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哲学与科学携手“读心”

2020-11-28刘燊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年11期
关键词:读心共情

刘燊

摘 要 读心问题是当代心灵哲学和认知科学哲学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近年来吸引了来自神经科学、心理学与哲学领域诸多学者的关注。然而,读心的跨学科研究仍处于繁杂、零散且充满纷争的起步阶段,既缺乏来自“扶手椅”的哲学论证的系统梳理,也缺乏来自“实驗室”的实证证据的有效分析。陈巍教授最新出版的专著《读心: 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循环》围绕读心问题系统阐述并论证了读心的双重机制的合理性。这项工作对于进一步促进神经科学、哲学与心理学的交融以探索读心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但也还存在一些需要继续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 读心; 他心问题; 镜像神经元; 共情; 具身-生成认知

分类号 B84-05

DOI: 10.16842/j.cnki.issn2095-5588.2020.11.007

吉普赛人祖传的读心术神秘但却又让人心驰神往,“读心”充满着魅力但却又让人心怀恐惧。在日常生活交往中,我们往往想了解除了自己以外的他人的心理状态(如情绪、意图、愿望、信念等)并预测他们的行为,这一过程被称为“读心(mindreading)”。然而,读心的基础、依据、途径、性质和过程是什么?学界目前还尚未达成一致性的结论。近些年来,读心问题引发了学界的诸多争论,这些争论大致可以归结为两种理论。一种是理论论(theory-theory),主张个体是借助于一种心智理论来理解他人并以此解释和预测他人的行为; 另一种是模拟论(simulation theory),主张个体通过在心理上模拟他人以理解他人。这两种互不相容的理论彼此之间的论战成了读心研究的焦点,但这两种理论是否真的互不相容?近年来,来自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发现表明,读心这一过程涉及镜像神经元系统和心智化推理系统的协同作用(陈巍, 2019; Rizzolatti & Craighero, 2004; Vogeley, 2017),这就表明读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牵扯了很多不同的过程,这就为读心的混合模型(理论论和模拟论)提供了最初的支持。虽然读心的混合模型得到了更多的青睐,但其合理性有待于经验科学的检验。

针对读心研究纷繁复杂的现状,陈巍教授将十多年的研究成果汇总并提炼,形成专著《读心: 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循环》一书,将读心问题的研究成果系统、逻辑清晰而又生动形象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读心问题的“饕餮盛宴”。读心问题是陈巍教授的“学术初恋”,他在潜心研究该问题的十余年间陆续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研究成果丰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跨学科理念,培养和引进了诸多优秀人才,对推动神经科学、哲学和心理学的交融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读心问题的前沿性与学科跨越性,国内外学术界对其的思考尚缺乏跨学科的意识,尤其是国内的读心研究在深度与广度上均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通过神经科学、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来推进读心研究正成为该领域发展的突破点和完美的“联姻”(陈巍, 2019),《读心: 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循环》便是系统梳理和整合了来自神经科学、哲学与心理学领域关于读心问题的最新跨学科研究成果和心得。

该书于2019年4月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系“心理学新视野丛书”之一,共六章内容。第一章“导论: 他心之谜”,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读心研究在哲学史上的嬗易脉络,重点描绘了他心问题在当代心灵哲学与认知科学哲学领域中的实质和表现形式,并引入了自然化现象学探索交互主体性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陈巍教授对该书的研究思路与架构进行了概述; 第二章“心智的新科学: 认知科学的范式转型”,系统介绍和论证了近二十年来当代认知科学发展的趋势和范式转变,分别聚焦以具身-生成认知为代表的第二代认知科学和现象学自然化运动,通过剖析其立场与内涵,试图为跨学科的学者研究读心问题提供新的出发点和突破点; 第三章“读心的巴别塔: 镜像神经元及其功能”,详细介绍和阐释了第二代认知科学尤其是具身认知的重要神经基础——镜像神经元及其功能。通过介绍有关镜像神经元研究的前沿成果,陈巍教授围绕镜像神经元系统与动作识别及理解、共情、语言理解及进化等读心研究的核心议题展开全面讨论,进而促进了具身模拟理论和共情的共享簇假说的理论建构; 第四章“变色龙效应与读心的双重机制”,通过回顾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经典的“变色龙效应”的系列研究,陈巍教授向我们展示了读心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发生的。随后,引入在英美分析哲学框架下读心的理论论和模拟论之间的争论,并阐述了具身模拟论对经典模拟论的进步意义以及局限性,最后论证了读心的双重机制的合理性; 第五章“自闭症与读心障碍”,将关注点从正常个体的读心转向读心障碍群体——自闭症群体。通过系统探索读心障碍群体在日常社会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读心现象、表现以及相关假设、机制与解释,如自闭症的碎镜理论、共情-系统化理论以及互动理论,可以寻找到一个特殊的“窗口”来一窥读心的奥秘; 第六章“结语: 超越读心——具身交互主体性”,站在具身-生成认知与自然化现象学立场上,陈巍教授结合镜像神经元领域的研究发现,对读心的双重机制给予批判性的反思,最终为理解他心建构了一条超越理论论和模拟论之争的具身交互主体性进路(陈巍, 2019)。总之,该书体系完整,系统、全面、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读心问题这一令人心驰神往的领域。

