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采择对助人意愿的影响:情景建构的作用
2020-11-28季思姚刘岩
季思姚 刘岩
摘 要 研究探讨了观点采择对助人意愿的影响中情景建构的作用。实验一通过比较观点采择、猜测故事来源这两种条件下情景建构的得分的差异,初步推断情景建构的可能的作用,然后检验情景建构在观点采择影响助人意愿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 实验二同在观点采择条件下,通过比较高或低情景建构任务下助人意愿的差异,进一步验证情景建构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观点采择不仅能直接促进助人意愿,还能够通过情景建构对助人意愿发挥作用。
关键词 观点采择; 情景建构; 亲社会行为; 助人意愿
分类号 B848.3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11.001
1 前言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s)是影响人类社交的重要因素,泛指包括助人在内的一切有利于社会、能够使他人受益的积极行为(丁凤琴,陆朝晖, 2016)。助人行为不仅能够促进个体适应社会,还能够维持整个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对助人行为影响因素的探讨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心理理论指将心理状态归因于自己和他人,能够对自身以及他人的行为进行解释和预测(隋晓爽,苏彦捷, 2003)。已有研究发现心理理论会促进助人意愿(Imuta, Henry, Slaughter, Selcuk & Ruffman, 2016; Lim & Desteno, 2016)。关于心理理论促进助人意愿的机制,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观点采择和移情是关键的影响因素。观点采择使个体能够设身处地理解与感受他人的想法与情感。作为心理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王雨晴,游旭群,焦健,谌鹏飞, 2015),观点采择能够指导儿童和青少年的决策与行为(Begeer et al., 2016),并且使个体能够站在他人角度、采择他人想法,因此能促进助人意愿(Decety, Bartal, Uzefovsky, & KnafoNoam, 2016), 增加助人行为(Lim & DeSteno, 2016)。
Gaesser和Schacter(2014)在研究中发现情景建构(scene construction)也会对助人意愿的促进发挥作用。个体在想象场景时可将各种感觉通道皮层区中的相关信息提取整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可操控可视的空间连贯的场景,这个过程即为情景建构(Hassabis & Maguire, 2007)。该研究表明,当被试想象一个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有特定人物参与的助人事件时,在头脑中模拟周围环境,构建助人场景和事件细节有助于增强其助人意愿; 而且情景建构能力越强(即想象情景细节越多,场景的清晰连贯性和生动性越强),他的助人意愿也会越高(Gaesser & Schacter, 2014)。根据想象膨胀理论(Carroll, 1978),个体越是能生动形象地想象自己帮助他人,此事件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越大,即个体会表现出更高的助人意愿(Szpunar & Schacter, 2013)。另一方面,有研究发现更精细地想象自己与他人接触的场景能够缓解个体与他人实际接触时产生的焦虑感,增加未来与他人的互动意愿(Crisp, Husnu, Meleady, Stathi & Turner, 2010),因此报告的助人意愿更高。也就是说,情景建构能够提高个体感知的未来事件发生可能性,同时缓解人际焦虑、促进互动意愿,从而增加助人意愿。
