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能源消费不平等性研究综述及未来研究展望

2020-11-28郑佳佳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能源消费驱动因素

郑佳佳

摘            要: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各类能源的消费均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然而,这种持续增长的趋势在不同地区、群体中却表现出迥异的分布状态,这种不平等性是经济、政治、能源政策、家庭能源消费行为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能源贫困”为出发点,本文对近30年来各国关于生活能源消费不平等的文献进行回顾,梳理能源不平等性的主要研究特点和脉络,探讨未来研究的趋势和重点方向。

关键词:生活能源;能源消费;不平等性;能源贫困;驱动因素

1.引言

在欧美发达国家,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在全国总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了30%,在中国这一比重在2012年也达到了11%,并且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用能消费呈持续增长状态;与此同时,与家庭生活用能相关的污染排放也呈逐渐增长趋势,如在美国,38%的碳排放来自于家庭生活用能过程。这意味着在通过“节能减排”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家庭生活能源消费应该也必须受到关注。与此同时,生活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在不同地区、群体中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分布不仅仅与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模式有关,而且是经济、政治、能源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是我国新时期实现“发展成果的可持续性、平衡性和包容性”应当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

2.研究综述

關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状态(能源贫困,能源消费不平等性)测度;(2)居民能源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

2.1 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状态测度方面的研究

Boardman(1991)最早针对英国国内部分贫困家庭居民越冬死亡(excess winter deaths)的现象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英国的贫困户居民家庭,其能源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显著高于非贫困户,而那些越冬死亡的居民家庭大多存在着取暖能源获得能力困难,这是最早的关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贫困的研究。Healy (2004)是第一个使用家庭层面数据对欧洲居民家庭生活能源贫困进行测度的文献;在以热力服务为代表的能源消费研究主要集中在欧洲国家,如法国和德国 (Hills,2011,2012),英国(Robert et al., 2015)。Barnes et al.(2011)将能源贫困线定义为能源消费随着家庭收入增加而开始上升的临界点,若家庭能源消耗处于或低于该临界点则被视为能源不足,即能源贫困。Patrick et al.(2012)提出了侧重于测量现代能源服务机会的多维度能源贫困指数(MEPI);Mayer et al.(2014)应用低收入—高成本(LIHC)指标构建了特拉斯堡市的家庭居民住房和交通方面的双重能源负担,认为家庭交通成本也应作为考察家庭能源贫困的重要指标。Dubios & Meier(2016)认为能源贫困首先表现为能源服务剥夺(energy service deprivation),其次表现为能源不平等(energy inequality);本文进一步将能源服务剥夺拓展为三个方面,即家庭供暖服务的剥夺、能源服务支付困难和能效提升困难。Okushim(2017)也强调了家庭能源贫困至少应当包含可获得性困难和支付困难两个维度。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能源需求日趋多元化,一些学者提出:相对于绝对能源贫困,多维度的能源贫困更能有效挖掘能源贫困的本质(Mendoza et al. (2019))。Nussbaumer et al.(2012) 首次提出了多维度能源贫困的定义,将其定义为无法获得以人类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繁荣为出发点的清洁能源,借鉴Alkire & Foster(2011)的“双界线法”构造宏观层面的多维度能源贫困指数(multidimensional energy poverty index, MEPI)。Day et al.(2016)将MEPI定义为无法获得负担得起的、可靠的、安全的能源服务,进而无法实现人类基本生存和发展功能的能源消费状态。Njiru & Letema(2018)结合肯尼亚Kirinyaga地区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状况,将能源贫困的多维度定义为包括热量摄入、预期寿命住房质量等方面所处的相对贫困状态;Aristondo & Onainado(2018)则基于西班牙居民2004-2015年间的生活能源消费状况,从居民是否能够保持其住所足够温暖、是否能够保证其住所完整度、是否能够支付能源消费账单等方面探讨能源贫困的多维度;Khanan et al.(2019)根据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居民生活用电量、现代燃料和技术的使用程度、总能源供应和消耗等多项指标构建多维度能源贫困指标体系,重点强调居民生活能源账单支付能力、现代能源利用能力和基础能源设施可获得性三个方面的能源消费状态。

在中国学者的研究中,李慷(2014)、张忠朝(2014)从家庭供暖能源支付能力不足的角度将能源贫困定义为居民无法承担为保障其住所适宜温度的能源消耗费用;孙威等(2016)从能源贫困的广度、深度、差异度3个维度对我国云南地区的能源贫困状况进行测度和分析,并基于此提出中国西南地区能源贫困线的具体标准。赵雪雁等(2018)对中国30个省份的农村地区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状况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对不同地区农村生活能源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张梓榆和舒鸿婷(2020)基于CGSS2015的微观调查数据对我国家庭层面的能源贫困状况进行了多维度的测度;李世祥和李丽娟(2020)基于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的能源发展指数(Energy Development Index, EDI)对中国31个省份农村能源贫困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基于Theil 指数对我国地区间农村能源贫困差异程度进行了分解分析。

