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2020-11-28林方董健

商情 2020年8期
关键词:众创空间发展困境发展对策

林方 董健

【摘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因此作为关键载体的“众创空间”在各领域应运而生,而高职院校作为“众创空间”的主要阵地,集专业化、人才化、科研化等众多优势条件于一体,在发展数量上取得一定成就,而发展质量却不容乐观,为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必须对当前高职院校“众创空间”进行改革。

【关键词】众创空间 创新创业 发展困境 发展对策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知识不断普及,我们的人才不断涌现,推动着科学技术不断前行,中国在世界产品领域不断突破,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而传统的技术发展依赖于科研人员,产生于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活动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所以在李克强总理的关注和支持下,中国各阶层、领域开启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因此,为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一种集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新型创业公共服务平台——“众创空间”应运而生,而作为应新型人才培养摇篮的高职院校,在推动“众创空间”上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发展现状

作为改革先驱的广东,一直是创新创业的重要阵地,由于广东优越的地理、政策、经济环境等优势,广东的高职院校相比内地的同等院校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更胜一筹,加之广东作为工业发展重地,大量工厂、企业在此落地生根,所以广东的产学结合相对更具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州市政府为释放更大的创新创业活力,提出了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总体目标:到2020年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创新中心城市,打造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形成开发、宽松、自由的创新生态环境。并在《广州市科技创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指出要着力打造众创空间,为创新创业提供跨行业、跨学科、跨地域的线上交流和资源链接服务。从政策上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等各类创新要素的高校配置和有效集成。

随着政策驱动和社会助力的浪潮,各高职院校也掀起了兴建众创空间的热潮。高等职业教育重在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担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使命,与就业教育、创业教育、全民教育相互渗透,这恰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不谋而合。因此,高职院校在打造“众创空间”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高职院校是人才汇集地

高职院校是专家学者的汇集地,从当前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学历结构来看,从事教学和科研岗位的人才学历是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比例达到了70%以上,拥有高级职称证书的人才到达了250-/。以上。高职院校着重培养应用型人才,所设的学科专业大多数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而设置,为保证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和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高职院会从企业和社会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并在产学研的推动下,高职院校与相关领域企业合作,共同为企业培育人才,所以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构成中有一部分是来自于合作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及管理人才;从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来看,青年学者的比例达到了75%,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学生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观念的能力和积极性增强,并且新时代的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创新力以及动手能力都有所提高,所以高职院校在人才方面为众创空间建设提供不竭的动力。

(二)高职院校是资源聚集区

高职院校除拥有丰富的人才资源外,在其他资源配置方面也有利于众创空间的开展,高职院校作为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在教学资源方面配备了先进的教学生产设备仪器,并有配套的生产实训基地和各种实验室,有利于创新科技的研究:高职院校还能够提供足够的场地,为老师、学生创业提供基地,也有利于企业进驻学校,进一步实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学校建有丰富资料的图书馆及电教信息中心,这为创业初期阶段的研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库和共享平台;在一定时期内有可持续的科研经费投入。各种完善的软硬件设施有利高職院校众创空间的开展及创新成果的转化。

二、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发展困境

众创空间在各高职院校轰轰烈烈地开展,但就近年的发展来看,投入和产出并不成正比,结果并不像预期的那样尽如人意,暨南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创业学院院长张耀辉也表示:“几乎百分之九十都是失败的,成功率只有百分之十。”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

(一)高职院校众创空间缺乏专业化

自“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口号提出以来,各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力推动众创空间的建设。一是从组织机构看,为了让众创空间有组织、有计划、“名正言顺”地开展,首先是要让众创空间“名花有主”,各高职院校纷纷出招,有的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有的挂靠在其他部门,如管理学院或者马克思主要学院等等,实行两个机构一套人马。从组织机构上来看,这两个方案都不利于众创空间的专业化发展,首先设立专门的创新创业学院需要上级部门及省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审批方可生效,如果私自设立,实属违规,所以部门的领导班子及成员就无法就位或者无法开展工作,部门未“正名”,领导无实权,员工无职责,这必将导致该部门在运作时外受排挤、内部消极,各项工作都无法顺利开展,形同虚设;其次挂靠其他部门,实行两个机构一套人马,这就是有意给原班人马增加负担,等同于“加班不加薪”,也必将导致员工消极怠工,不会有所创新,不利于创业的发展。二是从教师队伍看,创新创业导师出了具备扎实的学科底蕴外,还需要相关学科领域的实践技能,但从当前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来看,多以普通青年教师和高校辅导员为主,而这部分教师多数是从学校毕业以后就直接进入高职院校就业的,并未有企业工作或创业实践的年轻教师。这也不利于众创空间专业化的建设。

(二)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存在同质化

各高职院校开展了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但纵观这些项目,大多数都是依托“大学生挑战杯”或“互联网+”比赛,是为各种技能比赛为生,老师为拿项目参与比赛,组织学生被动参与,注重的是比赛的结果,并未注重过程中的研发,这些“短、快、平”的创新项目,缺乏原创性、新颖性、突破性和可持续性,其实质依然是低层次的创业活动,导致整个众创空间呈现出单一化、同质化趋势。

