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探索下汉代舞蹈的传递
——以汉唐舞蹈《相和歌》为例

2020-11-28李梦依广东海洋大学广东湛江524000

流行色 2020年3期
关键词:和歌舞者文物

李梦依(广东海洋大学,广东 湛江 524000)

一、汉代舞蹈的守望与传播

传统文化一定是一种文明演化聚集合成的,它的内容可以是物质的或着精神上的,它的形式可以是各式各样,这样的传统文化一般是要在这个世界存在上百年以上,一代代的相传,具有那个时期社会发展的缩影,为什么舞蹈与文化可以并肩前进了?笔者认为舞蹈艺术的表达是打开远古文化的一扇窗,打开窗,迎面吹来的风就像是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彷佛闻到了那时候人民生活的点点滴滴,也看到了一个国家,一个群体文化的身体表征和其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每一件文物都蕴藏丰富多彩的信息,是古老文化的见证者,我们透过文物感受历史,如汉代的石画像、现如今我们很多高校都在学习汉唐的舞蹈,他是结合了中国古典舞 “圆”、“气韵” 再从古老的文物上钻研下来的,令我印像深刻的是《相和歌》舞蹈利用道具鼓盘,舞蹈的服装①,中袖,展现出汉代人们舞姿的折腰楚秀,我们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叫孙颖先生,北京舞蹈学院汉代舞教授,汉代舞蹈的开拓者,汉代舞蹈的鼻祖,他用尽一生,研究了一辈子,做理论和实践,从六百余古代汉像中舞动了起来,为中国舞蹈写下了一个新的里程碑。为什么孙颖先生会创造出这些经典永流传的舞蹈作品,无疑是他对我们中国的汉代文化做了深刻的研究和调查,他探索古文物,因为先生告诉我们“舞蹈一定不是跳胳膊跳腿的事,舞蹈一定要文化的事”。我们今天去博物馆看到的南阳汉画像石头上的舞姿,看到临沂银雀山8 号墓汉代乐舞俑,还有新野汉画砖上的长袖舞姿,除了这些石画像以外,在玉器、陶瓷、铜器等等上面都有相印的小舞人在其中,也说明汉代全民参与舞蹈的场景,每宴饮必有舞,汉代人民都看得到,摸得着,也是那个时代盛行的文化产物,足以说明汉人是以舞表意,以舞为乐。孙颖先生面对这么多文化的守望,心中热血澎湃,满腔热情将这些国宝活灵活现的再现一次,每次的作品创作出来都非常经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完美的呈现出来,带领我们领略了汉代人的文化。从《相和歌》的舞姿来看,我们会发现很多动作都像是复现了汉代时期,我们从侧面了解到汉代的工匠不但善于典型动作,而且还抓住了 “纤腰长袖” 并且刻画出舞者们在 “动” 的那一霎那。舞者们跳起舞来,脚不离鼓,鼓不离人,其中有一段一人用一个鼓起舞和一人三鼓的表演,都突出了汉代人民的个性和舞者的气韵。舞者挥洒着长袖,由楚人空中优美的弧线中来,脚踏盘子与鼓,舞姿优美大方轻巧如脚踏云霄飞车一样在空中遨游,这种集轻柔之美与气势之美,彰显蓬勃旺盛的生命的舞蹈形式重现舞台,虽然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汉代人的美停留在我们的心中。②

二、汉代舞蹈与文化跨时空的整合

在最近一档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中,节目利用时光倒流的时间和空间方式,把前世的文物和今世的守护者们来一起表达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或者某个人物等等。此次展演的文物如:宛如等边三角形,共有七件,它定位离舞者的空间,打开了汉代人心中的宇宙观,排成北斗七星状,来实现在天上舞蹈的想象,这就是东汉的七盘舞画像砖。发现文物时虽然在四川,③但是整个黄河流域都有它的足迹,他的声响可通天地人和,它是鼓,从中原的铿锵鼓点中来,体如游龙,袖如素睨,有着长袖飘舞的身影,这是与北方文化最直接的交融与碰撞。有学者认为它是汉人心中的日月,时而此起彼伏,时而急切如雨,节目组邀请了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副主任郑璐带着她的学生表演的舞蹈《相和歌》舞者踏盘,或踏鼓而舞,当鼓和盘的数量不一样时,舞者和舞名会有变化的文化。在节目中,她这样说道:“舞蹈是在表达文化的气韵和汉代的文化力量还有有空间的”,汉唐舞蹈创始人孙颖老师,不断的在告诉我们,中国古典舞一定不是看上去美就足够了,更重要是中国古典舞一定要体现中国历史文化的气象和文化的气韵,就好比在汉画像砖上,为什么会有七个盘子,俩个鼓?孙颖老师告诉学生:“七个盘好比天上的北斗七星,俩个鼓分别代替着太阳和月亮,这就是汉代的天地观和宇宙观”。汉代的人认为,既然我们上不了天,我们就把日月星辰踩在脚下,飞舞而作歌,这就是大汉王朝的气象,由此而知汉代的人踏在日月星辰上。汉代的人是宇宙的儿女,那么《相和歌》呈现出来的气质就一定不是小家碧玉,由此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汉代绝对是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国家发达,国库强盛,同时在思想方面,他执着与现实,有了自己的舞蹈风格。