Gaesser和Schacter(2014)认为情景建构和观点采择都是影响助人意愿的重要因素,并提出以后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情景建构和观点采择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是如何促进助人意愿的。后来的研究进一步发现,情景建构和观点采择对助人意愿的提高都有贡献,当人们想象助人情景时情景建构和观点采择之间存在相关(Gaesser, Dibiase & Kensinger, 2016)。据此,研究者猜测情景建构和观点采择可能是通过某种相互作用促进助人意愿的, 但是作用机制并不清楚(Gaesser, Keeler & Young, 2018)。根据Harris等人(1992)提出的模拟理论(Simulation Theory),在理解和预测他人心理状态的过程中,个体把自己的心理世界作为初始模型,通过模拟他人再建模的过程来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Joiner, Piva, Turrin & Chang, 2017)。在模拟过程中个体首先将自己想象成他人,并想象自己处在他人场景中会有怎样的心理状态,便能推己及人地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张慧,苏彦捷, 2008)。这个由己及人的模拟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涉及到了情景建构加工。也就是说,在观点采择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自发地补充场景细节,使之变得更丰富且生动,而情景建构可能由于想象膨胀(Carroll, 1978)或緩解人际焦虑(Crisp, Husnu, Meleady, Stathi & Turner, 2010)进一步促进助人意愿,即观点采择对助人意愿的影响可能会通过情景建构起作用。基于此,本研究试图从情景建构的角度考察观点采择影响助人的作用机制,探讨观点采择与情景建构是如何相互作用进而促进助人意愿的。研究假设:观点采择有可能会通过情景建构影响助人意愿。
研究包括两个实验,为降低个体差异对助人意愿的影响,两个实验均采用被试内设计。实验一包括观点采择任务(要求被试想象自己是主人公并叙述如果发生此事会有怎样的想法和感受)以及猜测故事来源任务(对照条件,要求被试猜测所读故事来源于哪个新闻媒体)。通过比较两种任务下
观点采择和情景建构
评分差异,初步推断两者可能的作用,并检验情景建构在观点采择影响助人意愿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中介效应。为进一步验证实验一的结果,实验二设置高情景建构任务(要求被试详细叙述如果自己是主人公,那么发生此事会有什么想法和感受,此任务与实验一的观点采择任务设置相同)和低情景建构任务(要求被试仅简单叙述想象自己是主人公时的想法和感受)两类,同时设置猜测故事来源任务(对照条件)。通过比较在高情景建构和低情景建构的任务下助人意愿的差异,进一步验证情景建构在观点采择影响助人意愿的加工中可能发挥的作用。
2 实验一
2.1 方法
2.1.1 被试
选取25名来自大连某高校的大学生或研究生(女19人,男6人),年龄M=20.5岁, SD=1.90。
2.1.2 实验设计
采用被试内设计,以任务类型(观点采择任务、猜测故事来源任务)为自变量,以助人意愿、情景建构、观点采择的评分作为因变量。
2.1.3 实验材料
简短故事:采用Gaesser和Schacter(2014)研究中用到的故事材料,故事用一句话描述了在日常生活中某人处于困境的情况,内容改编自新闻以及网络媒体,如Twitter、纽约时报等,共24篇。例如“这个人吃了一些食物,导致他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这个人患有痴呆症,在商场里迷路了”。
计分方式:改编自Gaesser和Schacter(2014)研究中用到的一系列指标,包括助人意愿、做任务时想象的场景的清晰连贯性、场景细节详细程度、场景生动性以及观点采择意愿,共5个问题,采用7点评分。每个指标的得分是被试在每个任务下7个试次得分的平均值。而情景建构的得分是场景细节详细程度、生动性和清晰连贯性评分的平均值。
2.1.4 实验程序
首先被试阅读指导语并完成两个练习试次(每个任务一次练习)以便熟悉实验流程。正式实验时,主试将14个简短故事完全随机排序,每个故事呈现10s,要求被试在60s内完成下列任务之一:(1)想象自己是主人公,在发生此事时会有怎样的想法和感受(观点采择任务),如:我会在什么时候(下周五)和什么地方(教室)发生什么事,处在此场景中我的想法和感受是什么; (2)猜测这个故事出自哪个新闻媒体(猜测任务),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某晚报。每完成一个任务后请被试对他们的助人意愿、场景细节详细程度、场景清晰连贯性、场景生动性和观点采择意愿程度做1~7等级的評估(1=“非常不愿意”,7=“非常愿意”)。
例如:“你在这种情况下会有多大意愿去帮助故事中的人?”
