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戒石摭谈

2020-11-28李学朴

月读 2020年11期

李学朴

在寒冷的日子里,泡一杯热气腾腾的茶,可以冲淡这冷冷的寒气。对一些人来说,冬天的好处还在于,它能让人远离纷纷扰扰的生活,一个人躲在冬天的深处,写一些闲散的文字。

“帘外雪初飘,翠幌香凝火未消,独坐寒夜人欲倦,迢迢,梦断更残倍寂寥。”冬日的小雪有一种落寞的安静,一种清洁的低调,人生需要这样一种低调。

戒石即戒石铭。宋朝梅尧臣诗曰:“尝闻开元时,令长多赐戒。戒石今尚存,世异事不背。”考诸典籍,可证实梅尧臣的说法。

在苏州郡学里,珍藏着一方石头,上刻“廉石”二字,为何称它为“廉石”呢?

相传,三国时东吴有位学者,名叫陆绩,吴郡吴县人。他博学多才,深得孙权赏识,征以为奏曹掾,后任郁林太守,加偏将军。陆绩在郁林为政清廉,克己奉公,深受百姓爱戴。他在郁林为官多年,却无积蓄,调离时,囊中空空,两袖清风。当他乘舟离去时,因船载太轻而无法渡海。于是他只得叫人把岸边的石头搬上船去压仓,这样才得以驾舟而归。

陆绩回到故里后,有感这块巨石为其旅途安全所做的贡献,便请人将此石搬到自己家的宅院中,并书写了“郁林石”三个字刻在了上面,以纪念自己在郁林的为官生涯。后来,陆绩清正廉洁的美名与此巨石一起被传扬出去,受到了人们的赞誉。

到了明朝,有一位名叫樊祉的监察御史到苏州视察,听到当地老百姓传颂有关陆绩“郁林石”的故事,非常感动,认为这是为官清廉的一个生动教材,便下令将这块“郁林石”移置苏州府院场,并建亭立碑予以保护。他还亲自题写了“廉石”两字镌刻其上,以表达对陆绩的崇敬。后来,人们还由此给陆绩起了一个“廉石太守”的美名。

与此相反,在唐代诗人陈子昂苦读成学之处,四川射洪金华山的“陈子昂读书台”里,也存有一块石头。这块深灰色的石头高不足二尺,大可约抱,若以铁器或坚皿敲击,便会发出像腐烂咸蛋那样的臭气,故名“臭石”。后来,杭州有一名叫袁霖的贡生来金华山览胜,他读了陈子昂的《感遇诗》,又见到这块臭石,联想到陈子昂的不幸遭遇,触景生情,感慨万千,愤然提笔,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臭石歌》。

歌曰:“敲石得乐声,煮石得奇味,那见击石出臭气?不信将石砥,臭即随手起。遗臭千年存,谁知石端委?我昨梦见唐之射洪令,自言段简是姓名。在官曾遇陈拾遗,一遭罗织入陷阱。三百万缗脱狱中,奈何不给甘殒命。上帝啧我贪财贿,列仙共唾形骸秽。罚为一石臭难名,天风吹骺人间坠。精灵不昧在通泉,生前所得以臭还。仍令射人击其臭,一击臭出偿一钱。击满赃数归臭域,蜣螂城中授官爵,牛溲马勃作薪俸,自署头衔长五浊,得闻斯语殊骇然,唐时县令人有权,杀人如草作儿戏,苞苴一夕成二天。吁嗟乎!女望临朝祸清流,缙绅扫地遭幽囚,上下因得肆其毒,五鬼三豹争效尤。周兴人瓮俊臣死,冰山富贵一旦休。昨日披读酷吏传,臭名不灭万古休。偶来击石忆旧梦,特为桑梓述来由。梦里三呼我邑侯,臭石定然歡跃点其头。”

歌中以“臭石”为名,借受贿而迫害诗人的县令段简之口,现身说法,对那些贪赃枉法者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抨击。后人称赞这首《臭石歌》是一首伸张正义、抨击腐败的“正气歌”。这块“臭石”也成为鞭挞贪官污吏的反面教材而被保留下来,成为珍贵的文物。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宋太宗赵光义把这四句话刻在石块上,竖在名州县官府前,作为对各级官吏的警戒,因而被称为戒石文。宋高宗说:“近得黄庭坚所书太宗皇帝御制《戒石铭》,恭味旨意,是使民于今不厌宋德也。”端明殿学士权邦彦、知枢密院事吕颐浩等人都为《戒石铭》作过跋语,大意是:以为五代之余,遗民赤子,新去汤火,太宗皇帝哀矜抚绥,寄在守令。乃发大训,垂诸庭石云云。宋高宗、权邦彦等人认为“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四句戒石文是宋太宗所作,是不确切的。其实,它的作者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孟昶。

孟昶,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国君。据《菽园杂记》记载,戒石文“全文二十四句,本名《令箴》,宋太宗爱之,摘此四句(指以上四句)以刻石,更今文耳”。《全唐文》所载孟昶的戒石文有二十四句,全文如下:“朕念赤子,旰食宵衣,托之令长,抚养惠绥;政存三异,道在七丝。驱鸡为理,留犊为规,宽猛得所,风俗可移。无令侵削,无所疮痍;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赋舆是均,军国是资,朕之爵赏,固不逾时。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为民父母,莫不仁慈,勉尔为戒,体朕深思。”“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说得十分动人。但在封建社会,又有几个父母官真正以此为戒呢?就拿孟昶来说,他虽然作了这篇《令箴》,要求各级官员“勉尔为戒,体朕深思”,而他自己却带头追求奢侈的生活,史书上说:孟昶好打球走马,又好方士房中之术,多采良家子以充后宫。《新五代史·后蜀世家》也说:“昶幸晋汉之际,中国多故,而据险—方,君臣务为奢侈以自娱。”甚至他小便用的器皿,也饰以多种宝物。《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孟昶服用奢僭,至于溺器亦装以七宝。”宋灭蜀后,宋太祖说:孟昶“自奉如此,欲无亡,得乎!”

据《韵语晨钟》载:“宋太宗书戒石铭示守令,后贪酷如故。有轻薄子附益之曰:尔俸尔禄,难厌难足;民膏民脂,转吃转肥;下民易虐,才捉便着;上天难欺,且待临时。”这是古人对戒铭的一种讽刺。

在北京北海公园的静清斋里,满缀着玲珑奇石——太湖石。这些太湖石原本是宋朝徽宗皇帝为兴建园囿——艮岳,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太湖运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然而,好景不长,金兵攻陷汴京,北宋灭亡。

后来,金世宗在修建大宁宫的时候,想到了艮岳中的这些石头可以做装饰,于是派人去汴京把太湖石运到中都(今北京)。宋代诗人范成大曾这样描述“金人破汴都之后,所有汴之屏、窗、牖、山石皆辇致北来”。从开封到北京,在当时的运输条件下,其工程之艰巨是可想而知的。因此金朝皇帝不得不规定,凡参加运石的差役可以抵偿赋税,即便如此,一般人也不愿干这种苦役,但被赋税所压迫的劳苦人民,又不得不听从差遣。因此,这种太湖石又被称为“折粮石”。好一个美其名曰的“折粮石”!它哪一块不浸透着劳苦百姓的血和汗?哪一块不体现着封建贵族穷奢极欲的生活?“折粮石”实则是控诉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的“折命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