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环境下电视体育人物访谈节目创新探析

2020-11-28于林含

科技传播 2020年17期
关键词:谈话主持人体育

于林含

1 融媒体时代电视体育访谈节目的不足和优势

1.1 不足之处

由于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前进,电视体育类节目也不断的发展,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最早央视体育频道所打造的著名体育类访谈节目《五谈夜话》由于资源分配比重不均,导致体育访谈节目无法占据黄金播出时间,导致节目收视率逐渐低迷;在近几年《风云会》中,节目在制作方面也在不断寻求突破,比如增强节目的故事性,增加纪实画面,减少主持人出镜,增加嘉宾自述时长占比等,但从该节目最终呈现的整体效果而言,并没有实现添加过多的创新性元素,整体维持电视访谈节目的拍摄与策划思路,尚未实现对原有节目样态的有效突破。另外,由于该节目的受访嘉宾主要为体育专业人士且受节目播放平台的限制,因此,节目的收看群体基本锁定为具备一定体育专业知识的体育爱好者和体育专业人士,也就是导致该节目相对于其他主题的电视访谈节目的受众面较窄。而目前,我国电视体育访谈节目多以体育为主题或以体育人物叙事主体的电视访谈节目,多是以特别节目或是单期节目的形式出现与常规访谈节目中,例如《体坛风云汇》《体育·人间》都有涉及体育纪录片、专题片;《杨澜访谈录》中的奥运特别节目,《体育人间》中特别节目中邀请明星运动员、教练员作为访谈嘉宾的节目等。

1.2 发展优势

1.2.1 自身权威高的发展优势

电视媒体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受众非常广泛,适用于任何年龄阶段的人群。虽然当代互联网媒介应运而生,但目前电视媒体也在不断创新,一直处于不败之地。我国电视体育节目借鉴国外电视体育节目中的优势,不断加强自身发展优势,因此,体育访谈节目越来越受到观众喜爱,通过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事件,解读人与人之间最朴实的情感,使观众感慨万千,并引起观众强烈反响。但电视体育访谈节目目前受众群的普及力度不够,为了让电视体育访谈节目在大众文化中盛行,因此,需要更好地发挥广播电视传播媒介的作用,融合新兴媒体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开拓创办更多优质的电视体育访谈节目。面对新兴媒体的出现,我国电视媒体需结合新兴媒体特点,适应时代革新的变化,发挥体育专业优势,在新媒体时代中,改进自身劣势,寻找自身优势,更好地融合新媒体的发展。

1.2.2 新形式的多样化

创新是保持电视体育访谈节目发展的不竭动力,为节目自身的进步与发展带来生机与活力。新媒体时代应注重各媒介之间的融合,为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因此,节目要将新兴媒体中的不同元素广泛应用于体育访谈节目中,以此来吸引观众眼球,提高节目收视率。例如,河南电视台武术世界频道《啸谈武林》作为我国首档武术访谈节目,聚焦普通体育爱好者,传承体育文化,力求在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上进行多元化融合。

2 融媒体时代电视体育访谈节目发展创新方向

2.1 节目表达方式和运作模式推陈出新

访谈节目的表达方式与运作模式上应进行整体创新,只有融合现代新媒体的运作模式,提高节目表达方式,深度挖掘节目内容,糅合多种多样节目形式,才能让观众提升观看兴趣,扩大观众群体,达到节目播出的良好效果。因此,为了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运行的过程中,要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打破传统电视节目的固定套路。现阶段,节目运作模式中存在固定单一问题,很难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针对这类问题应紧跟融媒体步伐,在节目运行和流程上做精心设计,将固定单一的演播室转变为嘉宾经常现身的生活中,将访谈内容和嘉宾的生活相结合,拉进了和观众的距离,增加观众兴趣,使节目得到更好地传播。所以,对于电视访谈节目表达方式和运作模式的创新研究显得十分重要。例如,《鲁豫有约》中,为了更迎合观众口味,增强节目观看效果,在节目的运作模式方面,将演播室设定在和人物相关的外景上,形式上的创新带动了内容上的创新,让观众看到嘉宾的真实生活,拉近了观众和公众人物的距离。节目中主持人的表达方式是重点,影响节目的播出效果,语言要轻松使人乐意接受,表达方式应根据节目叙事板块的内容灵活变通,既可以使观众更为清晰地了解到每一部分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可以让观众感受到节目的新颖,增加对节目的喜爱程度。

