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对留守学生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
2020-11-28卫玉
卫玉
【摘要】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学生经过对小学数学课的学习,得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和数学思维,并不断对数学感兴趣,为学生未来数学发展和生活奠定基础.可以说,如何让学生爱上小学数学课,是教师要思考的关键性问题,毕竟小学阶段,是学习兴趣以及学习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想达到这个目标,教师要对教学的思想进行转变,对教法尽量革新,日常授课中找到适合学生的一些教法和模式,在小学数学课中,促进学生主动对知识点展开学习,找到数学探索的乐趣,在小学数学课中自主参与,与教师相互配合,对小学数学课实现高效化构建.因此,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背景下;有效;开展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活动
引 言
小学数学课中,教师要想让学生取得不错的学习成效,首先,要将学生对小学数学课的兴趣点燃,然后,在数学课中强化学生的数学探索欲望以及学习能力,让其真正爱上数学,最后,对数学知识点实现深度思考和掌握,自主探索一些有效的学习手段以及运算的技巧.好的习惯至关重要,同时数学计算是进行训练的关键.
1 践行生本思想,优化课程规划
1.1 践行激趣理念,搜集趣味素材
在实施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授课思想上进行积极转变,顺应素质课改的发展趋势,积极践行以生为本的战略思想,尤其是对于留守学生需要重点关注其在课程学习方面所呈现的实际需求,包括在兴趣和探索需求方面的具体体现.之后,教师再根据具体的课程目标搜集相关的学习素材,加强课程资源的整合,从而保证所构建的数学课堂在内容的呈现上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当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让其产生自主探究和学习的动力.教师需要积极践行激趣理念,对有趣的学习素材进行搜集和整理.例如,教师在组织“平行四边形”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图形形成更加准确的认识,可以通过趣味性素材的有效搜集,例如将现实生活中的代表性素材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考不同平行四边形所存在的差异和联系.
1.2 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积极性
小学数学课中,教师可以适当为学生设置小问题,邀请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若学生回答正确,教师可以鼓励和评分,整个课堂采用评分机制,从而将学生的学习欲望充分点燃.另外,小学数学课中,教师应对多媒体展开应用,让学生可以对数学问题展开独立思考和分析,形成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教师不仅要做好对书本内容的传授,还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拓展,对一些课本外的内容进行拓展.
2 多举并行,优化数学课教学环境
2.1 创造生活实景,关联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课中,教师应结合学生以往的一些生活经验,为学生设置出比较符合生活常识的场景,建立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内在联系.比如在小學数学课的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数学场景.比如分发礼物或者购物结账,学生进入到教师所设计的场景中,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理论,用非常生动以及形象的方式来进行展现,将学生的热情充分激发,从而促进学生对一些数学问题的主动思考.作业方面,教师要打破以往的作业方式,用生活实践类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加强锻炼,让学生和家长相互合作,在一些实践活动中,让学生运用自己学习的一些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从而让学生对加减法运算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以及掌握,并在数学学习方面,体现出良好的创新意识.
2.2 导入生活情境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
日常授课中,教师在注重对数学知识展开讲授的基础上,要注重强化学生本身的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利用一些数学知识,对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进行处理,从而让数学知识能为学生现实生活服务.教师要借助一些生活性的场景,对学生加强锻炼和指导,让学生尝试对一些生活中的难题进行处理,让学生对数学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以及解决能力,掌握独立思考的方法.另外小学数学课中,思维习惯也是要借助情境创设来培养的.
3 创新教法,打造数学课堂新形态
3.1 问题导学,培养设疑思维
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设疑导思习惯的培养.在组织数学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贯彻问题导学的思想理念,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设置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和分析,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设疑思维,在问题的引导下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问题的设置也能够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索欲.例如,在组织“全等三角形”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问题设置.例如,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怎样的?分别具有怎样的特征?之后,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并自主设计全等三角形的模型,利用器具进行操作,然后鼓励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总结和思考全等三角形相关的数学特征,从而保证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更具有深度和高度.
3.2 方法渗透,规范学习习惯
在组织数学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相关思想和方法的有效渗透,让留守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学习方法,并规范自身在数学课学习领域的行为习惯,保证所呈现的学习能力更加突出,促进数学课教学实现高效有序进行.在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十分丰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总结归纳等多种思想,来完成课程内容的自主探究.比如说,在针对“轴对称图形”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绘制具体的轴对称图形数学模型,然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思考这一图形所具有的特征;或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该图形与其他图形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判断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并对具体的判定方式进行深入的发掘与探索,保证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从而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学习技能基础.同时,在组织学生参与习题训练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如说,在围绕面积、方程问题开展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提高整体解题能力,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以数形结合的思想为支撑,对具体的问题信息进行分析和梳理,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路,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自主复习的过程中,加强思维导图等教具的规范使用,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有效梳理,保证学生所建立起来的数学知识体系更加系统.
