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内涵及存在问题

2020-11-28孙召弟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中小学

孙召弟

内容摘要: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性教育,对提高教育事业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个人而言,中小学阶段所接受的教育会影响一个人今后的学习和成长,甚至于影响人的一生。中小学班级文化对学生的身心成长、人际交往、价值观等方面有着全面深刻的影响。近年来,众多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班级文化是什么、应该构建什么样的班级文化等问题。本文通过总结和提炼,对班级文化的内涵、构成要素、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概括,并在此基础上对构建中小学班级文化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中小学 教育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

一.中小学班级文化的基本问题

(一)班级文化的定义

学校教育是人类文化汇聚、文化创造、文化精神传承的重要活动,文化的建设极具重要性与必要性[1]。中小学班级教育文化建设作为我国高等学校班级教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的表现形式,是我国高等学校班级文化的建设在中小学班级文化层面的进一步落实和深化,其的生成与持续发展直接地关乎到近年来学校班级文化管理体系建设的成效与持续发展水平[2]。随着我国学校教育的改革与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深入,近年来学校班级文化管理体系建设这一教学领域的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育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高度关注,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关于对班级管理和文化的重要性和定义,不同的专家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此提出了各异的观点和见解。部分的学者将一个班级的文化基本内涵定义为班级全体成员在长期的学习中和班级集体组织和生活中,共同地磨合、彼此相互适应和积极地建构,从而逐渐形成的获得班级集体的认同并始终遵循的是班级文化价值观与其行为标准的体系[3]。周保英认为,班级文化是班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總和,而这种财富是在班主任的引导下,班级成员朝着共同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4]。此外还有研究者将班级文化分为广义和狄义。广义的班级文化一般是指关于班级的生活屮的一切班级文化的内容和要素,而狭义特指的是由班级组织中的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和发展出來的独特班级文化[5]。

综上,本文将一个班级文化的本质看作为一个班级文化中全体成员共同创设并相互遵循的信念和价值体系,它既可以包括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班级物质性管理文化,也可以同时包括隐形的班级环境性管理文化、制度性管理文化和价值观念性管理文化。

(二)班级文化的构成要素

班级文化的第一个构成要素是一个班级的物质性管理文化。作为一个班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际的主要活动场所,教室内外环境性文化中的每一种环境布置、每一种的规划,都实际上是对班级群体文化的一种班级管理思想的传递、一种班级管理文化的表达[6]。班级物质性管理文化实际上是一个班级群体文化中最浅层的物质文化,是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文化,比如教室的桌椅摆放、标语、图书馆的墙角等,对学生具有隐形教育功能,比如教室里的标语有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作用。

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班级制度来管理,就不可能有强大的凝聚力,因此班级制度文化也是十分重要的。它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认可并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一个有制度、有规矩的班级才能保证学生的日常生活与学习生活有序进行,最终实现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行为文化也是各类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是一个班级精神面貌的外在表现。中小学生的逻辑抽象思维尚未完全地形成,通过各类思想和活动的教育让中小学生自己去体会感知、去学习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丰富多彩的各类班级行为文化教育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和培养中小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文化兴趣、挖掘他们的思想和学习文化潜能,最终真正促进一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个班级的精神文化是作为一个班级的全体成员需要集体认同和自觉地遵循的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班级全体师生共同积累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具有长期性、稳定性、深刻性等精神文化特征,蕴含着一种激励、制约、凝聚等精神文化功能,是真正体现一个班级行为文化的深层精神文化内容[7]。作为一种观念性文化,精神文化包括价值取向、思想观念、行为规范、审美情趣等多个方面。教师可以通过班歌、班徽等具体形式来建设班级的主流精神导向、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二.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对班级文化的认识存在偏差性

对班级文化的认识偏差来自不同的主体。首先是家长方面,很多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识是片面的,认为学校教育的任务就是教孩子文化课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没有充分认识到班级文化建设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如此一来,教师在构建班级文化时,很容易得不到家长支持和配合,班级文化建设的家校合力难以形成。比如在班级组织开展一项构建班级文化的亲子活动时,总是会听到来自家长的这样的声音“孩子的成绩都退步了,学校还总是开展这些没用的活动,真是浪费时间!”也有很多家长给孩子请假不去参加学校组织的文化活动,与此同时带孩子参加各类课外补习班。家长对于班级文化建设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对于班级开展的文化活动的态度,热情高涨的家长会培养和提高孩子参加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相反,家长抵触班级文化活动会让学生产生失落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对班级活动产生厌倦情绪。

其次,很多的教师对于班级的文化活动建设的理解和认识也往往存在偏差。任何的教育文化活动的建设目的最终都是指向于促进受教育者的文化发展,而对于受教育者的文化发展,从来就不是孤立的、某一个方面的发展,而是教育者作为一个整体的人的发展,即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个体人格或在一定的人格上发生变化[8]。而一些学校教师对于班级的文化建设认识的明显偏差主要是表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大都局限于学生的学习成绩上,错误的认为开展班级活动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漠视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对良好班风的形成、教师教学、班主任管理以及学生成长发展的所产生的巨大作用。比如,在很多学校,班会课被教师理所当然的占用为数学课、英语课;每天的活动时间被班主任安排为学生的自习时间;按照学生的学习成绩来排座位,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坐在教室前排,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坐在教室后排等。这些行为在当今中小学中屡见不鲜,势必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二)班级文化建设缺乏人文性

学校的主要职能是育人,應该坚持以人为本,满足学生作为人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9]。班级的文化建设具有直接化人的重要作用,所化之人即是整个班级里的教师和学生[10]。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其主体和对象是班级里的每一位成员。因此,班级文化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体现其人文性。当前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缺乏人文性主要体现为:①很多班主任在引导班级学生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只从自己的主观出发,不考虑班级客观现状,也没有充分让学生参与到班级文化建设过程中来,使得班级成员在思想上达不到共鸣。比如在选任班干部、拟定班规时班主任一人决断,不参考班级学生意见。②被学校评优、评比文明班集体等活动束缚,班级文化建设采取“走过场”的形式,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学生在文明班集体标准的压抑下得不到个性的充分发展,偏离了班级文化建设的初衷。

(三)班级文化建设缺乏保障性

任何文化的建立都是一个持之以恒,长期积累的过程,班级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亦是如此。然而,现实中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缺乏长期保障性主要体现为部分学校并没有严格落实班级文化建设的要求,只是采取“走过场”的形式,将活动课、班会课占用为文化课的现象屡见不鲜;教育资源不均衡导致大部分乡村学校难以开展文化建设活动等。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之必要性及其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还有待于每一位教育者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叶澜.试论当代中国学校文化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06(15).

[2]殷蕾.基于场域理论的班级文化育人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8(02).

[3]张祥兰.班级文化场域建构:价值选择与关系调适[J].中国教育学刊,2016(08).

[4]周保英.新课改视阈下班级管理案例分析[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9.

[5]李学农.中学班级文化建设[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张晓文.生态视野下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6(30).

[7]纪宏伟.班级文化建设摭谈[J].基础教育研究,2011(12).

[8]田彬彬.班级文化构建:价值与途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7(04).

[9]叶柳.论班级文化建设的价值、策略与原则[J].教学与管理,2019(69).

[10]魏振兴.勒温“场论”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实践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6(18).

(作者单位:西安外国语大学)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文化中小学
建设幸福班集体,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高三班主任课程实施能力对班级的“正”影响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