2.2 结果
2.2.1 描述性统计
被试在计分环节中报告的助人意愿、情景建构以及观点采择意愿等得分在两种任务下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以场景连贯性、场景细节详细度和场景生动性这三者的平均值作为情景建构的指标(Gaesser & Schacter, 2014)。
2.2.2 检验自变量有效性
为了检验自变量操控的有效性,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任务类型(观点采择vs.猜测故事来源)下观点采择意愿的得分,结果显示,观点采择任务的观点采择意愿得分显著高于猜测故事来源任务, t(24)=4.61, p <0.001,Cohens d=0.92,表明确实在观点采择任务下的观点采择意愿更强。
2.2.3 助人意愿的差异
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考察不同任务类型(观点采择vs.猜测故事来源)的助人意愿是否有差异。结果显示,不同任务下,被试的助人意愿存在显著差异,观点采择任务下被试的助人意愿显著高于猜测故事来源任务, t(24)=6.03, p<0.001, 即与对照任务相比,观点采择可增强助人意愿。
2.2.4 回归分析
考察观点采择任务下,哪些因素可以预测助人意愿的高低,以情景建构和观点采择意愿得分为自变量,助人意愿得分为因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在观点采择任务下,观点采择意愿和情景建构均可显著预测助人意愿,如表2所示。
2.2.5 中介效应检验
如前所述,情景建构和观点采择对助人意愿的提高都有贡献并且存在相关关系,二者可能是通过相互作用促进助人意愿的(Gaesser & Schacter, 2014, Gaesser, Keeler & Young, 2018, Gaesser, Dibiase & Kensinger, 2016)。本实验一的回归结果表明,观点采择和情景建构共同作用于助人意愿,但具体作用模式还不清楚。因此,使用温忠麟和叶宝娟(2014)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检验该任务中情景建构是否在观点采择对助人意愿影响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结果如图1所示,并在Amos 21.00软件中再次进行验证。
结果表明,情景建构是观点采择影响助人意愿的中介变量,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189,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0%。
在Amos 21.00中采用Bootstrap法进行检验,结果也支持了这一结论,抽样数为2000,置信区间95%。观点采择显著预测情景建构(β=0.554, p=0.002, 95% CI=[0.232, 0.755]),情景建构显著预测助人意愿(β=0.367, p=0.003, 95% CI=[0.143, 0.679]),观点采择对助人意愿的直接效应(β=0.426, p=0.004, 95% CI=[0.082, 0.679])置信区间内未包含0,间接效应(β=0.203, p=0.002, 95% CI=[0.061, 0.479])也未包含0,证明了情景建构在观点采择和助人意愿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
2.3 小结
实验一结果显示,情景建构与观点采择均可能增强助人意愿,并且观点采择对助人意愿的影响中情景建构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说明观点采择不仅对助人意愿有直接作用,还可能会通过情景建构间接地对助人意愿产生作用。实验二为考察情景建构在其中产生的影响,采用与实验一中观点采择任务相同的设置,并将此任务命名为高情景建构任务,另增加一个与之对比的低情景建构任务,比较两种情况下助人意愿的差异,由此来为情景建构在观点采择影响助人意愿的过程中可能发挥作用进一步提供证据。
3 实验二
3.1 方法
3.1.1 被试
30名来自大连某高校的大学生及研究生,用于数据分析的有效被试共30名(女23人,男7人),平均年龄20.97岁。
3.1.2 实验设计
采用被试内设计,任务类型为自变量(高情景建构任务、低情景建构任务、猜测故事来源任务),助人意愿为因变量。考虑到高情景建构任务可能对低情景建构任务有影响,实验分两个阶段进行,被试第一阶段完成低情景建构任务和猜测故事来源任务(控制条件),一周后再继续完成第二阶段的高情景建构任务和猜测故事来源任务(控制条件)。
3.1.3 实验材料
