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设计力” 到 “创造力”
——智能时代的创新设计思维教育模式研究
2020-11-28范凯熹中国美术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章 文 范凯熹(中国美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为核心的新兴技术正引领全新创新浪潮,将超越单纯的技术革命,带来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革命性变革。美国前国务卿玛德琳·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Albright) 曾说,我们正在用19 世纪的制度与20 世纪的思维来理解和治理21 世纪的技术。寻找适应21 世纪挑战的设计思维模式对于创新设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设计思维作为一种系统性思维方法,对于人工智能时代理解新技术如何塑造设计的新形态,对于创新力和想象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设计学视角梳理设计思维近八十年的发展历程,依托社会、文化及生产力等因素,经历了萌芽、发展、升级和崛起四个阶段,不但成为设计师进行设计思考的工具,更成为商业领域解决复杂问题的思维准绳。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基础性技术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通过技术整合催生创新,已开始取代大量重复性、规则性、逻辑性的设计工作,设计师的核心竞争力从 “设计力” 向 “创造力” 转变。因此,人工智能时代设计教育的重点是以 “创造力” 为核心的设计思维教育。通过梳理目前国内外一流院校的设计思维教育模式,横向比较其教学特点和教学方式,对推进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瓶颈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设计视角下创新设计思维的历史脉络梳理
在近期的《哈佛商业评论》和《福布斯》杂志多次提及设计思维作为商业界制胜的法宝。区别于原有文献从科学、工程等领域追溯设计思维的历史,本文将聚焦于设计领域,从设计视角审视设计思维演进的过程,细分为萌芽、发展、升级和崛起四个阶段。
1.1960-1980 年:萌芽期
在设计思维出现的前20 年中,全球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方法,一种为美国以设计科学为代表的设计思维;另一种是以斯堪的纳维亚以合作设计为代表的设计思维。60 年代美国设计科学是工业设计与工程科学开始分离的第一步。Herbert Simon 曾在《人工科学》一书中将设计活动归咎于一种思维方式。麻省理工学院的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ister Fuller)为首组成的设计团队期望通过跨专业跨领域人才的协作,通过科学技术来评估、设计和解决问题。同一时期,斯堪的纳维亚式的合作设计也开始出现,它区别与美国通过组建精英团队来解决设计问题,而是采用邀请专家、工人和居民参与设计的讨论来完善产品和服务,每一个工人都有权力与义务参与产品及系统的开发和决策。
2.1980—1990 年:发展期
在创意设计思维的第二次演进中,人们将关注焦点集中在通过调研归纳总结富有创造力的人是如何思考的。其代表性人物为奈杰尔·克罗斯(Nigel Cross),在他出版的著作《设计师的认知方式》(Designerly ways of know) 一书中探讨了设计思维与其他职业的不同,在其书中指出:“每个人都能——也确实做到了——设计。当我们计划一些新的事情发生时,我们都在设计,无论是一个食谱的新版本,客厅家具的新布置,还是个人网页的新界面。所以设计思维是人类认知中固有的东西; 这是使我们成为人类的关键部分。” 对富有创造力的设计师设计思维过程的研究和解读大大推动了设计思维的进步。
3.1990-2005 年:升级期
设计思维的第三次演进是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期,其代表性人物为李察·布坎南(Richard Buchanan),其代表作为《设计思维中的邪恶问题》(Wicked Problems in Design Thinking),提出运用设计来解决问题的构想。欧洲的一些大学和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开始向学生教授服务设计。服务设计的兴起及其关注复杂问题的新方法为新一代设计思维工具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MakeTools 的创始人利兹·桑德斯(Liz Sanders)作为俄亥俄州立大学设计系的副教授出版的《欢乐工具箱》(Convivial Toolbox)一书中倡导以人为本的生成式设计工具、方法和技术对设计思维的影响。在同一时期,IDEO 区别与一般的设计公司,邀请人类学、商业战略、教育或医疗等不同领域的专家来指导和扩充他们的设计团队和流程。设计思维和以人为中心的设计在IDEO 的成功下被普及。
