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艺术在地方高校课程建设中的开发与实践研究
——以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民族民间艺术课程建设为例
2020-11-28向道胜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向道胜(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
一、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地方高校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民族民间艺术包括民族民间文学、民族风俗、神话传说、祭祀仪式、戏曲歌谣、杂耍绝技、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内容,是各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的民间文化形式。民族民间文化的存在与表达,是一个民族经济社会繁荣发展、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这个民族地区的人们思想道德、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不断提升的根基。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建立民族文化自信,是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的神圣职责和根本任务,是地方高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校本课程是指除国家教育部所颁布的计划内课程以外的,由各个学校根据各自的实情与需求,挖掘本土或周边地区的教育资源而拟定的课程。民族民间艺术,作为艺术教育类校本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关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的培养与形成,对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科学设置既有民族文化传承,又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课程体系,大力推进民族文化差异化与高校课程多样化的有机结合,是我们加强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永恒课题与长期任务。
二、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可行性
文化部、财政部于2004 年联合制定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鼓励和支持大专院校开设民族民间文化保护专业,鼓励和支持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优秀民族民间文化的教学、研究活动”;教育部2006 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明确提出,高等院校学生在校就读期间至少要选修一门艺术类课程,并通过相关考核或者取得相应学分才能顺利毕业。这些都为艺术教育全面融入普通高等学校各专业的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民族民间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与理论支持。
少数民族地区极其厚重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地方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一大批长期扎根少数民族地区并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的高素质研究团队和高校师资队伍,民族自治地区党委政府和高等学校对本地区民族民间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地方高校开展民族民间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给予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与资源保障。
三、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与高校课程建设的良性互动
1. 丰富了地方高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形式与内容
在对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与实践,有效地利用本土民族民间艺术资源,结合课题研究实施单位——吉首大学师范学院师生与教学实际,编写简易使用的校本教材,将民族民间艺术融入学校的音乐、舞蹈、美术等学科的课堂教学,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各类课程优势互补、相得益彰。通过校本课程建设,促进学校艺术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在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与高校课程建设之间,实现互促并进的良性互动。
(1)在舞蹈教学方面,我们加强了少数民族民间舞蹈课程建设。专业教师深入民族民间调查研究,挖掘和积累民族音乐舞蹈素材,编写土家族、苗族舞蹈课程的教材讲义,与国家统一的课程计划指定教材两相并举、有机结合、合理渗透。在融合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学习传统舞蹈专业知识技能以外,学院还开设了苗族鼓舞、接龙舞、土家摆手舞等兴趣小组和第二课堂活动。在课内外教育教学实践中,培养了一大批能适应湘西本土幼儿园和中小学民族民间舞蹈艺术教学的优秀年轻教师。
(2)在音乐教学方面,我们深入民族生活、感受民族风情、学习和收集民族音乐素材,努力尝试和实践将苗族山歌、土家溜子、摆手歌、吹木叶、三棒鼓、咚咚喹等民族音乐融入高校课程教育教学之中,积极建立和形成既具有高等学校统一课程标准、又具有本校自身教育特色的新型课程体系,努力探索和实践国家、地方和校本三级课程有机融合的教育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通过教学实践,让一批来日之师认识和了解民族民间音乐的历史渊源,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的基本表现形式,掌握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唱、演奏方法与技巧。从而通过毕业后自身的从教实践,对民族民间音乐艺术进行再度传承与弘扬,让小学和幼儿园的学生从小就建立起对这些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增强对于本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豪,促进民族民间音乐艺术的世代传承与持续发展。
(3)在美术教学方面,为加强民族民间美术与常规教学的融合,建立适合本校办学实际和本地区人才培养需求的教育教学格局,我们从本地区和本校的实际出发,在师资队伍建构上实行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在课堂设置上实行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积极建立和形成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美术人才成长的课程与教学体系。在课程教学的内容设置上,充分挖掘了民族民间传统美术和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素材,增加了苗画、苗绣、蜡染、扎染、锉花、土家织锦等方面的内容,使这些民族艺术形式成为常规美术教学的有效补充和拓展,在广大师范生民族情怀得到陶冶、动手能力与创作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民族民间美术也通过一代新人,得到了进一步传承和发展。
2. 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课题在研究实施的过程中,采取了 “走出去”“请进来” 的办法,组织民间采风和赴基层学校调研活动。听取民间艺人的示范演示;在调研学校观摩艺术教师公开课教学和民族文化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国家级土家族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田隆信先生、苗族地区基层学校民族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开发先行者龙启忠先生等来学院举办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保护利用讲座;组织师生到湘西州博物馆、州非遗馆参观,以及到土家族西兰卡普编织、苗族鼓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场走访学习。并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教学与艺术展演相结合、普及惠众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充分利用研究人员各自的专业优势,根据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的认知状况、鉴赏能力和专业素养,做到因人定策,因材施教,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取得了良好教学实效,使一大批受众学生陆续成为土家苗乡的民族民间艺术的弘扬者与传承人。
3. 推动了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品牌的开发与利用
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历史悠久,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民族民间艺术研究团队,一心致力于湘西乃至整个武陵山片区的民族民间艺术的开发与运用研究,经常深入边远民族地区,挖掘整理原始素材,形成了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其中,创作和编导的民族音乐剧《溪洲血盟》、民族歌舞《毕兹卡神韵》等艺术作品,多次在省州级竞赛中获奖,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挖掘和传承、提质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学院组建的苗鼓队、土家溜子队、民族礼仪队、民族舞蹈队、民族合唱团,在省州以及学院举办的各项活动和比赛中均有优异表现,赢得了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和社会的普遍赞赏。
学院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建了民族工艺美术传习所,组建了蜡染、扎染工作室和民族工艺制作团队,将湘西民族民间美术素材融入工艺品生产与加工,由师生自己动手设计制作的部分蜡染、扎染、土家织锦、苗绣产品还进入了市场,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影响。同时,吉首大学师范学院还多次借助湘西州内文艺汇演和校园艺术节的平台,将民族民间音乐舞蹈的艺术元素与地域文化、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创编的《摆手欢歌》《情满湘西》等节目,既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又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气息,得到了各级领导与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为学院的省级 “文明单位” 和州级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 的创建发挥了积极作用。
4. 提高了地方高校师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民族民间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利用,使教师文化视野得到拓展,文化素养得到提升,树立了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培养了积极探究和实践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在常规艺术教学与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的综合实施中,为艺术专业教师搭建了展示自身专业素养的良好平台,点燃了他们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激情,使各自的艺术潜能和专业优势得到了更好的发挥。同时,在民族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建设和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亦发生改变,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能力得到增强,民族情怀得到培养,道德素养不断提升,身体素质逐渐增强,艺术审美能力得到拓展,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四、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措施
多年来,我们虽然在地方高校开发建设校本课程、融入民族民间资源的艺术教育实践中取得一些进步,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也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足,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解决。
(1)如何进一步做好民间老艺人的思想工作,能让他们开金口、献绝技,使收集到的民族民间艺术原始素材更加丰富、更加精准,为民族民间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提供优质资源。
(2)如何争取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和高等院校领导的更大支持,在资金安排、师资配备、场地设施、教学体系、展演机会等多方面提供有利于民族民间艺术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良好条件。
(3)如何通过有效方式,逐步改变民族地区高校学生对民族民间艺术课程的排斥态度,引导他们增强文化自信,让他们深刻感受民族民间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自觉地投入到民族民间艺术的学习与实践中去。
(4)如何构建科学而完整的评价体系,并将系统理论与现代评价理论有机地结合,针对 “地方高校民族民间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运用”的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