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介环境下贵州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
——以天柱县“三门塘”景区为例

2020-11-28肖艳华

科技传播 2020年2期
关键词:天柱县宗祠县域

肖艳华

贵州作为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省份,其民族文化传播的不均匀性,导致不同县市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呈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因此,如何开发与传播不同县域中的现有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对整个贵州的整体文化软实力提升有着非常关键性的作用。在此背景之下,笔者通过实地调研黔东南州天柱县“三门塘”景区,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新媒介的大环境背景对该景区的发展困境进行了深入的现状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为县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普适性意义。

1 天柱县“三门塘”

黔东南天柱县位于黔东湘西结合部,三门塘村位于天柱县东南部,是清水江旁坌处镇的一个小村寨。“古寨里的树文化、水文化、石文化引人注目,堪称北部侗族方言区露天民俗博物馆。”1999年,“三门塘”景区在金山笔会上被正式提出,该景区最主要的人文景点是以刘氏家祠为代表的家祠文化遗迹。刘氏宗祠建立于清朝乾隆年间,建筑风格融合了西方建筑风格,远看宛如一座西式皇宫。宗祠文化在整个清水江流域都较为发达,光清水江下游区域就有大小宗祠146座,大多始建于清代或民国时期。2010年贵州省文物局组织相关专家对天柱县三门塘村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并将“三门塘”申报为第七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三门塘景区正式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三门塘被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列入“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之一。

2 新媒介环境下天柱县三门塘旅游资源开发存在困境

2.1 特色文化氛围的缺失与宣传方式的滞后

虽有如此丰富的旅游自然与文化资源,但近年来,天柱县在全省、全州的旅游创收比例中却发展缓慢,其知名度也远远低于同区域其他县域景区。究其原因,可以归结为特色文化氛围形成的缓慢与现代信息传播力度薄弱。

三门塘村寨虽然具有极其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与独特的民族宗祠文化,但其相关配套设施却不能匹配出游者的需求,如道路的修建、景区硬件设施都亟需改善;在刘氏宗祠为中心的宗祠文化周围也并没有形成整体宗祠文化的氛围,较为单一,在软硬条件无法共同具备的困境下,旅游者的体验性必然得不到较好的呈现。纵观天柱县周边县域,都在别有“侗”天的少数民族文化上形成了自己一定的地方品牌效应,如从江县通过云上系列景区(云上索道、云上栈道、云上天梯、云上玻璃天桥)展现梯田农耕文化。

其次是对于其他新媒介形式宣传运用的空白。在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当下,微博、微信的转发与传播能给旅游景区带来较大的关注度,因而不少旅游景区都设立了官方的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发布相关旅游优惠信息和和活动。利用公众号的消息推送模式,随时向人们提供最新的旅游资讯,大大加强了对当地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而截至2019年9月1日,“三门塘”景区的官方微博搜寻不到,而微信公众号通过“天柱三门塘”搜寻,获取一个相关微信公众号,但所发布信息极其少,共8条信息发布,且并无“三门塘”景区的相关信息。

2.2 民族文化的淡化与同化

天柱县以侗、苗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共有40.2万人,占98.2%,是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之一,少数民族文化底蕴极其深厚。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时代背景影响下,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强烈冲击;节日、饮食、图腾、服饰等一系列代表少数民族的事物逐渐被外来文化影响。首当其冲是少数民族语言,在40年代,人们以苗语侗、语交流为主;在60年代,人们能听懂少数民族语言,但已逐渐忽略少数民族语言的日常交流使用;到90年代之后,几乎不再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交流。

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该区域的少数民族人口外出务工人员骤增,加之天柱县处于湖南近郊,外来人口的不断涌入经商,“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三门塘人,其文化实践活动将直接影响到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本真性保持”。在与各民族的交流往来中,其民族文化的内容与方式被影响而改变,导致这一县域的少数民族文化被淡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当地人主动传承的心理也不断被弱化。

