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新媒体信息传播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

2020-11-28张达那

科技传播 2020年17期
关键词:终端图书图书馆

张达那

以往信息传播技术中,以报纸、期刊等纸质传播,电视、广播等电子传媒两大类组成,此两类信息传播技术,称之为大众媒体,在实际传播期间,具有一定局限性。移动新媒体具有多重传播介质,包括网络平台、移动终端、数字化电视。此技术应用优势为:时空拓展性、传播经济性、传播类别多样化等。

1 移动新媒体的应用意义

有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年初,我国网民高达8.2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智能移动终端网民数量超7亿,并且三个指数有增长趋势。智能终端的进步与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模式,为人们带来全新的生活。与此同时,在互联网背景下,移动终端的进步为信息服务领域提供了多元化发展途径,成功取代了以往的信息服务方式。新媒体为人们带来的信息服务模式,从服务方式、信息获取等方面得以展现。信息服务模式中,颇具代表性的应用为:通信服务,比如微博、新浪博客等,人们借助网站获取时下新闻,打破了传统新闻传播的局限性,为人们提供一种实时性、高效性的信息服务模式,以此增强社会互动能力。

例如,2019年3月19日微博报道的南京地区着火事件,在事发不足1小时内,随着当地人们借助移动终端,转发分享新闻,表示着火地带已封道,出行朋友请改换路线,以此扩大了信息服务的范围,提升了信息服务的功能。如若此种事件发生在以往,报道方式会相对迟缓,需经历现场拍摄、图片制作、文档校对等程序,最终经过电视台、报纸等形式传播而出。相比之下,传统媒体的信息服务与移动新媒体相比,具有一定滞后性,难以为人们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为此,将移动新媒体融合于图书馆系统中,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效能,全面提升人们的思想素质,为人们提供多元化学习资源,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发展意义。

2 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移动新媒体的具体应用

2.1 自媒体智库

在移动新媒体发展进程中,自媒体软件获得了广泛性传播与应用推广,比如微信、微博等,人们借助此类自媒体软件,结交朋友、开展商业活动,展示自己的生活、工作等内容。部分微博圈、微信群,由固定组织成员建成,发布工作通知、政策条件、考试信息、游戏攻略等。在自媒体软件中,人们自发性开展的信息交流,具有多样化性质,以此形成具有数据流的民生百态。如若古画中绘制集市场景,以展现民生生活特色,那么现如今,展现人们生活特色的,应是自媒体的聊天记录,比如节日红包、拜年信息、考试证书等。

图书馆借助移动媒体,实现了将传统媒体、智库等信息技术良好融合,以此将网络读者有效整合,改善传统信息采集不全面的问题,产生超越以往智库与媒体的信息内容。在图书馆自媒体智库系统中,为人们提供了社会经济、时事热点话题的讨论平台,以此提升读者的交流频率。相比于传统智库,移动新媒体环境中的自媒体智库成功打破了传统智库所具有的空间局限性,提升了知识互通能力,增加了人们知识交流频率,为社会管理、政策调节提供了良好信息交流环境,开启交流新途径。

图书馆信息服务,具有公益性,极具社会普遍性学习理念。高校图书馆也借助移动新媒体的信息传输、共享、检索等应用优势,为学校的师生读者带来信息高效共享的信息环境,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效能,发挥图书馆信息服务优势,以此彰显图书馆的建设价值。

例如,贵州财经大学图书馆借助微信公众号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在公众号有三个选项:我的图书馆、图书馆服务、预约入馆。其中我的图书馆,读者绑定校园一卡通信息后,就能查询在图书馆的借阅情况,并且提供借阅历史记录,以及提示快到期借阅信息等。读者可以语音或文字查询图书信息,系统将详细展示书籍名称、出版方、作者等信息,并提供书面图案,以此便于读者借书。如若读者对新书有兴趣,可触屏点击书目,随即为读者提供书籍的简介、目录、作者等信息,以此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2.2 品牌传播

