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机关事业单位参加养老保险改革后的若干思考
2020-11-28范娜
摘 要: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全国各地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回顾了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三个阶段,分析了改革的重要性,并以笔者所在单位——上海航标处为例,分析参保后产生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重要性;积极作用
尊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其很好的诠释。如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
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于上世纪50年代为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动者提供养老保险而建立,经历了1992年之前的退休制度阶段、1992年-2014年9月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索阶段、2014年10以后的建立统一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阶段等三个阶段。
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性
(一)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团结稳定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可以改变过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与企业人员退休后养老金差异较大,存在社会不满情绪的现象。传统退休金制度下,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具有非缴费特征,且绝大多数资金来源属于财政拨款,公职人员与企业人员的退休金差距较大,改革公职人员养老保险制度的呼声较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打破了公职人员的特权式养老福利,缩小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养老金差距,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团结稳定,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优化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待遇结构
职业年金作为一种形式的补充养老保险,在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时,根据其累计缴费情况,按月领取。职业年金的汇缴,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社保现收现付的财政压力,便于对社保账户有限的资源进行最大利用,创造出更大的社会价值。职业年金的给付也是构筑层次多样的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提供了更多的保障。
(三)减轻机关事业单位财政压力
在事业单位改革前,事业单位根据财政拨款方式的不同,分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差额
拨款事业单位以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退休费、在职人员的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等由国家承担全部、由单位承担大部分或全部由单位自行承担。社会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退休的公职人员不断增多,单位退休工资额度逐年提高;单位新进人员的入职,在职人员医疗费用、生育费用等高居不下,各类社会保险类费用进一步加重了财政负担。以笔者所在上海航标处为例,作为一家成立多年的老单位,在正式参保前,2014年-2016年各年支付退休人员退休金均超过1000万元以上。进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后,单位和个人每月按比例分別承担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职业年金等,使单位进一步减轻财政负担,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家财政压力。
二、上海航标处参保前的准备工作
(一)档案查阅,将人员划分为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确定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病假、工龄认定等参加社保所必须的最基本信息。
(二)汇总在职人员、退休人员2014年10月-2017年6月之间的每年的收入情况、养老金金额、职业年金金额等。
(三)配合地方社保中心将相关人员信息录入到社保系统中,建立个人社保账户。截止2017年6月,除因年份跨度较长,导致部分退休人员信息尚待界定,全部在职人员与绝大多数退休人员均已建立个人社保账户,开始正常缴费,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待遇。
三、上海航标处参保后产生的积极作用
(一)流程规范,依据完善
上海航标处是一家事业单位,地处一线城市——上海。入社保前,职工们的退休工资由本单位承担,医疗费先个人垫付,后按比例单位报销。入保后,职工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均由社保承担。特别对于刚入职的青年职工,进入社保意义重大。居住证办理、上海同城考试、上海市购房、医疗及生育保险享受,极大增强了外地青年的城市归属感及单位认同感,减少了一定的离职率,对于单位自身的团结稳定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去世人员的丧葬抚恤费的标准,是以去世当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乘以一定的倍数。入保前,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当地政策掌握不完善,可能会造成当月基本养老金不准确。参保后,个人账户信息网上可以实时查询,减少了办理的时间,提高了数据的精准度,有利于配合工会部门,做好去世人员家属的安抚工作。
(二)“中人”退休,平稳过渡
根据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改革时间节点,可将人员划分为:改革前退休的“老人”;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前累计缴费年限满15年的“中人”;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其中,受影响最大的是“中人”。为此,上海市社保也采取了新老办法计算月养老金的方式,来让“中人”平稳过渡,基本保证原有待遇不降低,体现了公平效率原则。
以我单位为例,韩某2019年11月达到60周岁法定退休年龄,退休时为高级工,全部工作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为40年1个月。按新办法计算月养老金,待遇=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按月计发职业年金金额-新老办法比较差额*过渡比例。按老办法计算月养老金(供参考),待遇=(岗位工资+薪级工资)*计发比例+粮油补贴+国办发(2015)3号增资+月补贴标准+职务(称)升降差额,计算结果为新办法高于老办法金额为1540.70元。“中人”退休待遇没有降低且有所增长,是促进参保的一针强心剂。
(三)解读政策,争取补助
以我单位为例,我处一名在职人员于2019年因病不幸去世,留下尚未成年的子女,没有生活来源的母亲。我处领导高度重视,人事部门积极配合其家属完成系列善后工作,并主动对接社保单位,研究相关政策,努力为其家属争取最大利益。这是我单位参保后,首例职工遗属生活困难补助的申领,对系统内其他兄弟单位的社保开展工作,有一定借鉴作用。
四、结语
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目的在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缓解未来社会风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2015]2号)
[2] 洪年. 2020.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厦门科技,3:48-50
[3] 孙德礼. 2019. 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现代经济信息,12:99
[4] 姚桂芝. 2018. 关于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障工作的探索. 财经界,03: 120-122.
[5] 郑金灿. 2018. 以人民为中心,扎实做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工作.就业与保障,11: 42-43
[6] 王姝霞. 2018. 对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体会. 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01:158
[7] 刘艺戈. 2020.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探析. 南方论刊,08:79-80,96
作者简介:范娜(1983.7-),女,汉,江苏,本科,东海航海保障中心上海航标处,经济师、会计师,研究方向:薪酬管理、绩效考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