作品、游戏、音乐、视频录像等直观方法导入:新课探究过程可以运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学习、问题探讨法、情景模拟法等,运用多样化的学习工具(思维导图、九宫格、十六宫格、世界大咖、云端搜索等)进行探究学习,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4.教学资源的运用有待优化。课堂观摩结果表明,71.4%的教师运用教学资源有效性“一般”,33.3%的教师运用教学资源的针对性“一般”,50.0%的教师运用教学资源的创新性“一般”。教师应从教学设施设备、视觉媒介、信息化教学手段、知识题库、微课等方面人手准备教学资源,在课前、课中和课后充分去运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课前和课后通过调查、访谈、方案设计、情景模拟表演、模拟试教等多种方式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强化,形成视频、图表、图片、数据、文本等多种学习资源,让教学资源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得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三)教学模式改革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保障

从管理者问卷了解到,较多学校对课堂教学模式资金“投入较少”或“没有投入”,各自占比均为37.5%,而教师问卷中发现85.71%的教师认为有必要改变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求到2022年,职业院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这为职业学校改革的资金保障提供了政策性的依据。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也离不开学校的财政投入。因此,学校应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上级财政投入,完善学校的教学设施设备,引进现代化的教学平台,让专业理论教师参加国家级和市级培训,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Z].2018 -11-07.

[2]杨兴国,张家琼,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程组织与实施新探[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27(4):155 -156.

[3]陈瑶.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微笑课堂探究[D].浙江:浙江工业大学,2017.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9-01-24.

本文系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三五”2016年度规划课题:重庆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成果(编号:2016-31-03)。

猜你喜欢

中职学前教育
分层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堂的实施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的现状与对策
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多样化声乐课堂构建
中职声乐课程综合式教学初探
试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计算机课程教学措施
从键盘乐器演奏基础教学分析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琴法课程教学
分层教学法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堂的实施
中职学前教学督导管理机制初探
“一包一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中职学前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中职学前教育开设科学课程的必要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