图书馆在开展品牌传播期间,应综合考量成本问题,尝试以经济性视角,将图书信息服务品牌宣传而出,为读者提供更为便利的图书馆信息服务,提升读者对信息发展的掌握程度,发挥图书馆信息服务优势。在传统媒体传播时期,图书馆采取的宣传方式为以报纸、杂志作为宣传手法,具有宣传的限制性、宣传的被动性。移动新媒体改善了此类问题,将信息宣传工作以短时、高效状态迅速传播而出。

例如,图书馆在传播宣传一部好书时,以往将其简要内容刊登在报纸上,需要内容选辑、版面排版设计,放大作家图像等方式,具有一定工作量,以此吸引读者对书目的注意力,在报纸宣传面积受限的情况下,难以发挥出工作量所对应的信息服务效果。现如今,图书馆通过移动新媒体采取新书发布会形式,以公众号通过活动信息,包括公布发布时间、具体地点等内容,并接受在线预订,给予读者领书电子编码,以此拓展信息服务效率,保障新书发布会有序进行。

图书馆借助移动自媒体的信息技术,实现将读者对书籍的关注,从物理空间向虚拟空间转移,并以此达成网络宣传图书馆品牌效应的目标。与此同时,图书馆借助移动自媒体,提升了与读者的沟通频率,有效获取读者的阅读需求,结合读者阅读倾向,采取先进的信息技术,提升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交流程度。

例如,图书馆可与企业联合,为企业提供专项的信息服务,以此提升企业的信息服务效能,拓展图书馆信息服务范围,增强人们对图书馆固有认知。可建立合作的企业有高校、大型用人单位等。图书馆与企业建立联合,有助于提升图书的信息传播效率,让图书走近人们生活与工作。在此基础上,企业移动终端App软件,与图书馆系统建立关联关系,针对企业所需的专业性图书,图书馆采取专业锁定方式,定期由图书馆为企业推送图书信息与相关资料。由此读者借助企业移动终端,即可获取具有专业性的图书资源,一方面增强了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渗透性,提升图书馆在移动新媒体中的应用效能;另一方面借助联合机制,实现对部门专业读者实现有效划分,提升图书信息服务的针对性。

此外,图书馆应在联合企业移动终端中,在推送图书资源的基础上,设立图书馆客服人员项目,为专业性人群提供个性化图书信息服务。比如高校学生需要一本关于体育健身的书籍,由客服人员为其推荐。在此基础上,客服可采取智能服务与人工服务两种形式,以此满足读者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多元化需求,提升图书馆信息服务效率。智能服务,旨在人工客户不在岗位时,为读者提供基础性服务,以此提升图书馆获取读者阅读需求,为增强信息服务提供条件。

2.3 挖掘读者阅读倾向

图书馆应借助移动新媒体技术,有效挖掘读者的阅读倾向。比如在图书馆检索系统中的关键词提取,采取高校学生调查问卷,收集招聘市场的岗位需求,获取课改标准信息等方面,以此确定固定人群的阅读倾向。其中检索系统的关键词提取,借助的是移动终端信息服务中,客户检索书籍时,所输入的关键词,将此类信息统一收集,加以分析,结合市场实际发展情况,判定读者的阅读需求,并记住公众号、企业联合终端逐一推送具有针对性的信息资源,以此提升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例如,义务教学中,英语考试改革,将侧重于写作与听力方面的考核。图书馆在整合地区某中学图书资源阅读终端时,总结出关键词出现频率较高的为英语写作、英语听力,结合地区的考试改革政策,为在校读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图书信息服务。

3 结论

综上所述,移动新媒体为图书馆带来了全新的信息服务理念,为其开启了信息传播与推送的发展新潮,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功能逐渐完善,以此提升全民综合性思想素质。在移动新媒体的信息技术作用下,为人们提供优质高效的图书信息服务,培养人们读书与学习的好习惯。

猜你喜欢

终端图书图书馆
图书推荐
X美术馆首届三年展:“终端〉_How Do We Begin?”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多功能北斗船载终端的开发应用
飞跃图书馆
去图书馆
ABB Elastimold 10kV电缆终端及中间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