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020-11-28李春明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11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小学教学

李春明

[摘 要]根据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在小学科学教学当中着重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已经成为至关重要的事情。因此在科学课堂教学当中,小学科学教师应当适当地根据所学的科学理论知识开展科学实践活动,以此帮助小学生加强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关键词]小学教学;科学教学;科学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23.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3-0075-02

小学科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因而小学科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课堂教学时,应当注重对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而要想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就必须在进行科学理论知识讲解时,进行科学实验。只有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进行相应的、合理的科学实验,才能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本文就是浅析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效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方式。

一、激发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欲望

要想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就得先激发小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欲望。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课堂教学时,可以先对小学生讲述各个伟大科学家发明的故事,以此让小学生在对科学理论知识产生兴趣的同时也能够激发出自己动手进行科学实践的欲望。

比如说小学科学教师在对《电》当中的《点亮小灯泡》进行课程讲解之前就可以询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电灯是谁发明的吗?”“在使用电灯的过程当中电灯为什么会发黑呢?”……然后小学科学教师就可以给小学生讲述“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并在讲述完故事之后让小学生自己去探索电灯的奥秘。以此来提高小学生对科学理论知识和科学实验的兴趣,从而能够在给小学生进行科学理论知识讲解的过程当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践意识。

二、精心设计实验,加强学生的实践

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最重要的就是科学实验。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小学生进行小学科学理论知识讲解时,应当将科学实验融合进去。并且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时候必须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正确的实验步骤进行,以此来避免科学实验所带来的危险,提高科学实验的成功率。除此之外,小学科学教师在指导小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时,必须进行有效的小组分组。只有让小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才能加强小学生之间的沟通,才能让小学生获得更多的实验交流,从而促进提高小学科学实验的正确率。

例如在《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这一科学课堂实验当中,小学科学教师就可以先准备好食盐和高锰酸钾,并给小学生布置这样的实验任务“将食盐和高锰酸钾投入水中后,哪个溶解更低调”。然后教师再将小学生进行分组,让小学生在小组合作实验的过程当中完成实验任务。当然,只是依靠小学生自己探索着进行实验的话,难保不会出现科学实验风险。因而在这个情况下,小学科学教师就需要先自己进行一次实验示范,然后让小学生在认真观看完教师的试验示范后进行有效的实验。小学科学教师的实验示范:①准备两个同样的杯子并记作1号杯和2号杯,再在杯中倒入相同毫升、干净清澈的水。②将食盐倒入1号杯中,利用搅拌棒进行充分的搅拌,当食盐被水完全的溶解之后,水依然是无色和干净的。③将高锰酸钾融入2号杯中,由于这种物质会自动在水中进行分散,因而将它投入水中后其周围的水会逐渐地变成紫红色,之后再用搅拌棒进行搅拌的话,清澈的水就会变成紫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了。由于这两种溶解现象完全不同,小学生会对这样的实验产生好奇心,进而会迫不及待地想要自己动手进行科学实践。而之后小学生就会在自己的实践操作当中得出与小学科学教师相同的实验结果“食盐的溶解比高锰酸钾的溶解更加低调”。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加强小学生的探究意识,从而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形成小学生科学实践习惯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实践习惯是培养小学生科学实践能力的一大助力。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科学实践能力培养时应当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实践习惯。这样不仅可以让小学生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自己主动进行实践,从而加深学生在科学课堂当中对于科学知识的掌握,还能在帮助小学生提升科学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种子发芽实验(一)》一课当中,小学科学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先自己思考“绿豆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绿豆芽的生长必须要有水吗”等等。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小学生进行课堂科学实验:①先准备两个同样大小的盆,并放入三粒温度、空气和大小都相同的绿豆种子;②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记作实验组;另一组种子得不到水,保持干燥,记作对照组(注意:在进行实验的过程当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都要保持一致)。然后让小学生思考“在只改变一个条件的情况下实验组和对照组最后会有什么不同”。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小学生的探究意识,更是能够在形成小学生科学实践习惯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果。

四、课后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单单是依靠小学科学教学课堂是不行的,还要引导小学生进行课后的生活实践。当小学科学教师引导小學生利用自己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时,就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能够让小学生在解决了实际问题之后产生喜悦的心情,从而能够使得小学生在这种心情之下更愿意去应用科学知识,进而促进小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例如小学科学教师在对小学生讲解完《沉和浮》的课程知识之后,小学科学教师就可以引导小学生在课后进行其他物体的沉和浮实验。像鸡蛋在水盆当中是沉还是浮;石子在水杯当中是沉还是浮;塑料尺子在木盆中是沉还是浮等等,并将这些实验结果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巩固小学生所学的科学知识,还可以让小学生掌握物体当中的沉浮规律,更是能够让小学生在这种小实验当中提高对科学实践的兴趣,从而强化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不仅仅要在小学科学教学课堂当中进行,还要对课前和课后进行相应的引导和启发。只有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对科学实践感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科学实践习惯;才能让小学生在进行科学实践的情况下明白科学实践在现实生活当中的重要意义;也才能在形成小学生科学精神的同时提高小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从而在提升小学生科学创新能力的前提下达到增加小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空间的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郑绍忠.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3).

[2] 陈月明.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初探[J].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17(3).

[3] 樊健. 小学科学课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导学, 2017(21).

[4] 曹先玲, 陈秀文. 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探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7(19).

(责编 韦淑红)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小学教学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小学英语“课堂游戏”模式刍议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浅论小学课堂激励性评价遵循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