(三)高职院校众创空间缺少资金链

大多数创新创业项目依靠的是科研经费的投入,但是这笔费用分摊到各个项目后金额不大,而我们的研发过程较长,所以需要外部资金的投入,但是目前各高职院校的项目大多数可行性比较差,无法抓住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心理,或者就是项目没有可持续性和盈利点,无法吸引投资者,而部分企业或创业者进驻学校,只不过是打造“众创”的旗号,享受政府的一些优惠政策,并没有为众创空间创造价值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三、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发展对策

(一)完善组织机构,加强创业导9币队伍建设

为响应国家号召,各级政府也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创新创业,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文中指出:“鼓励高校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加强大学生创业培训,整合发展国家和升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所、公共服务和资金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但是就现状来看,很多高职院校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或指导中心,在每年的省机构编制委员会要求自查自纠的报告中都属于私设机构,不符合规定,要求整改,所以在组织机构方面,并没有得到保障,导致从事创新创业的专职人员积极性不高,鉴于此,为完善组织机构,需要学校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尽快落实专职部门的建立,让“众创空间”“名花有主”。再者,众创空间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创新创业教师的指导,创业导师是学生创业的关键,但目前的创业导师队伍良莠不齐,大多缺乏实践经验,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众创空间的发展,所以在创业导师方面应该注意几个方面,一是在创业导师的选拔上,应选取具有一定创业基础和科研能力的人员担任:二是注重创业导师的培养,有创业基础和科研能力的人员有限,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对有创新精神、愿意努力进取的老师提供专业的培训,并鼓励青年老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深入企业搞研发,领悟企业的发展历程和学习企业的管理制度等,加强校企合作,邀请企业优秀人才到学校担任创业指导教师,并给予相应的补助,或者邀请创业成功的优秀校友兼任导师,为众创空间提供专业的师资队伍。

(二)加强宣传力度,做足创业教育

众创空间的运行不是仅依靠各种配套设施能可持续,更依赖的是创业人。“贫穷的时候,需要资金投入取推动,但是现在中等收入水平已经有了存量,再往前推动,就要靠创新。如果没有创意,创业就不会成功。所以众创空间不只是空间,更是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学生中,存在被动创业的普遍现象,基本是在老师的要求或者带领下参与某项技能大赛,自己主动参与性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参与价值、个人能力、参与体验、文化环境、参与障碍、参与支持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學校要加大宣传力度,可以开展一些宣传讲座或者专题教育等,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是全民活动,并非重点高校的专利;开设创业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兴趣;通过对特色专业开展学生自主实验和创新实训等,挖掘学生的创业潜能和创业素质。

(三)优化专业设置,打造创业共享平台

随着产业不断升级和变革,高职院校应根据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调整专业结构,才能在市场中发挥专业优势,提高竞争力,在专业调整上,要打破人员、制度的限制,建立合理的专业退出和进入机制,整合优势专业,保障人才培养能符合市场需求;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以众创空间为契机,结合自身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孵化项目和企业。充分发挥产、学、研相结合,打造创业共享平台,发挥高职院校科研设施、专业团队、技术积累等优势,充分利用其专业特色优势、重点实验室等,按照市场机制与对应企业协同聚集,优化配置技术、装备、资本等资源,共同打造创业共享平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众创空间更好更快地发展。

四、结语

现代高职教育不应局限于传统的理论教学,而更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技术的培养,众创空间正是现代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的转折点,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着力点。但是,众创空间发展还不成熟,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各高职院校及时总结和交流经验,整合各方资源,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共同打造一流众创空间。

参考文献:

[1]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加快创新驱动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EBIOI]. (2016 -07 -25).http://www.g.gov.cn/gzgov. s2812/201608/3ld99dfdfe924373ab7a475996761062. shtml.

[2]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州市科技创新第十三个五年规划(2016 -2020年)的通知[EB/OL].(2017-04 -18).http://www.gz.gov.cn/gzgov·s2884/201711/d735a67cc691486a9fbcffa433bab55b.shtml.

[3]王之康,高校众创空间不应只是“空间”[J]。中国科学报,2017 (1)

[4]徐文梁,郭正涛.广州市高职院校众创空间存在问题及其发展路径[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9 (5)

[5]彭飞霞.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潜能的唤醒——基于扎根理论的实证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 (21)

[6]曹钰华,王书蓓,李晶.创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众创空间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9,19 (03)

基金项目:2017年广东高校省级重点平台和重大科研项目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17GWQNCX027)。

通讯作者:董健,男,硕士,讲师。

猜你喜欢

众创空间发展困境发展对策
宁夏回族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下免费手机软件盈利模式探讨
基建投资预算贴合工程造价控制阶梯化管理研究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福建省森林旅游市场现状与发展对策
众创空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