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加强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
2020-11-28邝应娣
邝应娣
(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广东 东莞 523800)
一、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的研究背景
随着国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及科技规划纲要政策的实施,政府科技投入持续快速增长,各个领域的科学研究项目推陈出新,获批立项如雨后春笋。科研事业单位作为科研项目的载体,承担着保证项目顺利开展实施的重要任务,而落实科研项目所需的资金除国家及地方财政拨款外,利用自身科研资源取得的研发合作经费,也为科研事业单位业务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经费支持。因此,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来源广泛,资金量巨大,如何加强项目经费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和科技产出,成为新形势下科研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
二、目前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管理制度缺乏针对性
目前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大多参照国家及地方相关规章制度或管理办法执行,标准高度统一,但实际上各类经费申请、执行及项目要求千差万别,因此缺乏针对性的规章制度,导致经费资源难以得到有效利用,项目实施缺乏必要保障。
(二)经费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
科研项目一般以课题组形式管理,预算编制往往由科研人员主导,科研管理部门尤其是熟悉经费管理制度的科研计划及财务人员介入少,导致科研人员容易犯以下错误:1、只从经费是否足够的角度出发,盲目夸大填写预算数据。2、过于保守,目光只停留在目前经济环境,未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成本风险做出准确预测,不可预见费用估计不准确。3、对经费管理政策不熟悉,跟合作方沟通不充分造成问题,如横向开发经费预算未考虑发票开具及相关税费问题。缺乏科学性的预算在执行过程中必然会束缚科研人员的手脚,对项目进展产生不良影响。
三、经费执行管理不完善
(一)缺乏完善的项目综合管理系统
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对于项目管理尤为重要,尽管多数科研事业单位已经建立了内部管理系统,但是项目立项、预算、采购、合同、财务等各个模块相对独立或只有部分衔接,未能形成整体的电子化系统,不能很好地监督项目进度,控制经费支出,结题验收时往往也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调账或按照专家要求完成项目报告。
(二)科研人员规则意识薄弱
对科研人员来说,项目进度和科研成果是首要关注的问题,也是绩效考核的关键指标,因此容易忽略经费支出考核的重要性。经费使用权力的下放,使项目责任人自由度提高了,但经费意识薄弱,对经费管理制度和收支报销条例不熟悉,认为自身申请的资金到账了,可以任意使用,预算被束之高阁。报销人往往未按照要求提请借款报销单据,甚至列支与项目无关的支出,退单率居高不下,给财务人员及自身项目参与人造成诸多麻烦,降低了效率,直接影响了项目进展。另外,由于财务专业知识的缺乏,经费使用拿捏不准,容易造成结题前发现经费不足或者结余较多的现象。
(三)科研财务助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为了贯彻和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一系列完善中央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的政策文件精神,让科研人员潜心从事科学研究,科研事业单位纷纷设置科研财务助理岗位。出台科研财务助理管理办法,旨在规范科研财务助理工作,使其更好地服务科研人员,在项目预算编制和调剂、经费支出报销、财务决算和结题验收等方面提供专业化指导。实际上,大多数科研事业单位的科研财务助理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比如某些单位直接由行政秘书兼任,行政秘书熟悉报销业务,但对于预算编制与管理缺乏经验,或者外聘的科研财务助理培训不足,甚至以学生充当科研财务助理,专业性欠缺,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
科研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科研是单位的核心工作,长期着重科研项目成果、论文数量导致了重科研轻管理的行业特色,管理层普遍认为行政管理部门是为科研部门服务的,科研上去了一切问题就解决了,盲目注重项目申报数量而忽略了项目风险给单位带来的不良影响。此外,即使部分管理层明白经费使用制度的重要性,也将财务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等同于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内部控制监督机制。
四、科研事业单位项目经费管理的优化对策
(一)制定合理的经费管理制度
项目经费来源的多样性和资金规模,决定了科研事业单位管理层必须提高经费管理意识,应该依据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及科研项目管理的要求,针对不同类型经费制定科学的、合理的、完善的管理制度,规范项目立项、预算编制、经费执行、结题验收等各环节的要求,为科研资金管理提供方向。另外,建章立制时还需注意制度的全面性、可操作性和管理效率。
(二)科学编制项目经费预算