材料与计分方式同实验一。
3.1.4 实验程序
实验采用被试内设计。整体实验共分为两个阶段,两个阶段间隔时间为7天。为了排除不同的故事内容可能产生的影响,两次施测中呈现的实验材料是随机分配的。每个被试在第一阶段都会随机阅读10个故事(包括7次低情景建构任务和3次猜测任务),第二阶段则阅读其余的11个故事(包括7次高情景建構任务和4次猜测任务)。
第一阶段的练习流程:被试接受“低情景建构”任务和“猜测”任务练习各一次,正式实验流程为:每个故事呈现10s后,要求被试在60s内随机完成下列任务之一:(1)让被试简单叙述假设自己是故事的主人公,将会有什么想法和感受(低情景建构任务); (2)猜测这个故事出自哪个新闻媒体(猜测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后请被试进行评估,评估同实验一。7天后进行实验的第二阶段,练习流程:被试接受高情景建构和猜测任务练习各一次,正式实验流程为:每个故事呈现10s后,要求被试60s内随机完成下列任务之一:(1)让被试详细叙述假设自己是故事的主人公,将会发生什么情景,会有什么想法和感受(高情景建构任务); (2)猜测这个故事出自哪个新闻媒体(猜测任务)。每完成一个任务后请被试进行评估,同阶段一。
3.2 结果
3.2.1 描述性统计
在三种任务下,被试主观报告得分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以场景连贯性,场景细节详细度和场景生动性这三者的平均值作为情景建构的指标。
3.2.2 助人意愿的差异
高情景建构任务的情景建构得分显著高于低情景建构任务, t=3.40, p=0.002,Cohens d=0.74,表明确实在高情景建构任务下的情景建构更强。通过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考察任务类型(高情景建构vs.低情景建构vs.猜测)对助人意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任务类型下,被试的助人意愿存在显著差异, F(2, 58)=19.95, p<0.001, η2p=0.41。事后检验表明,高情景任务下被试的助人意愿显著高于低情景建构任务和猜测任务(ps<0.001); 低情景建构任务下被试的助人意愿显著高于猜测任务(p<0.001)。
3.2.3 中介效应检验
实验一中已经探究情景建构是否在观点采择对助人意愿影响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为提供进一步证据,实验二参考方杰、温忠麟与张敏强(2017)提到的类别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程序,以任务类型作为自变量设置为哑变量。结果如图2所示,在观点采择影响助人意愿的过程中情景建构作为中介变量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094,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7.7%。
3.3 小结
以上结果说明观点采择能够单独促进助人意愿,在有更多的情景建构加入时促进助人意愿的效果更强。实验二的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实验一的结论:观点采择对助人意愿有积极的影响,情景建构可能会进一步促进这种作用。
4 讨论
本研究探讨了观点采择对助人意愿的影响中情景建构的作用模式。
Gaesser和Schacter(2014)曾认为情景建构和观点采择都是影响助人意愿的重要因素。后来的研究也发现,情景建构和观点采择对助人意愿的提高都有贡献,当人们想象助人情景时情景建构和观点采择之间还存在相关(Gaesser, Dibiase & Kensinger, 2016)。该结果在实验一中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验证,回归分析证明了观点采择和情景建构对助人意愿的预测作用。Gaesser等人猜测情景建构和观点采择可能是通过相互作用促进助人意愿的, 但是作用机制并不清楚(Gaesser, Keeler & Young, 2018),本研究利用中介分析证明了观点采择不仅能直接预测助人意愿,还能通过情景建构促进助人意愿。实验二试图采用更直接的方式对实验一的结果进行验证,除了设置与实验一观点采择任务相同的任务(高情景建构任务)以外,还设置了与之对照的低情景建构任务,比较助人意愿的差异结果发现,在有观点采择但是情景建构较低的条件下也能增强助人意愿,这与先前研究发现观点采择使得个体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以促进助人意愿的结论相一致(Decety, Bartal, Uzefovsky & Knafo-Noam, 2016),但是低情景建构条件对助人意愿的增强效果不如高情景建构的条件好,体现出了情景建构在观点采择促进助人意愿中的重要作用。