不仅仅只是汉代的舞蹈,汉代的服装也非常讲究。此次前来展演前世传奇的文化还有汉代捐衣彩绘木桶,发生在汉唐初年的吐鲁番地区,这些木偶是由当时一家达官贵人的女儿叫丫丫,跟着一位老婆婆学习手艺后来年事已高的老婆婆西去,丫丫不放心婆婆一人,于是便只做了这些木偶来陪伴婆婆。并给木偶制作了衣裳。经过观察这些制作的细节,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从测量分析文物开始—画图—染色、—织造、—纸板、—裁剪、—缝纫,每一步都是和汉唐人民的对话,他们彩练飘飘,带领我们回到那个自信包容的时代。其中,这些衣裳都是由植物来染料的,有红花、茜草、苏木,这些都是可以染成红色,石榴皮和枝枝花的果实可以用来染黄色,蓝草用来染蓝色,与我们现代人穿的服装很不一样,我们现代人大部分都是化学燃料,古人用的植物染料是无毒无害的,而且大部分都是可以食用的食材以及中药材,染出来的颜色非常的纯真自然,经久耐用,甚至还有防虫和抗菌的作用,最关键的是,她能够展示出中国传统服装色彩中的审美意象,而且非常的飘逸淡雅,不仅是老百姓可以穿,舞者穿上这样的衣服,呈现出的效果那一定的轻柔飘逸,腾云驾雾,给舞蹈的服饰又增添了一次五彩斑斓的色彩,这段今生故事让我更加坚定了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通过文物这条时空隧道找寻最初的样貌,坚定我们未来的方向,现在也是一样我们用前世的温暖,今生亮眼!

三、汉代乐舞的融会贯通

汉代 “乐” 跟我们现在所说的 “乐” 不是一个意思,汉代 “乐” 指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结合,与我们今天单纯的音乐截然不同。因此,汉代的 “音乐” 必然离不开舞蹈,④在早期的西周时期,就盛行于 “制礼作乐”,礼是一种制度、典章、制约,而 “乐” 是一种情感的表达,类似于我们现在的语言,用礼来区分等级贵贱,用乐来和睦相处,保持社会有序的状态,由此可以见的 “乐” 在国家社会中的影响力。而 “乐” 的发生的原因却不一样,“乐” 是外界事物作用于人的思想情感的艺术产物。因此,不同的情感,产生不同的声音,如《相和歌》的题材选择是还原当时汉代的盘鼓舞。盘鼓舞是汉代极为流行的舞蹈,无论男女都可以来参与舞蹈,其中根据考证不仅仅只有男女,还有不少少儿也参与了进来,它还有另一种表示的形式就是与歌舞相结合,舞者边跳舞边歌唱,在当时的汉代引起不少人围观,舞者们舞动着长袖要像飞车一样旋转。整体效果承续了道教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整支乐舞据考察严谨,处处精心,刚柔并济,历久弥新。它的音乐是舞者踏盘而舞,那固然有一个切入点就是舞者们用脚踩在鼓上面发出的声音,然后用袖子敲击鼓发出的声音,《相和歌》的编曲创作经历了从清唱再到清唱+ 帮唱,其中,运用歌词 “子衿”,它是中国诗歌的一部诗歌总集,讲述很想念自己的心上人,如一天不见,就如隔三秋。也可以看出这支舞也表现了女子的温婉与秀丽,用音乐清唱出来。所有音乐的前半段是清脆的鼓点慢慢展开序幕,声音沿着鼓的一面,再到鼓的中间,一遍又一遍重复着节奏,在后半段有脚尖踢打鼓边声音,脚落地声,脚摩擦鼓面的声音,脚踩鼓面的声音,配合着手部动作甩袖子的。

结语

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一项重要的国家财产,我们根据文化去探索汉代的文学、艺术、习俗、雕塑作品等等,而后再用舞蹈艺术的手法来还原汉代的生机勃勃⑤,作品《铜雀伎》舞剧是一个舞蹈段落,从中可以看到汉代精神的 “豁达大度,包罗万象” 的博大胸怀,看到了流言转载的汉画像们、木佣们原来都能传播声音,只有我们用心感受他们说的 “语言”,就会发现他们素丽在汉代,精神在当下,必将绽放在未来!

注释:

① 袁禾. 舞蹈文化与传统文化[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7.

② [ 主要责任者不详]. 国维戏曲论文集. 唐宋大曲考[M]. 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155.

③ 李有荣. 汉画像的音乐学研究[M]. 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73.

④ 张震. 张衡诗文集校注[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257.

⑤ 王维.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9.

猜你喜欢

和歌舞者文物
舞者
舞者
文物的栖息之地
舞者
毛南和歌
文物的逝去
山县和歌
文物超有料
On e at a Time
美丽舞者再翩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