优化预算编制流程,加强预算编制时相关部门人员的沟通协作。建议由专门的科研管理及财务人员与项目人员组成预算小组,首先项目负责人应结合所承担科研项目的特点,综合考虑本项目的基本支出情况、未来可能产生的风险导致不可预见费的增加等,拟定初步预算,再由科研管理及财务人员结合本单位经费管理规章制度调整科研人员提请的经费预算方案。尤其对预算中的重大项目支出要做好测算分析,切合实际、确保预算符合项目目标要求。
(三)强化经费执行管理
1、建立完善的项目综合管理系统
信息化时代的推进,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处于科学技术前沿的科研事业单位,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积极研发贯穿科研项目立项、预算编制与管理、采购与合同管理、经费收支管理、资产管理、项目结题验收管理全过程的项目管理系统。系统开发应以人为本,既要满足项目管理要求,也要注意效率,重点优化系统中用户比较关注的方面,比如项目负责人或者课题研究人员能实时查询经费收支情况,了解预算与经费使用是否匹配;科研管理人员或者财务人员能实时监控项目经费的支出及结余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修正等。除传统电脑系统开发外,手机客户端开发也将成为趋势,比如实现采购申请、报销单据手机签批等,必然为用户带来更大的便利。
2、强化科研人员经费意识
严格按照科学编制的预算执行经费,是科研项目顺利开展的保证,科研事业单位应注意强化科研人员的经费意识,定期为科研人员提供制度宣传教育和培训,促进其对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要求的理解,明确科研项目经费使用范围和禁忌。建议建立全面的绩效考核机制,由传统的以项目多寡及能否顺利通过验收和论文数量作为评价指标转变为贯穿整个科研项目管理、经费执行、结题验收后项目成果转化全过程的动态评价,通过激励和问责机制,敦促科研人员切实落实预算执行,确保经费使用合法、合理、合规。此外,可建立经费报销信用管理系统,根据报销人历年来借款报销情况划分不同信用等级,针对不同信用等级设置相应级别的网上报销审核流程,信用等级良好的经手人可获简化审核流程并优先处理单据,反之则加强审核力度,杜绝随意滥用经费现象。
3、切实执行科研财务助理制度
无论是外聘还是兼任的科研财务助理,科研事业单位均应加强对其指导和培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第一,国家、地方和本单位的科技及财政政策、规章制度培训;第二,科研项目预算编制与调剂、项目计划执行和风险防控措施培训;第三,项目经费报销管理及结题验收培训。培训的形式建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要时可安排其到科研计划或者财务部门短期轮岗,直接从经费核算管理前线工作积累经验。另外,建议参照职工年度考核机制对科研财务助理进行考核,客观评价其岗位工作,表现优秀的可视同在职人员参与岗位聘用,获得晋升,以此激励科研财务助理潜心工作,发挥其重要作用,为科研人员提供优质服务。
(四)健全内部控制机制
科研与管理是相辅相成的,有效的监督管理为科研工作提供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是实现科技项目顺利开展验收,成果转化的有力手段。因此科研与管理,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才能实现双赢的局面。首先,科研事业单位应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制度,识别并分析科研项目实施风险,并采取应对措施。项目申请立项阶段即应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组织项目涉及领域内的专家、科研人员对科研项目进行综合评估,预判项目开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尤其是识别关键节点容易出现的问题,反复论证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做好项目经费测算工作,形成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严格对照预算执行经费,尤其注意审批权限及关键岗位职责相互分离,相互牵制,有效监控风险因素,确保项目资金安全、有效运行,避免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发生。另外,科研事业单位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由多部门人员共同成立内部控制工作小组,明确职责,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日常工作中内部控制工作小组应注意加强对科研资金的内控监管,特别是根据财政审计和监察机构的需求,从经费预算、审批、执行以及外拨经费管理等各个环节入手,对经费的使用展开动态、全程管理,防止滥用、挪用以及私用科研资金,严把科研经费的使用流程和绩效关,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聚焦主方向,提升科研经费使用的效益与效率。
五、结语
科研事业单位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的不断优化,有助于加快科研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促进科技项目开展及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科教兴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保驾护航。在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的大环境下,科研事业单位要着力实际,提高风险管理意识,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式,全方位地管好、用好科研项目经费,为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