2.2 居民能源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

在居民能源消费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中,Ruth and Lin(2006),Fan and Hyndman(2011),Dilaver and Hunt(2011)分别基于美国、南澳大利亚、土耳其的研究认为:能源价格和居民家庭收入水平是显著的影响因素;Pachauri et al.(2004),Barnes et al.(2011)分别针对印度和孟加拉国的研究认为:家庭收入对其能源消费的影响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Reiss and white(2005)的研究认为居民家庭住房条件也是影响其生活用能(电力)的重要因素;Sardianou(2008)基于希腊的研究认为:除了居民年龄、家庭规模、家庭年收入以外,住宅面积、住宅使用频率也与希腊居民汽油消耗量显著正相关。

在中国,丁士军和杨汉明(2001)利用农户调查数据考察了贫困农户的能源使用现状,并从农户的能源使用方式、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能源使用对农户贫困的影响。丁文广等(2007)基于甘肃省能源资源数据探讨了资源禀赋与居民生活贫困之间的关系,认为:矿物质能源资源禀赋与贫困之间不存在相关性,而生活物资能源资源禀赋与贫困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肖运来等(2010)对贫困线地区居民炊事能源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除了收入、能源禀赋以外,生物丰度、劳动力受教育状况、政府行为、交通和市场状况等对贫困县的能源贫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史清华等(2014)针对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调查和分析显示:传统的生物质能源和高污染的化石能源依然是现阶段我国农村地区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主要种类,收入水平较低是限制这些农户进行能源消费结构转型的根本障碍。杨枝茂(2019)探讨了我国农村地区能源供给侧改革对能源结构优化的影响,认为: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也是影响农村能源贫困的因素之一。

3.研究述评

早期关于能源消费的研究多集中探讨高纬度国家或地区居民家庭取暖燃料获得性困难问题,以家庭是否能够获得充足的取暖燃料作为衡量家庭能源贫困的主要标志;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研究者们开始使用综合指标来代表家庭能源消费状态,能源服务可获得性、能源服务可支付性、家庭用能效率提升能力等维度被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度,并形成家庭生活用能状态指标。与以往的单一指标相比,综合指标更能反映居民生活用能的整体状态,但由于不同机构和学者在指标筛选和权重设定上均不相同,因而不同文献之间无法进行精确比较,因而目前关于居民家庭生活用能消费状态的研究文献虽多,但呈现出“花开百家,各表一枝”的局面。

在能源消费影响因素的研究中,早期的研究认为能源价格和家庭收入因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后的学者们对此问题的研究转向了更为广阔的领域,包括但不限于居住地域差异(如城乡能源消费差距)、能源禀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及能源供给状况、能源价格、能源税收政策等因素,一些学者还对与居民能源消费行为相关的家庭受教育水平、人口结构特征、个体价值观、家庭社会关系等因素进行探讨。这表明与能源贫困相关的研究沿着“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个体”的脉络不断发展。

4.研究展望

无论是关于生活能源消费贫困状态的研究,还是其影响因素研究,其核心变量均为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尤其是生活能源消费不足的能源贫困状态,而对于不同居民家庭间能源消费差距的研究依然停留在简单地测度和对比分析上,极少有文献基于居民能源消费的差距(不平等性)状态对其驱动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研究文献已经达成一种共识:能源效率的提升是唯一具有終局性的解决方案,因为它直接触及了能源贫困的产生原因而非其表象。然而,不同的能源效率提升策略在可行性和实施效果方面必须考量不同群组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的相对分布状态及其驱动因素。因此,未来关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研究,可能会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分布不平等性的进一步刻画,不仅仅包括单一种类能源消费分布的刻画,还应当包括综合能源消费、清洁能源消费分布状态的具体刻画;

(2)以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分布状态为核心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不平等性分解分析的方法深入探讨能源消费影响因素在居民能源消费相对分布状态中的影响;

(3)基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分布不平等性状态的各类能源政策可行性与实施效果探讨,这是进一步改进能源政策,实现“能效提升”的同时使“发展成果共享”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B.Boardman,2010.Fixing fuel poverty: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Earthscan,London.

[2]J.D.Healy, Housing, Fuel Poverty and Health. A Pan-European Analysis, Ashgate,2004.

[3]J.Hills. Fuel Poverty: The Problem and Its Measurement. Interim Report of the Fuel Poverty Review. CASE Report 69,Department of Energy and Climate Change,London,2011.

[4]肖运来,顾莉萍,张宏伟.贫困、能源与环境:贫困县农村炊事能源使用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9(5):35-42.

[5]史清华,彭小辉,张锐.中国农村能源消费的田野调查[J].管理世界,2014(05):80-92.

[6]杨枝茂.农村能源供给侧改革对能源结构优化的影响[J].农业经济,2019(06):107-108.

猜你喜欢

能源消费驱动因素
城市化包容性发展的综合测度及驱动因素研究
工业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辽宁省乡村旅游发展驱动力因素分析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能源革命对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影响分析
公司EVA现状及EVA驱动因素分析
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