2.2 专业体育访谈节目主持人的培养

1)在融媒体时代信息不断更迭地同时,对一名专业的体育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节目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主持人的参与。因此,在融媒体时代,主持人要适应现阶段信息传播模式,对于热点体育新闻,要及时通过网络获取信息。主持人在谈话过程中,不仅要掌握所有问题脚本,而且要了解嘉宾所答信息,同时对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平时注意经验的积累和体育知识的积累,不断增强体育知识储备。还要注重“语言”和“非语言”符号的学习,提升体育类访谈节目质量,提高主持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使电视体育访谈节目在融媒体时代走更专业的道路。

2)丰富谈话形式,不趋于同质化。任何一个访谈类的节目中观众的关注和认可程度都是不容小觑的。应该建立在用户个性化需求之上,这样才能保证其收视率。例如,在王文清写的《从〈朗读者〉说访谈式电视节目创新》中提到,央视《朗读者》利用了“访谈+”的创新,涉及了“访谈+朗读”“访谈+记录”“访谈+诗歌+综艺+评论”由于知识量的扩充,使观众知识链条得以满足,谈话质量自然会上来。

2.3 节目访谈嘉宾的精心筛选

1)加入各行业专业人士。改变传统访谈节目只邀请明星嘉宾的模式,根据每期的主题选择行业的权威,增强说服力,如果说选题的设定关系到整个节目播出的成败,而嘉宾就是节目的关键环节。例如《你好 传奇》中一期主要围绕在中国工作过的外籍足球教练员、运动员在中国工作的经历与感受以及对中国足球发展的评价等内容所展开,以不为观众熟知的前申花外援做客节目,邀请业界权威发言,增强节目公信力。

2)邀请新鲜嘉宾的加入。访谈节目同质化趋势导致访谈嘉宾的同质化,选取电视曝光率低的嘉宾,例如《鲁豫有约·大咖一日行》在改革开放40年之际,播出中国第一商贩年广九的人物事迹,在以往的访谈节目中,很少看到商界人士,观众对于这类有历史传奇色彩的人物也比较陌生,这就抓住了观众的猎奇心理,改变了传统访谈节目对于嘉宾选择的局限性,同时,又与大家熟知“傻子瓜子”背后的创始人这个社会热点结合,引起观众对节目的关注度。

3)新型嘉宾阵容的登场。人们看访谈节目最想看到的就是对于嘉宾故事的深度挖掘,访谈对象在精不在多,有时为了调动现场节目气氛,还会邀请多个嘉宾的加入,使节目效果更为突出,谈话活动进入到某一阶段,会邀请神秘嘉宾、与被访人物相关的人物登场做事件、人物叙述的补充发言,这比主持人单方面做论述更有效果,为契合节目主题,将与主题相关嘉宾请到台上,如《艺术人生》中,请出86年版《西游记》剧组人员的再聚首、还有《红楼梦 20年再聚首》抓住了观众的好奇心,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2.4 谈话场域的升级与创新

布尔迪厄提出“场域”的概念,任何社会行动者,一旦进入这个“小世界”(场域)。如果把“场域”应用于体育类访谈节目研究中,就形成了“谈话场合”,把节目主持人、嘉宾、现场观众的谈话场合看作一个叙事空间,在一定的时间、空间里做出行为和判断,讲述故事。不仅有利于谈话双方的双向话语传播,也有利于谈话场域的创新升级,以此保证话题的深度挖掘,增强故事真实性。重塑传统电视访谈节目谈话空间《圆桌派》,在座营造一场充满文人气息的私人聚会。这种布局改变了以往传统电视访谈节目演播室谈话的空间局限,场景更加随性、自然,使嘉宾更容易敞开心扉,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获得一致好评。

猜你喜欢

谈话主持人体育
主持人语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