3 新媒介环境下天柱县三门塘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对策

3.1 借助新媒体宣传提升影响力

在当今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新媒体在影响力传播上呈现出了传受一体、信息海量化、突破时空限制等特点,在宣传速度与效果上是传统媒介难以比拟的。旅游景区利用微信公众号的消息推送模式,随时向人们提供最新的旅游资讯,发布极具趣味性的旅游参与活动,不仅可以提升大众的间接体验效果,还可以加强对当地旅游景区的宣传力度。类似的成功案例还有清镇市的红枫湖景区和贵阳羊昌花画小镇花海景区,利用微信平台让人们发朋友圈免费领门票的优惠活动来提高当地旅游景区的知名度,这种人际的扩散式传播能聚合起较大的传播效应,获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

因此“三门塘”可借鉴省内其他县域成功的旅游景区宣传模式,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定期宣传当地景区的规划发展、不定期地发布景区美丽的自然人文风光、利用朋友圈转发景区相关免费民俗活动的形式,吸引更多的旅游爱好者粉丝群体。除了建立微信公众平台外,“三门塘”也可以尝试建立自己的官方微博账号,在节假日发布相关的旅游活动信息、分享发布旅游者的感受与体验,扩大其在外地区域的影响力。在全民手机阅读的媒介环境下,景区还可以入驻受众群体广泛的新闻App 平台,如“今日头条”等平台发布旅游新闻信息。利用新媒体为自身旅游景区做宣传推广,不仅能扩大景区的影响辐射能力,还能呈现出直观的体验性。

3.2 重视影视资源的推动力

一部《寻枪》让青岩古镇走向了大众的视野;本土青年导演毕赣,用《路边野餐》《地球最后的夜晚》两部电影,引爆了凯里“宇宙”旅游的热潮。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影视宣传对于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很多因为一部电视电影而带动当地旅游发展的案例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纷纷开始寻找有助于城市宣传的相关影视资源。

笔者认为,“三门塘”的宣传其实也可借鉴都匀市(《无名之辈》拍摄地)、镇远县(《最美的时候遇见你》拍摄地)、丹寨县(《云上太阳》拍摄地)等地利用影视资源对城市形象进行塑造宣传的成功案例,因为宗祠文化的独特性是其他县域不可取代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现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去寻求影视资源方面的宣传,完善其服务设施建设,放宽优惠政策来吸引更多的导演挖掘现有的影视资源,可以开拓天柱县、乃至黔东南州城市形象宣传路径的多元性。

除了利用影视资源对天柱城市形象宣传外,还可加大其广告投放力度的宣传。通过查询相关资料,天柱县旅游资源方面完整的形象宣传片目前存在极大的空白性,较早的天柱农业和金凤山的宣传片,但这些视频由于拍摄年代久远,画质不清晰、拍摄内容单一,对宣传天柱城市形象没有实际的价值。因此天柱县可以在形象宣传片和纪录片上面下功夫,天柱旅游形象城市宣传片可把重心放在“三门塘”景区上,充分利用其独树一帜的宗祠文化和保存完善的历史遗存来拍成一部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城市旅游宣传片。

4 结语

在新媒介迅猛发展的社会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播必然需要观念与实践的与时俱进性。天柱县“三门塘”景区在新媒介环境下,其传播形式与内容都显现出了其不适应的方面,如宣传方式的单一与力度的缺乏;社会经济“走出去”与“引进来”背景下陷入的民族文化淡化的窘境。本文认为借助新媒介环境,利用新媒体与影视平台扩大影响力、增强认同度是较好的现实发展路径,这也对其他县域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传承具有普遍的现实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天柱县宗祠县域
新加坡的庙宇宗祠会馆建筑
天柱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探讨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黔东南州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天柱县稻田生态养鱼的实践观察和探讨
慷慨宗祠祭先贤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福建古田杉洋宗祠遗产调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