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感短视频制作技巧
2020-11-28王昊宇
王昊宇
电影感短视频已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电影感短视频没有明确的定义,概括起来讲电影感短视频就是运用电影的镜头语言、拍摄手法、镜头调度和调色技巧使得短视频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因此,制作电影感短视频,不仅在构图、景别、镜头调度上要匠心独运,而且在剪辑、调色、声音设计上也要巧妙结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本文以短视频《大雪》为例,对电影感短视频的制作技巧进行了探讨。
1 拍摄技巧
画面是构成镜头语言的基本要素,是镜头语言的“字”。要想把短视频画面表现得优美、均衡、含蓄,就要精心设计和拍摄画面的构图、景别。
1.1 编写分镜头脚本
短视频分镜头脚本通常包含主题、画面内容、景别、镜头、时长、机位、解说词、音效等。比如短视频《大雪》的主题是:热爱滑雪、热爱冬天。
1.2 构图
短视频构图是采用画面结构形式将现实形象转为屏幕形象。构图虽有规律,但没有固定不变的法则[1],要根据短视频的内容灵活构图。在短视频《大雪》中,通过树枝形成的框架构图,描绘了树林中阳光下水晶雪的美景,也表现了主人公迎着朝阳来到滑雪场的喜悦心情。主人公拿着滑雪板走向滑雪场,采用九宫格构图方式,配合广角镜头,凸显人物的动感和画面的空间感。滑雪后主人公走在树林旁,形成垂直线构图,配合广角镜头,前景是树枝,中景是主人公身穿红色滑雪服站在树林中,背景是雪地,通过冷暖对比和挺拔的树木,更加突出了主体;通过树木间透过的阳光,表达了主人公滑雪后的喜悦。在结尾,主人公站在画面中间望向远出的滑雪场,形成对称构图,两旁的地物形成引导线展示了空间的延伸,也表达了主人公对滑雪的向往,
呼应主题。
1.3 景别设计
在短视频中不同的景别因其容纳的元素和信息量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远景取其势,近景取其神,不同的景别情绪感染力不同[2]。在电影感短视频中,应巧妙使用不同的景别,叙述事件、刻画人物。在短视频《大雪》开头,通过无人机广角航拍滑雪场形成的远景,突出了滑雪场大环境的气势,随着摄影机的移动,密林深处群山怀抱的滑雪场尽收眼底,引导观众进入主题氛围;通过广角仰拍阳光透过有积雪树枝的全景,交代了滑雪场的环境位置,表现了主人公来到滑雪场的愉悦心情;通过拍摄主人公穿戴滑雪装备的特写,描写了穿戴滑雪装备的过程和细节,引发了观众的参与感;主人公坐在休息厅搅拌热饮料、喝饮料的近景,表现了滑雪后愉悦、享受的心情。
1.4 镜头调度
镜头调度要根据短视频的剧情、人物思想感情、人物关系,选择使用不同的景别、拍摄角度和镜头运动。镜头调度就是镜头语言的“词”,造词要有意境。通过镜头调度增强短视频画面的动感和空间感,渲染环境气氛,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创造特定的情绪气氛和艺术效果,增加观众的身临其境感。镜头运动的方式有推、拉、摇、跟、移、升、降。镜头的角度有平拍、仰拍、俯拍、升降拍及旋转拍等。拍摄人物时镜头位的位置有正拍、反拍、侧拍等。在《大雪》中,有一个主人公穿戴装备准备滑雪的场景。画面开始,主人公将头盔从腰间拿起,通过4个特写镜头,利用平拍横移、跟拍、仰拍横移,完成戴头盔、系头盔动作;接着画面转为中景,通过仰拍从下到上跟随,给出主人公将手套抛向空中的画面;又接着6个特写镜头,利用平拍横移、平拍环绕、从上到下跟随,展现了穿滑雪板的动作要领。这一组特写、中景、特写的移动摄影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引发了观众的参与感。对于主人公滑雪的段落采取低角度固定位仰拍、全景运动相机俯拍、全景运动相机仰拍、全景运动相机平拍、稳定器跟拍、航拍等拍摄手法,展现了主人公驰骋滑雪场的优美动作。
2 剪辑
