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28吴小林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吴小林

【摘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的灵活使用使学生的兴趣得以提高,让教学化静为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约束,使学生学习的难度降低,提高学习效率,更好地促进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笔者认为多媒体的合理应用不但给我们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改进提供了更好的机会,而且使小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新的课堂气氛中得到提高,从而激发了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手段;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提升小学生听课的注意力

众所周知,小学生具有年龄小、自控能力比较差、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比较短等特点,而数学课的一些重要内容需要比较长的注意力.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一个小游戏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这些做法不能使学生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也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合这些方法.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一个可爱的动画场景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个故事的小视频也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在快乐中学习知识. 例如,在教学“平移与旋转”一课时,教师先用课件出示了一个游乐场的小视频,视频中有旋转的摩天轮、小木马,观光用的缆车,等等.孩子的天性就是玩, 这样能很好地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自己的直观反应能总结出旋转和平移两种运动的不同之处,再加上教师给予的适当的补充说明,学生很容易就能明白什么样的运动是平移, 什么样的运动是旋转. 同时,教师给小学生布置一些类似的家庭作业,提倡家长和孩子共同完成.例如,教师让小学生在家里使用雪花片来制作摩天轮,并数一数左右、上下两边的片数,把平移、旋转、对称等基本概念全部呈现出来,给予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的空间.对于这些抽象性的词语,教师单凭言语上的解释是很难使学生理解的,而运用多媒体的直观展示,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两种运动的不同之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成了教师的好助手,也成了学生学习的好帮手.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一课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了一个动态的时钟,从直观上冲击学生的视觉,提出问题:“这个是什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钟表上都有些什么呢?” 这比教师反复讲要有效.在认识小时和分钟的进率时,教师利用大屏幕的动态演示将抽象的概念以直观的演示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能使学生很容易发现1时=60分.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的石英钟,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小学教师应在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段简易钟表制作视频后鼓励学生自己去做,从而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任课教师有时间和余力,还可以组织一次类似的比赛,让班级中一部分出色的学生在其他学生面前表演,这不但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而且可以触动其他表现不够好的学生,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升级.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在集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后,绝大多数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听课效果不断提升.这值得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去尝试.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

相对于静止状态的事物而言,动态的演示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中的动态效果更形象、更逼真,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时,笔者绞尽脑汁,尝试了很多方法,最终选择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的方法来教授学生理解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学生对多媒体的兴趣是浓厚的,他们喜欢探索、观看. 果不其然,当笔者利用动画来让三角形三种颜色的内角飞转起来的时候,学生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 当三个角飞转到一起之后,笔者利用多媒体在三个角的下边画上一条直线并引出问题:“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就像话匣子一样说出自己的发现.虽然,个别学生的回答不是很完整,但只要他们的思维在课堂上、在动画上就可以了.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多媒体教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课堂教学中有很多抽象性的概念和理论,学生学起来很吃力, 而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把抽象性的概念和理论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在教学“解决问题”时,由于学生很难理解文字较多的文字叙述,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文字叙述转化成线形图来辅助学生理解, 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利用图形的闪烁、重点字的强调、图形的转换移动等手段都能激发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地解决问题,化抽象为具体.

四、要适度和适量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媒体的运用在当今社会已经非常普遍,它在课堂上充当教师的小助手, 对课堂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要掌握好度,不要堂堂用、整堂用.在利用多媒体之前,教师要先掌握好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需要教师讲述,什么时候需要学生动手操作, 一定要先研究好.如果要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教师就要找到每一节课的需求在哪里,怎样使用多媒体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让其成为课堂上的小助手, 让其发挥出小助手的本质.我们在现实教学调研中发现,采用下面几种教学方法可以解决“量”的问题。

1.微课的使用.小学课堂时间本来就比初高中的时间短,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6分钟左右的短视频或容量较小的微课辅助教学,避免课堂时间不够等缺点的出现.同时,教师给课外需要辅导或帮扶的学困生进行强化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在农村小学,教师资源和学业水平有限,微课资源和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平台的网络教学资源的免费开放帮了大忙,给偏僻农村小学的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

2.几何画板与小软件的应用.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适当使用几何画板和小软件,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听课注意力,也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扩大课堂容量.

3.基本的信息基础知识.一堂信息技术课的设计一定要保证学生有很多的时间自己运作,要让学生知道自己才是课堂的小主人,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迸发出丰富的想象.在课上,教师要多让学生练习基础,掌握最简单的方法,而在课外,教师要让学生随意发挥,把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向课外延展,让课外成为课内所學知识的很有效的巩固、补充,增强课堂的教与学,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例如,在教学“Powerpoint幻灯片制作”时,教师可以把很基础的电子文稿的演示一点一点改进到电子动画的创作,让学生联系本人已掌握的各种方法开始制作,采取各种各样的电教方法让学生努力去想,让他们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做,从而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生动的教学环境

课堂不仅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主要场所,而且要成为培养学生自己思考和发明创造的发源地.信息技术教学制造了风趣的教学环节,开启了学生愿意学习知识的想法.例如,在教学“用电脑绘制简单小学数学图形(建筑工程图)”时,教师做了课件,用各种各样的画面把学生带入情境中,启发学生仔细观看工人劳动的过程,让学生感受辛勤美丽的收获,逐步增进学生喜欢劳动的美好情感和创作想法.在教学中,教师还感觉利用课件既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设定一个融洽的教学情景,又能生动地展示事物怎样出现、如何进行的过程,让很难讲授的内容变得一目了然,方便突破教学的难点,加强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小學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采用各种方法进行教学,加大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合适的教学方法能大幅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如用比喻的方法讲解一些数学原理或知识,能使学生容易明白似懂非懂的概念,进而想解决问题;让学生为其他学生做漂亮的贺卡,为班级做有画有文字的墙报,用成功体验法让学生展示才华,讲解自己在学习电脑中的技巧,让学生获得优越感,增强自信心.只有把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数学学习相结合,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独特才能.

六、加强课堂评价,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按时、准确的评价能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当上完一节课时,教师应立即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既能促使学生对自己的信息技能了解得很透彻,又能促进学生因觉得自己又多了一项本领而感到自豪.同时,大家可以在一起讨论的过程中及时反思、纠正缺点.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随时评价,对教师怎样上课、采取哪种形式都可以说出来,这样一来,教师就能按学生说的情况恰如其分地做出改变,也能让信息技术课的效果更好.

总之,多媒体教学有它的独到之处,它能把抽象转化为具体,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变得轻松愉悦,使学生充满快乐感.社会科技不断发展,教师也要跟上科技的步伐,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让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服务课堂,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参考文献】

[1] 朱明姝.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数学课后作业效率[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7):88-89.

[2] 仇春媚.巧用多媒体技术以演绎魅力数学课堂[J].新课程导学,2018(22):26.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