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精准推荐评审机制路径探析

2020-11-28陈旭东

商情 2020年8期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改革,其基金委员会地评审机制也在不断的完善与创新,这对我国科研进步与科技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国家自然基金委评审改革的背景出发,进一步对评审改革的新举措进行阐述,其中包括项目分类申请、项目精准打包与评审意见表的内容具体化、基金委的改革方向与时间表以及四方承诺制的评审工作,进而对同行评审和精准推荐进行新探索,以提升评审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金委 精准推荐 评审

引言

近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将开展一系列的改革,这是为了推动我国科研项目全面新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建立以“负责任+计贡献”为重点的评审机制是促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个项目公平公正落实的重要保障,因而本文以评审机制改革为重点,对其改革路径进行新的总结与探索,为夯实我国科技进步作出贡献。

1.评审改革新背景

2019年8月,基金委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相关规定,对面上项目等10类项目进行了集中审批,决定资助41752项,共资助直接费用2103070.68万元,占全年资助计划的72.51%。为更精准地遴选和资助符合科学基金资助导向的创新性项目,今年选择全部重点项目和17个学科面上项目进行了分类申请与分类评审改革试点。在改革试点阶段,要以科学基金资助为重要工作,并且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分类评审机制,推动建立促进学科交叉和成果推广应用的机制等;在深化推进阶段,以学科的整体布局为重点,并逐步形成以先进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评审系统和“负责任+计贡献”的同行评议机制。

2.评审改革新举措为做好2019年评审工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采取了以下措施。

2.1开展分类申请和评审工作

在评审改革试点过程中,一共涉及3725项重点项目和22763项面上项目。自然科学基金委分类制定评审标准,优化各类通讯评审表格和评审要点,升级项目评审信息系统。目前,正在总结分类申请和分类评审试点工作经验,为下一步全面推广奠定基础。

其中值得对比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意见表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与原评审表相比,有诸多地方作出了相应的调整与增加。从申请内容上来看,原评审意见表是熟悉、较熟悉和部分熟悉三个档次,而现在改为了熟悉、较熟悉和不熟悉,从而使得评审专家对评审项目的熟悉程度更加精细化。从评价意见来看,原评审表只有“具体评价意见”这一栏,而现在增加了很多具体化的说明,增加了四类科学评价说明,具体是“‘需求牵引、突破瓶颈类项目以研究的应用性为主要特征、重点关注选题是否面向国家需求、致力于解决技术瓶颈背后的基础问题、促进基础研究走向应用”:增加了四类相应说明,分别是“该申请项目是否面向国家需求并试图解决技术瓶颈背后的基础问题?请结合应用需求详细阐述判断理由”:增加了具体化的评议要求“请评述申请项目所提出的科学问题与预期成果的科学价值、请评述申请人的研究基础及研究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2.2基金委改革方向及时间表

一方面,关于基金委的改革方向,具体要从背景、任务和目标三个视角来看。首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改革是新一轮科技革命蓬勃兴起的发展趋势所需的,这正好切合了国家的需求与全球挑战,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源头创新并加快破解当前重大科研挑战,在大数据与全球化趋势下对科学研究进行范式变革,学会学科交叉融合,加速科学前沿的步伐。其次,在基金改革任务上,基于科学问题的属性要明确项目资助导向,坚持在基金资助方面能够公开、透明,并且寻求一套完整的基金资助机制:在此基础上要完善现有的项目评审机制,力争做到分类评审和精准评审,以此达到评审记过的公正与高效:同时注重学科交叉的项目,在这种学科交叉的项目上要找到重点学科,并分配给多学科领域的专家进行评审,以此契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内在逻辑与知识体系。最后,关于改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内在目标是构建新时代科学基金体系,以科学问题属性分类的资助为导向,以负责任讲信誉计贡献的智能辅助分类评审为机制,以知识体系逻辑结构、知识与应用融通为学科布局,最终实现卓越科学的大目标。

另一方面,关于基金委改革的时间,分别是:2018年至2022年为第一阶段,该阶段的任务主要是全面落实资助导向、实施分类评审机制以及形成学科布局方案:以2023年至2027年为第二阶段,该阶段全面完成改革的相关任务,进而以实现卓越科学为最终目的。

2.3按四方承诺制开展评审工作

以《国家自然科學基金条例》为指引性文件,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各方严肃履行承诺营造风清气正评审环境的公开信》(以下简称《公开信》)为具体政策,公开信以精细化的方式将各个评审工作进行规定,并提出了要以评审专家、相关管理人员、项目依托单位和项目申报人为主体的四方承诺制,以此更加公平公正地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审工作。

3.同行评审与精准推荐新探索

当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评审还存在跨界评审的现象,为有效提高评审工作的效率,提议尽快完善并全面实施同行评审新机制。同行评审不仅加大了项目申请者的申请难度,同时对于评审者也是巨大的挑战,评审者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对本领域研究现状要有精准把握并对该领域的未来趋势有高度的判断力。同行评审工作的开展前提是对项目进行科学、合理且准确地分组和指派,这要求项目管理者有起码的专业知识和分类能力。

随着同行评审机制的不断探索,也意味着项目精准推荐的方式应运而生了。此前改革新举措之一提到分类申请与分类评审,这是我们探索精准推荐方式的前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为数学、化学、生命、地球科学部、工程与材料、信息与管理等多个科学部门,其中每个大学科又分为不同的小学科或者方向,不同专家对不同方向的专业程度不一样,而每一个方向都要有相应的权威专家,精准推荐的核心就是要将每个申请项目准确分配到对应的专业方向去,然后由最专业的专家精准评审。这种精准推荐的方式必须要经过大量的调研与实践,将不同学科进行科学合理的专业方向细化,并且与之匹配相应的专家评审,此项任务的工程量很大,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发现。

4.结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机制是各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我国科研进步的重要一步,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逐步形成以先进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评审系统和“负责任+计贡献”的评议机制:二是要分类、精准、公正且高效地开展评审工作,不断探索精准打包、精准推荐与同行评审的新方式,并进一步完善评审机制:三是力争构建以评审专家、相关管理人员、项目依托单位和项目申报人为主体的四方承诺制。

参考文献:

[1]周忠和,赵维杰,以基金改革追求卓越科学:专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李静海院士[J].中国科学基金,2019,33(01):1-4.

[2]郑知敏,刘益宏,于璇,雷蓉,李志兰,谢焕瑛,车成卫,王长锐.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评审与资助工作综述[J].中国科学基金,2019,33(01):5-7.

[3]郑瑞琨,刘卫,魏增产,张武军,陈登,孙超,王长锐.《关于进一步加强依托单位科学基金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解读[J].中国科学基金,2019,33(01):45 -54.

[4]朱旺喜,张国俊.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五处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和评审工作综述[J].化工 进展,2019,38(01):707-710.

[5]姚玉鹏,熊巨华.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和评审程序探讨如何提高申请书质量[J].中国科学基金,2017,31(06):524-528,

[6]陈首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制度创新及其文化意义[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20):262 -266.

作者简介:陈旭东(1984.1-)男,汉族,四川乐至,教授,博士,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研究方向:绩效评估。

猜你喜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医药肿瘤领域研究项目资助概况
中国对机器人基础研究领域的支持及效果分析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2011—2015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情况统计与分析
创业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现状和展望
科研管理者在自然科学基金申报中的服务成效提升策略
浅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与管理思路
对安阳师范学院2008—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情况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