3.3 合作讨论,提高探究能力
在组织教学期间,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留守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并根据具体的教学需求加强授课环境和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在组织数学课堂活动时,教师需要积极践行生本思想,构建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来进行自主探究,以此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领悟,也能够让学生在合作讨论的过程中,产生数学课自主学习的兴趣,在互助的氛围下有效内化和吸收基础知识,全面提高学生在数学课领域的综合学习和探索能力.比如说,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自主探究时,可以通过转化等思想的应用来让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学习条件下实现学习能力的整体提升,促进数学教学实现均衡化发展,也能够让留守学生在今后的数学课学习领域,表现得更加积极,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得更加规范.
3.4 灵活运用微课,尽力帮助学生
小学数学课中,教师对微课视频展开适当应用,能对数学教学以及学习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微课可以让数学学习更加高效.小学数学课中,若教师用微课视频辅助学生学习知识,学生可以对书本外的一些原理和技巧进行掌握,学习面更加丰富.比如对图形知识展开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视频,实现对学生知识的有效拓展,便于学生对图形知识的理解以及掌握.毕竟几何图形是比较强调空间想象的,微课的存在,让学生在形象的动画中,对图形知识更容易理解.另外小学数学课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一些做法和风格,不要过于依赖教辅,而是要将数学预习的一些内容,融入微课视频中,这样学生对微课展开观看,可以完成对新知识的预习,也会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同时,可以节省一些准备资料的时间,可以按照自身的需求,选择自己需要的微课视频,更好地對知识点展开理解.很多学生并未形成预习的习惯,所以,教师要将一些课后作业,融入微课视频中,帮助学生实现对新课的充分巩固,让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这样数学成绩自然会逐步提升.
3.5 专题训练,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在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建设,并对具体的训练活动进行优化设置,从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训练空间.教师需要改变传统题海战术的训练方法.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和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模块设置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体系,将同一类型的数学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专题训练,并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有效梳理解题思路,发散数学思维,提高解题能力.在组织专题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以一题多解的方式,对具体的解题方案和步骤进行探索.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函数问题进行专题训练,并通过多个层面和角度对实际问题展开分析,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变式思维.不仅如此,教师还需要重点加强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在专题训练中出现的错误进行整理和归纳,建立错题笔记,并定期进行回顾与反思,让学生能够有效地掌握具体的解题方法和步骤,积累解题经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品质和素养.
4 因材施教,优化教学评价与指导
4.1 践行激励性评价理念
在数学教学领域,教师需要针对留守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加强评价里面的创新,积极贯彻激励性的评价理念,引导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经验,规范的学习态度.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贯彻激励性的评价理念,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表现进行鼓励与肯定,让学生能够对数学学习产生自信,并提高整体学习积极性.或者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活动,通过互动交流与经验分享的方式来实现课堂评价与总结,积累学习经验,提高整体学习成效.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进行视频录制,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评价和指导.
4.2 落实分层指导原则
在实施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贯彻因材施教的战略思想,全面落实分层指导原则,针对不同学习等级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评价,并对具体的指导方式进行多元化创新与调整,从而全面提高数学教学评价与学生实际需求之间的适应性,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并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深入学习和探索活动当中.比如说,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在进行评价和指导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并以耐心、细心的原则开展相应的指导工作,加强学习思路的有效梳理,为学生渗透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加强基础薄弱学生学习习惯的规范性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在数学课领域的学习水平.而针对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适当地进行思维启发与引导,为学生提供大致的学习方向,然后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进行自主探索与实践,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潜能的有效激发,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和综合实践能力.
5 结论
小学数学课中,教师要善于对教法进行革新,跟上时代的趋势以及步伐,迎合新时期学生的心理.同时,教师也要有不断学习的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榜样.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将学生的需求,作为小学数学课的导向,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吸引,将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对小学数学课展开高效化教学,从而使学生对数学学习形成坚定的信心.
【参考文献】
[1]杨小微.教育研究的原理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仕红,张伟.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教学新模式:“预习—展示—总结—评价”[J].中学课程资源,2015(3):58-59.
[3]蔡建华.我们需要怎样的课堂文化:基于小学数学课堂文化的访谈与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3(10):58-61.
[4]卢良芳.架起中小学数学学习的桥梁[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4):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