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河南民办高校创新发展研究
2020-11-28吴双
吴双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金融贸易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2012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中原经济区规划》,中原经济区的建设,终于从理论层面上升至国家战略。中原经济区位处黄河中下游流域,是华夏文明最核心的发源地,其以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为向心力,以中原城市群为依托(包括中部5省共30个地级市及3个市辖区),成为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重点开发区域。建设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创新示范区,已成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战略定位。
民办高校,作为区域经济建设人才的主要输出源,也在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贡献力量。截至2019年底,河南省民办普通高校已达39所,民办高校在办学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办学层次也在稳步提升,管理体制也日渐完善。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是民办高校的发展路径和必然选择,更是其发展目标。
一、河南民办高校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战略地位
(一)人才的储备库,技术的创新源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基础在教育,根本在人才,关键在科技,高等教育,处于教育、人才和科技的三方交汇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比河南省庞大的人口基数,公立高等教育资源严重稀缺,而民办教育立足区域经济发展,在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方面,也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无论是传统主导产业,还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都亟须大量优质人才,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度集聚,更是需要源源不断的技术创新来支撑。民办高校遍及河南省内各个地市,各高校专业门类齐全,人才济济,每年的毕业生,能够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输送大批量优质人才。各高校年轻而有活力师资团队,更是科研团队的强大后备军和智囊团,他们深受中原文化的濡染,思维活跃,在自由宽松的学术氛围中,不断探索着新理论、新技术,他们乐于奉献,敢于挑战,善于开拓,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方面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助力添彩。
(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河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初级工业产品产值较高,而中原经济区的发展定位,是要在实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同时,稳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就要求中原地区加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由产业链的前端游走至后端,由价值链的末端转化至顶端。民办高校在专业设置和人才输送方面可以提供强大后盾,加速中原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推中原地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助力河南地区成为新兴工业大省。
(三)文化传承的辐射源
从早期的中原农耕文化、姓氏文化、功夫文化等,到近代的红色文化、红旗渠精神、焦裕禄精神,中原文化革故鼎新,兼容并蓄,生生不息。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已把打造“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确立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战略定位之一。一方面,民办高校以专业的研究团队,对优秀的文化遗产加以深度的挖掘、整理和保护,促进着文化的传承和文化思想价值的迸发,承担着繁荣中原经济区文化事业的重大历史使命。另一方面,民办高校作为重要的文化的研究、交流和传播中心,通过加强大学生的人文教育,提升人文素质,正一步步彰显着中原特质的文化内涵,推动着中原优秀文化的辐射和传承。
二、河南民办高校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定位不准确,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需求
截至2019年底,河南省共创办民办高校39所,主要分布在以郑州为中心的省内各个地市。民办教育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河南省高等教育资源稀缺的现状,但是,多数民办高校的办学定位却不够精准,同质化严重,缺乏自身特色,很难真正地与中原经济区的“四化”(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进行高度的契合。同时,中原经济区在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注重智力驱动和创新驱动,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而非简单硬拼丰沛的人口资源。然而,通过笔者的实际调研,发现河南省大多数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却单一而僵化,重课堂、轻实践,重知识灌输、轻能力提升。因而,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只具有僵化的课本理论,大多数为“知识型、学术型”主导,知识结构和技能难以契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更滞后于中原经济区产业的发展,因而导致了人才培养短板的出现。另外,民办高校在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上,例如在硕士学历的人才培养上,几乎仍处于空白的局面,难以满足中原经济区“四化”建设所亟须的“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二)学科和专业设置难以助推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特色鲜明的学科和专业建设是民办高校的立校之本,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升级的助推器,更是教育介入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在产业优化发展的格局上,正着力打造具有基础性作用的现代农业,具有先导性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支柱性作用的特色优势产业,具有支撑性作用的现代服务业,因此,造就了潜力巨大的就业岗位。但反观民办高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不仅专业建设水平较低,更是缺乏河南特色和区域经济特色,与中原经济区各个产业所创生的就业岗位匹配度极低。
(三)科研与中原经济区的市场需求错位,成果转化率低
高校的科研管理基本由政府主导,科研课题和项目的立项、结项权限在政府,这一体制一方面导致高校的科研成果与市场的关联度低,与市场需求脱节;另一方面,在项目的立项时,政府更倾向于公办院校,而民办院校的高级别科研项目立项较少。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更趋于年轻化,本应是全省科技创新的“智囊团”,但是由于民办院校在教师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审方面,只重视科研成果的数量和级别,并没有科技成果转化的硬性规定,因而民办高校教师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缺乏积极性。大多数耗费资金和心血的科技成果在结项后,随即终止,没有进行下一步的市场推广和市场转化,导致了科研资源的严重浪费。
三、河南民办高校的创新发展策略
(一)紧跟中原经济区建设步伐,明确办学定位
河南民办高校大多数办学时间较短,对自身的办学定位不够清晰,同质化严重,在招生时甚至出现抢夺生源的恶性竞争。借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东风,河南民办高校应立足本土,发挥区域经济优势,紧跟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市场需求,强化“地方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同时,不应仅仅局限于专科和本科教育,更应努力创设研究生点,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在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的形势下,必须注重内涵式发展,主动融入到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中去,才可以从中原走向全国,实现长足的稳定发展。
(二)紧贴中原经济区建设需求,提高办学质量
第一,创新学科和专业建设
深刻解读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针对与中原经济区主导产业群关联的学科,应着力打造。对落后的传统专业,要敢于舍弃;对相近相似专业,要精简和合并;积极打造新专业,对接中原经济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求。重点培育大数据处理、文化传播、供应链管理等学科,加快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发展,时刻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实现学科和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人才”是主力军,如何把河南省的丰富的“人口资源”,变成优质的“人力资本”,民办高校责无旁贷。民办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应针对其所在城市的发展定位以及产业集群的特点来培育区域特色人才,紧贴地方产业的发展重点,对接地方经济的建设需求,及时了解企业人才短板,形成稳定高效的人才“培养-使用”机制。同时,适时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培育基础专业知识过关、创新思维活跃、实践能力强和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三)构建产学研结合模式
民办高校不可继续沿袭“象牙塔”式的办学模式,融合、开放、共赢才是创新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路子。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攻关期,民办高校要高度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就必须跳出封闭道路,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在人才培养、科技合作和社会服务方面,充分实现资源的融合与共享。一方面,民办高校应改进绩效考核和激励措施,鼓励高校教师团队调研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际需求,鼓励科研成果的及时转化。另一方面,邀请企业来校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构筑实验平台、实施设备共享,探索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方向。通过产学研模式的探索,实现中原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民办高校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科研成果转化,三方共生、共享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