作为一本颇为优秀的专著,该书具有如下几个突出的优点:第一,认识上立足逻辑,有新思考、有深度。当前,读心问题的跨学科研究仍处于繁杂、纷争与零散的起步阶段,既缺乏对来自“扶手椅”的哲学论证的系统梳理(哲学),也缺乏对来自“实验室”的实证证据的有效分析(科学)。尤其是对于哲学和科学之间相互启发和借鉴的循环较少有深入的探索,这就极大地阻碍了读心研究的系统性与深度。相比于国外读心研究领域的繁盛与硕果累累,国内学界对于读心问题的关注则相对较晚,因此研究进展相对缓慢。针对这一现状,陈巍教授对读心问题的研究给予了来自神经科学、哲学与心理学的跨学科思考,在论述中注重坚持了神经科学、哲学与心理学的融合,不仅勾勒了读心研究在哲学史上的嬗变轨迹,还围绕镜像神经元系统与动作识别及理解、共情、语言理解及进化等读心研究的核心议题展开了全面讨论,更通过回顾社会认知心理学领域中经典的“变色龙效应”的系列研究,向我们展示了日常生活中的读心是如何发生的; 第二,研究上立足经典,有新进展、有创新。陈巍教授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对读心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例如,第四章第二节通过引入英美分析哲学框架下读心的理论论和模拟论的争论,并阐述具身模拟论对经典模拟论的超越意义及其缺陷,最后简要论证了读心的双重机制的合理性。第六章通过回顾自闭症的碎镜理论、共情-系统化理论以及互动理论,对自闭症群体在日常社会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读心现象、表现及其假设、机制与解释进行系统探索,以期寻找到一个特殊的“窗口”来一窥读心的奥秘; 第三,实践上立足理论,有新突破、有意义。在第五章中,陈巍教授将目光转向读心障碍的典型疾病——自闭症,通过回顾自闭症的碎镜理论、共情-系统化理论以及互动理论,对该群体在日常社会互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读心现象、表现及其假设、机制与解释进行系统探索,以期寻找到一个特殊的“窗口”来一窥读心的奥秘。

然而,作为整合神经科学、哲学与心理学的跨学科尝试,这项工作艰巨且挑战重重。抛开该书所具备的上述诸多鲜明的优点,该书在如下方面可能还存在可以继续提升的空间:第一,尽管该书试图融合神经科学领域有关读心研究的最新研究发现,但基本都是聚焦于镜像神经元系统及其研究进展。就目前神经科学语境下关于读心问题的研究现状而言,读心研究实质上是读脑研究(周程, 2020)。按照这一观点,神经科学领域的诸多技术均可服务于读心研究,如脑电技术、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等。例如,研究者利用脑电技术可以确定不同意识状态下大脑的脑电波特征,进而间接推断相应的心灵状态(唐孝威, 2012)。因此,概述神经科学领域有关读心研究更为全面的研究进展就成为该书后续值得深入思考的方向之一; 第二,心理学和哲学研究领域的学者近期已将读心研究的范围推广到了理解他人的知识、意图、刻板印象、个性特征等更为宏大的诸多领域(Spaulding, 2020)。尽管该书提出了读心的双重机制,认为大脑中至少存在两套机制协助个体完成对于他人心理状态与行为的理解,但这是一种整合式的理论框架,是否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读心研究还有待于后续的研究深入探索和回应; 第三,就当前的读心研究而言,学者们没能深刻地认识到读心研究的发现并不能表明某种心灵状态就是实现某一行为的真正原因,即当前的读心研究只是涉及了相关关系而非因果关系,这一局限同样在该书中有所体现。按照传统的观点,神经电生理手段提供的指标一般作为因变量,认知过程提供的指标一般作为自变量,而非侵入性电刺激技术的发展则颠覆了传统的认知,主张可以反过来思考认知操作与其导致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以情侣间的“心有灵犀”这一现象为例,为什么情侣之间会出现相较于普通人之间更强的默契?事实上,情侣双方了解彼此的过程事实上是互为解决他心问题的过程,即情侣双方同时对彼此“读心”。那么当“心有灵犀”这种现象變弱时情侣之间的感情怎么能重新焕发如初恋时的惺惺相惜呢?近期,有研究指出通过采用双人经颅交流电刺激技术调控情侣双方的某一共同脑区的活动可以改善浪漫关系(Liu et al., 2019),这就为读心研究从相关走向因果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我们可以预计,若该书在不久的将来能对上述可能的要点进行深入探讨,一定能更好地给予我们来自神经科学、哲学与心理学的对读心研究的整合启示。

总之,陈巍教授的《读心: 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循环》是一部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思想价值的前沿创新巨著,具备诸多特色,它的出版必将对我国认知科学哲学、神经科学和心理学事业的深远发展产生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陈巍 (2019). 读心: 从扶手椅到实验室的循环.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陈巍 (2019). 同感等于镜像化吗? 镜像神经元与现象学的理论兼容性及其争议. 哲学研究, 6, 96-107.

唐孝威 (2012). 心智解读.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周程 (2020). 读心术的光与影: 从水晶球到脑成像.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9(1), 6-15+65.

Liu, S., Ma, R., Liu, X. M., Zhang, C., Chen, Y. J., Jin, C. G., Wang, H. W., Cui, J. T., & Zhang, X. C. (2019). Using transcranial alternating current stimulation (tACS) to improve romantic relationships can be a promising approach.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365.

Rizzolatti, G., & Craighero, L. (2004). The mirror-neuron system. Annual Review of Neuroscience, 27, 169-192.

Spaulding, S. (2020). What is mindreading?WIREs Cognitive Science, 11, e1523.

Vogeley, K. (2017). Two social brains neural mechanisms of intersubjectivity.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372(1727), 20160245.

猜你喜欢

读心共情
共鸣与共情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读书读心
神奇的字典
神奇读心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