如何解释情景建构在亲社会行为中的作用呢?如果从心理学角度探讨直接原因,有可能是情景建构提高了个体感知到的未来事件可能发生的概率(Szpunar & Schacter, 2013),同时缓解了人际焦虑,促进了与陌生人互动的意愿(Crisp, Husnu, Meleady, Stathi & Turner, 2010),从而增加了助人意愿。接下来,我们从演化的视角进行进一步的剖析。 有研究者提出了亲缘选择理论(Hamilton, 1964)、 群体选择理论(Kokko, Johnstone & Clutton-Brock, 2001)和互惠利他理论来解释人类亲社会行为的进化(Su & Su, 2018)。其中,互惠利他理论(reciprocal altruism)对陌生人之间的亲社会行为进行了解释,认为个体帮助他人的行为会使其获得即时的或者延迟的利益(Wedekin & Braithwaite, 2002)。Rand等人进一步提出,亲社会行为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从帮助他人或与他人合作中获得回报,因此行为模式逐渐自动化(Rand, 2016; Rand et al., 2014)。Gaesser和Schacter(2014)发现,让被试回忆并叙述与助人故事相似的经历(情景记忆)能够增强被试的助人意愿; 同时,想象未来如何助人的场景(情景预见)也能增强助人意愿,二者没有显著差异。有研究证明,情景记忆与情景预见都包含情景建构的加工过程,且具有相似的神经基础(Szpunar, Spreng & Schacter, 2014)。从演化的角度进行分析,情景建构加工有可能激活了这个互惠的奖赏模块,从而增强了个体的助人意愿。
Gaesser等人(2018)的研究發现观点采择与情景建构都会作用于助人意愿,文中还猜测二者可能会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助人意愿,但是具体作用机制并不清楚。本研究不仅证实了观点采择和情景建构对助人意愿的贡献,还进一步探讨了作用模式,发现观点采择会通过情景建构作用于助人意愿。有研究表明,观点采择能力强的个体会做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Lim & Desteno, 2016)。这可能是由于当个体从需要帮助一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时,更能体会到对方当时的心理状态与感受,从而促进助人行为。而在感受和体会对方想法的过程中,个体可能会自发地建构一定的场景,补充人物、细节和前因后果,使得模拟更丰富,更真实。如前所述,这个情景建构的过程能够从不同方面增强助人意愿。 这也与模拟理论(Simulation Theory)的观点相吻合:要想理解他人的心理状态,首先要将自己想象成他人,模拟他人所处的情景以及他的心理(张慧,苏彦捷, 2008),这个模拟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情景建构加工。
总之本研究说明人们可通过:(1)情景建构,即在脑海中想象细节丰富,具有生动性以及清晰连贯性的助人场景来提高助人意愿。并且想象的助人情节越生动越详细,人们就会认为想象事件越有可能发生,实施帮助的可行性越强。(2)观点采择,即站在受助者的角度体会他的想法感受和不幸来提高助人意愿,而在模拟推测他人的想法和感受时也可能有情景建构加工的过程,因此观点采择除了对助人意愿有直接促进作用以外,还有情景建构在其中作为中介产生的促进作用。至于助人意愿是否能形成真正的助人行为以及是否能够扩大范围帮助到其他人还需要进一步的测量与评估。
5 结论
(1)情景建构与观点采择均能提高个体的助人意愿;
(2)观点采择对助人意愿的影响中,情景建构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
参考文献
丁凤琴, 陆朝晖(2016). 共情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元分析. 心理科学进展, 24(8), 208-215
方杰, 温忠麟, 张敏强(2017). 类别变量的中介效应分析. 心理科学, 40(2), 217-223.
隋晓爽, 苏彦捷(2003). 对心理理论两成分认知模型的验证. 心理学报, 35(1), 56-62.
王雨晴, 游旭群, 焦健, 谌鹏飞(2015). 观点采择:基于自我的推理及其个体差异. 心理学报, 47(8), 1039-1049.