视频剪辑是电影、电视艺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影视作品的传播效果[3]。在短视频中,通过剪辑,镜头组成段落,段落构成故事。剪辑包括同段落镜头之间的组接和不同段落镜头之间的剪辑(转场)。剪辑是镜头语言的“语法”,要有一定的规则。
2.1 组接
在短视频同一段落中镜头间的组接应注意动作连续、动机明确、巧用蒙太奇、剪辑紧凑,将不同的镜头组合成逻辑连贯、富于节奏、含义相对完整的段落。短视频《大雪》中,在展现主人公穿戴滑雪装备的段落,剪辑时根据镜头间转换的视觉动机,既注重一系列特写动作的连贯,又注意从不同角度进行剪辑,使画面简洁流畅、有动感;在展现主人公滑雪的段落,通过一系列后退式句型和前进式句型的蒙太奇组接,展示了主人公优美流畅的滑雪动作和享受滑雪的快乐心情。
2.2 转场
转场在短视频制作中发挥着承上启下、转换段落的作用,转场的目的就在于转换时空。通过转场将分散的段落有序地合乎逻辑地组合在一起,生成完整的短视频。转场应连贯顺畅、跌宕起伏。在短视频《大雪》中共有7个段落,分别是:滑雪场环境、主人公走入滑雪场、穿戴滑雪装备、乘坐缆车进入滑雪道、滑雪、在咖啡厅小憩、离开滑雪场。在不同段落之间,采用了多种转场方式。比如,从滑雪场环境转到主人公走入滑雪场,采用了两极转场,前一个镜头是航拍的滑雪场全景,后一个镜头是主人公脚踩在雪地上的长焦特写;从穿戴滑雪装备转到乘坐缆车进入滑雪道,采用了景物转场,转场镜头是逆光仰拍树枝上积雪被风吹落的画面。通过转场实现了段落间的顺畅衔接,围绕“热爱滑雪、热爱冬天”这一主题,讲述了滑雪的故事。
3 音频
短视频是声画一体的艺术,声音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音频包括环境声、背景音乐和音效,可以营造真实的空间环境、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主题。背景音乐的选择应符合内容主旨、情感基调、整体节奏。在《大雪》开头,随着飞机的轰鸣和大风的环境声,出现了通过无人机广角航拍滑雪场形成的远景画面,声音和画面交织在一起,很好地表现了隆冬季节的北国风光和滑雪场的环境;主人公走向滑雪场的特写,伴随着踏雪的环境声和欢快的音乐,隐喻了仲冬主旋律的隆重登场,也表达了期盼隆冬的到来,等待了九个月,期盼了九个月,终于可以带上滑雪板去赴一场冰雪之约的喜悦心情;主人公飞驰在滑雪场,伴随欢快的音乐,充分展现了滑雪的乐趣和喜悦朝你激荡而来的意境。
4 调色
不同的色调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调色分为一级和二级,一级调色就是校正画面的曝光和偏色[4];二级调色就是根据短视频的主题进行风格化,对观众的视觉产生影响。调色是科学和艺术的和谐统一。短视频《大雪》的调色步骤包括:一是对不同时间拍摄的画面进行曝光和偏色校正,使其校正至一个正常水准;二是对一些画面的局部进行更加精确的调整;三是对全部素材的亮度、饱和度、色相进行平衡,使得画面在相同场景、相同光线下看上去色调连贯、明暗统一;四是将环境调为冷色调,使得照在滑雪场的阳光、主人公的红色滑雪服、滑雪道两旁的红色护栏与皑皑白雪形成对比,突出热爱滑雪、热爱冬天的主题。
5 结语
综上所述,电影感短视频就是运用电影的镜头语言、拍摄手法、镜头调度和调色技巧等使得短视频更具观赏性和感染力。电影感短视频的制作技巧可以归纳如下。构图和景别设计应注意画面的优美、均衡、含蓄。构图应注意扩大拍摄对象与背景之间的距离,增加画面的空间;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创造景深,增加纵深感,使画面更有层次、有色彩。使用不同的景别,叙述事件,刻画人物;远景应突出大环境的气势,合适的前景和背景能增加画面的纵深感。通过镜头调度创造意境,增强画面的动感和空间感,创造特定的情绪气氛和艺术效果。通过剪辑,叙述故事。同段落中镜头间的组接应注意动作连续、动机明确、巧用蒙太奇、剪辑紧凑;转场应注意连贯顺畅、跌宕起伏。音频的选择应符合内容主旨、情感基调、整体节奏。应根据短视频的主题确定调色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