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动民营经济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发展的思考

2020-11-28李顺毅

绿色科技 2020年24期
关键词:双循环格局民营企业

李顺毅

(贵州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1 引言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当前,为更好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和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2]。在此背景下,就需要将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与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有机统一起来。

2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应有之义。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再次指明“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适应内外发展环境变化中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抉择[3],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自然也是其重要环节。

从发展实践看,我国民营经济不断壮大,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在对外贸易中,2019年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达到40.6万家,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11.4%。事实表明,民营经济在推动发展、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扩大开放等方面不仅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具有重要地位。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民营经济的创新优势是我国科技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力量。通过民营经济在科技、业态、模式上的一系列创新,有助于补足国民经济体系的“弱点”、疏通经济循环的“堵点”、化解经济发展的“难点”,为完善我国产业链条和畅通流通体系做出贡献。民营经济吸纳就业的巨大潜力,是稳定居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基础,为扩大内需提供了重要条件。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并崭露头角,为我国扩大高水对外开放注入了更多活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必然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贡献更大力量。

3 民营经济要主动适应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给民营经济发展带来新机遇。立足长远发展之基,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4],为民营经济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巨大推动力。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5],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国内市场潜能。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创新、创业结合点。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民营经济参与国际市场和“走出去”提供了更坚实的制度支撑。

把握新机遇,民营经济要主动适应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一是观念要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重塑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必须用新观念适应新变化,既要摒除地方保护、本位主义等不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畅通经济循环的观念,又要清醒地认识到片面依赖“以外促外、两头在外”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民营企业要从深度融入国内产业链高水平建设和市场新需求满足的角度考虑自身发展战略,要在“以内促外、内外联动”的大背景下考虑内外发展布局。二是定位要准。民营企业要根据其比较优势找到自身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准确定位。一方面,聚焦于科技创新、个性化需求、物流体系、数字经济等新兴重要领域;另一方面,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在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上的供给能力。发挥好民营企业在实现精准供给、提供精细服务、达成精致要求、应对多变市场方面的独特优势。三是内力要强。民营企业要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支撑和管理效能提升。练好企业发展内功,塑造学习型企业,建立创新投入和人才激励的长效机制,完善企业内部治理体系。四是模式要新。民营企业面对新的市场需求和市场条件要主动探索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利用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拓展“互联网+”的应用场景和“线上+线下”的多样化经营模式。五是服务要好。面对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民营企业要在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上下足功夫,以“特”吸引人,以“精”赢得人,以“好”留住人。

4 综合施策促进民营经济在新发展格局中有更大作为

4.1 深化改革,畅通市场循环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清理违反公平、开放、透明市场规则的政策文件,使民营企业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尤其是在科技创新、数字经济、急需需求、产业链和流通体系弱环等方面,加大对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和便利化服务程度。加快要素市场化改革,降低民营企业要素获取成本,激励更多企业家投资;畅通要素合理流动,保障民营企业顺利参与市场化资源配置。建立清亲政商关系,杜绝寻租行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

4.2 支持创新,激发内在活力

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民营经济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和金融优惠政策,帮助其解决创新投入资金不足的难题;通过建立规范化、便利化、常态化支持民营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的政策体系,鼓励民营企业主动整合创新资源加快技术升级[6];另一方面,引导民营企业加快管理创新,不断优化企业内部治理机制,提升企业管理效能,适应条件更为多变、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环境。

4.3 升级内需,夯实发展基础

深入挖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区域、行业差距,着力消除导致机会不平等的制度性因素,激发广大一线劳动者和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引导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与居民的改善性、个性化需求相适配。通过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以新型投资需求引领新型消费需求。

4.4 优化开放,实现内外联动

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质量更加优化,扭转部分民营企业“两头在外”过度依赖外部市场的局面。以内外联动为立足点,引导民营企业利用国际资源、参与国际市场。为民营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和更为便利的政府服务。鼓励民营企业发挥专、精、特优势,瞄准国际产业链中某些细分领域的薄弱环节,形成引领性竞争优势。更加重视开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升民营企业参与国际市场时的开放监管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4.5 精准帮扶,助力解难纾困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民营企业的影响,在出台一系列帮扶政策的同时,要更加优化政策执行方式,提升帮扶措施的精准性。建立精准帮扶民营企业的长效机制,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动态分析民营企业出现困难的原因,对症出招。增强在财政支持、税费减免、信贷优惠、要素流动、市场对接等方面具体难点、堵点的调研掌握,利用大数据平台建立精准的帮扶台账,实现因地、因业、因企精准施策。

猜你喜欢

双循环格局民营企业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金湖县为侨服务“小切口”打开“大格局”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大有作为
“秦岭之巅”真的高不可攀?——不,关键在于思维融入“大格局”
张明:如何系统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构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法治保障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