4.2005 至今:崛起期
知名设计公司IDEO、SMART DESIGN 和FROG 等将设计思维应用于商业领域,让设计思维成为商业成功的法宝。芬兰阿尔托大学阿利斯泰尔·福阿德- 卢克教授(Alistair Fuad-Luke) 在著作《激进主义》(Design Activism)和《生态设计手册》(The Eco-design Handbook)强调协同设计、参与式设计、生态设计等新兴设计活动在社会、社区改造中的促进作用。
二、人工智能时代创新设计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智能时代,新兴技术驱动下的设计与设计教育具有了重大的转变。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相关的设计技能和设计内容都进行着快速的更新换代。在技术爆发的当下,设计思维将成为未来设计人才培养的原动力。
人工智能革命性的影响,不仅改变了金融、制造、零售、交通、教育、客服、医疗、媒体、管理、设计等领域,也开始冲击和威胁依靠形式美规则、建模的传统设计职业及其教育。人类正在从辅助设计(CAD)向人工智能辅助设计方向发展。在人工智能设计方面,Wix 人工智能网页 “AIWD”,从数十亿组合布局、图片、文本的需求建立网站;阿里 “鲁班” 人工智能系统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偏好生成并投放广告;Tailor brands 推出基于特殊算法人工智能系统的LOGO 设计;Prisma 综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设计技术,获取绘画大师风格,然后对普通照片进行智能风格化设计。中国美术学院2017 年毕业展系列海报设计正是用PRISMA 制作而成,以刘开渠《胜利渡长江》浮雕摄影作品为原型进行制作,形成了一系列风格各异的海报作品;Dreamcatcher 根据传感器捕捉到的汽车结构和作用力的数据点生成不对称底盘设计;到目前为止,有关人工智能设计的软件已有30 多例,发展迅猛。
三、人工智能时代创新设计思维教育的提升模式
当人工智能实现创造与审美共享后,设计教育如何办?人工智能时代设计教育的重点是设计思维教育,主要能力将是创造力。因为在该时代,能够用左脑的逻辑思维去规律性、重复性解决的问题,几乎会被人工智能替代;而人更多地需要依靠右脑通过创造性的方式,去寻找具有想象力的解决答案。设计思维就是从一种创新状态,一种可能从存在问题的状态到另一种状态之间转化的方法。
如果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互联网最终将让我们不再需要工作,那么人存在的终极价值就是创造思维,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培育这种只有人类才具有的创新设计思维的核心能力。设计思维作为创造性与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不但是未来设计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也是各学科纷纷提升创新能力的途径。
现行的创新设计思维培养模式虽大多被证明能够提高教学效益,但与现代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教育所需要的 “新工匠观” 还有较大差距。因此,研究、选择并实践传统与全新的创新设计思维培养模式非常有必要。总结现有的国际一流设计院校中设计思维培养的模式,其中“Workshop 式” 创新设计思维培养模式以注重集体讨论与现场练习协同为核心;“D.school 式” 创新设计思维培养模式以注重解决设计思维与实际问题为核心;“PBL 式” 创新设计思维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与问题为导向;“STEAM 式” 创新设计思维培养模式以注重实践与超学科学习为导向;“创客式” 创新设计思维模式以注重用户创新与创意实现为导向;“双师式” 创新设计思维培养模式以社会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共同启迪人工智能时代设计思维教育从“设计力”向“创造力” 提升。
结语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设计视角下创新设计思维的在不断迭代向前,从原本由设计方法驱动到商业领域的应用经历了整整八十年。每一次迭代都与社会、科技与文化息息相关。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对设计行业的冲击,计算机辅助设计正在向人工智能辅助设计时代进化,不断变革着设计范式、设计面貌及设计教育。国际一流院校面对变化,纷纷将培养设计教育中的创新设计思维作为未来高校设计人才培养的能量元。梳理国内外典型的“Workshop式”“D.school式”“PBL式”“STEAM 式”“创客式”“双师式” 六种创新设计思维培养模式,对设计人才培养从 “设计力” 向 “创造力” 加速转变,对促进我国创新设计思维为重点的、科学的、完整的、活态化的核心素养教育,对推进高等学校教育的瓶颈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