温忠麟, 叶宝娟(2014). 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模型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 22(5), 731-745.
张慧, 苏彦捷(2008). 自我和他人的协调与心理理论的神经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16(3), 480-485.
Begeer, S., Bernstein, D. M., Assfalg, A., Azdad, H., Glasbergen, T., Wierda, M., & Koot, H. M. (2016). Equal egocentric bias in school-aged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Child Psychology, 144, 15-26.
Carroll, J. S. (1978). The effect of imagining an event on expectations for the event: An interpretation in terms of the availability heuristic.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14(1), 88-96.
Crisp, R. J., Husnu, S., Meleady, R., Stathi, S., & Turner, R. N. (2010). From imagery to intention: A dual routemodel of imagined contact effects. European review of social psychology, 21(1), 188-236.
Decety, J., Bartal, I. B., Uzefovsky, F., & Knafo-Noam, A. (2016). Empathy as a driver of prosocial behaviour: Highly conserved neurobehavioural mechanisms across species.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371(1686), 1-11.
Gaesser, B., & Schacter, D. L. (2014). Episodic simulation and episodic memory can increase intentions to help others. PNAS, 111(12), 4415-4420.
Gaesser, B., Dibiase, H., & Kensinger, E. A. (2016). A role for affect in the link between episodic simulation and prosociality. Memory, 25(8), 1052-1062.
Gaesser, B., Keeler, K., & Young, L. (2018). Moral imagination: Facilitating prosocial decision-making through scene imagery and theory of mind. Cognition, 171(2018), 180-193.
Harris, P. L. (1992). From simulation to folk psychology: the case for development. Mind & Language, 7(1-2), 120-144.
Hamilton, W. D. (1964). The genetical evolution of social behaviour. II. Journal of Theoretical Biology, 7(1), 17-52.
Hassabis, D., & Maguire, E. A. (2007). Deconstructing episodic memory with construction.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1(7), 299-306.
Imuta, K., Henry, J. D., Slaughter, V., Selcuk, B., & Ruffman, T. (2016). Theory of mind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childhood: A meta-analytic review.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52(8), 1192-1205.
Joiner, J., Piva, M., Turrin, C., & Chang, S. W. C. (2017). Social learning through prediction error in the brain. npj Science of Learning, 2(1), 8-16.
Kokko, H., Johnstone, R. A., & Clutton-Brock, T. H. (2001).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ve breeding through group augment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Series B: Biological Sciences, 268(1463), 187-196.
Lim, D., & Desteno, D. (2016). Suffering and compassion: The links among adverse life experiences, empathy, compassion, and prosocial behavior. Emotion, 16(2), 175-182.
Rand, D. G. (2016). Cooperation, fast and slow meta-analytic evidence for a theory of social heuristics and selfinterested deliberation. Psychol Sci, 27(9), 1192-1206.
Rand, D. G., Peysakhovich, A., Kraft-Todd, G. T., Newman, G. E., Wurzbacher, O., Nowak, M. A., Greene, J. D. (2014). Social heuristics shape intuitive cooperation. Nat. Commun, 5(4), 3677-3677.
Su, J., & Su, Y. (2018). A touch-scaffolded model of human prosociality. Neuroscience & Biobehavioral Reviews, 92, 453-463.
Szpunar, K. K., & Schacter, D. L. (2013). Get real: Effects of repeated simulation and emotion on the perceived plausibility of future experience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General, 142(2), 323-327.
Szpunar, K. K., Spreng, R. N., & Schacter, D. L. (2014). A taxonomy of prospection:Introducing an organizational framework for future-oriented cogni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11(52), 18414-18421
Tulving, E. (1985). How many memory systems are there? American Psychologist, 40(4), 385-398.
Wedekind, C. & Braithwaite, V. A. (2002). The long-term benefits of human generosity in indirect reciprocity. Current Biology, 12(12), 101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