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体验下的装置艺术与传统模式的对比探究
2020-11-28杨天华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上海200444
杨天华(上海大学 上海美术学院,上海 200444)
交互设计是对人性的观察,需要思考并平衡各种复杂的想法,并习惯于思考各种对立面:大与小,概念与实际,人与技术。它是一种对于行为的塑造。近年来,由于多媒体的多元化发展,装置艺术从六七十年代的旧有艺术模式演变成“场地+ 材料+ 情感” 的综合展示艺术。
一、交互体验下的装置艺术行业现状
1. 交互类装置艺术概念
交互(interactive),在计算机中意思为,参与活动的对象,可以相互交流,双方面互动。“体验” 一词最早出现在黑格尔的信中,用来形容他的一次旅行,德文中 “体验” 是由 “经历” 一词再造而成,其特点在于直接性,也就是对事物的认识来自直接感受和亲身经历,并且能够继续发生影响,那么这种东西就是 “体验”。在体验经济时代下,“体验” 被理解成为顾客提供个性化的体验服务,Prahalad 认为体验创新是为了实现个性化、可进化的体验,其余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装置艺术,是指艺术家在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将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已消费或未消费过的物质文化实体,进行艺术性地有效选择、利用、改造、组合,以令其演绎出新的展示个体或群体丰富的精神文化意蕴的艺术形态。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美好,大家对于艺术的参与不仅仅只局限于被动地接受艺术家的思想,而是进一步参与到艺术当中。而装置艺术则能够很好地承载人们的这些需求,将大众与艺术很好地链接到一起,产生一些奇妙的反应,是一种精神的对话、沉浸式的体验。交互体验下的装置艺术拉近了人们与艺术之间的距离,也将艺术的美好带到了日常生活当中。
2. 装置艺术现状
交互体验下的艺术装置以互动型装置为主,并且随着时间的迁移互动型装置艺术逐渐成为了交互界新宠。互动型装置艺术目前大体分为三种:实体互动装置艺术、非实体互动装置艺术、虚拟互动装置艺术。实体互动装置艺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互动方式,是指设计师选取不同可触摸的实体材料并通过组合、改造搭建的一个可以让观众真实感受的形式。与实体互动装置艺术不同,非实体互动装置艺术是通过风、光、味道等一些不可触但又真实存在的物质进行创作,从而营造出某种空间氛围来增加观众互动以及更多感官体验的感受。虚拟互动装置艺术无疑是近年来最火热的科技潮流之一,主要是通过利用高科技手段来达到沉浸式体验为目的。
二、交互背景下传统装置艺术的特征
1. 传统装置艺术的优势
最早的装置艺术与六七十年代的 “波普艺术”“极少主义”“观念艺术” 等有联系。早在一开始它仅仅只是作为美术馆、展览馆门口临时的多维度、多媒介、多形式的艺术品。当时的装置艺术从材料的角度来看,用的大多是现有的或是半成品材料,属于废物利用,它是通过现成品的组合、装配来构成作品,人为地制造出一个造型、场景、空间,从而创造出一种意境,但它的意图一定是表达某种思想与观念,这也是其独特的价值与优势所在。
当传统艺术的表达形式不再能够将艺术家们的野性释放,那么装置艺术作为更具表现力、更具冲击力的艺术形式来说,就有了它存在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2. 传统装置艺术的局限性
(1)场地的局限性
装置艺术三要素之一就是场地,场地对于艺术装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对于过去的艺术来说,场地仅仅只是一个地点;而对于装置艺术来说,场地也就是空间,它是创作本身。装置艺术作品通常占据整个房间或画廊空间,有些作品会因为场地而去设计,因为这样更加方便参与者参与其中,观感与呈现效果也更好。但有的场地却并不能称心如意,以至于观众只能从门口或者房间的一端观看。这对于艺术作品来说绝对是个忌讳。它限制了创作者理念的传达,也阻碍了参与者们参与到感观之中。
(2)审美认知的差异性
传统的装置艺术容易使人产生误解,认为做得越大越好,越复杂越好,越贵越好。装置艺术创作者并不是最主要的,观众才是最精彩的点。正如艺术家llya Kabakov 所说:“整个装置作品中,所有说明都要朝向的中心,所有东西都要为之准备的,那就是:观众。” 艺术家的审美是高上的,但观众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生长的环境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他们的审美也就不同。他们对于同一件艺术装置的认知也就不同。大部分的观众会产生误解,不能深刻地理解到艺术家对社会的独到见解,规模较小的装置也能令人难忘。
三、交互体验下装置艺术的特征
1. 交互体验下装置艺术的优势
(1)展示途径的创新
传统、单一的模式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成为了较为重要的展陈措施,借助于展台、展板等为观众们陈述装置艺术的基本形式,但是这种模式趋向于落后。新媒体交互设计借助于电子及机械技术,类似于投影和动态装置等,完成对观众们感官的刺激,使得他们可以更好地体会装置艺术所要表达的情感。这样即使是观众的社会背景各有不同,也能让他们对同一件艺术装置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认知,不至于与作者背道而驰。
(2)空间塑造感强
所谓的场地就是艺术空间,能够让观众们进行合理的运动或者是活动。但是因为场地有限,为观众打造的活动场所范围有限,难以满足多元化需求,为保证合理地利用有限空间,促使展示效果得以改善,艺术家需要运用新媒体艺术设备,在空间的广度及维度上拓宽范围,促使空间层面相互交叉,通过逐步地放大,让艺术装置所包含的范围充实起来。多媒体的介入使得装置艺术不再受到场地的局限性,艺术家们可以通过这种媒介来解决场地不足、空间条件有限等的不可抗力因素。
(3)增强作品互动感
同时,新兴技术的加入使得装置艺术的表现更加完善,作为观众能够更亲近作品,有更好的体验。比如,Wooden Mirror 是以色列新媒体艺术家Daniel Rozin 的成名之作。早在1999 年,他就利用830 块小型木块,以计算机代码控制每个小木块背后的舵机以及摄像头,创作了这个著名的交互装置作品。通过摄像头拍摄实时的人物影像,结合木块的不同角度形成不同的阴影效果,从而绘制出一幅实时互动的人物肖像。通过装置探寻和改变观看者的角度,让观看者直接变成了他们所观赏的艺术作品的一部分。交互体验下的装置艺术,不仅拉近了观众与作品、观众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它也能通过整个互动来达成某些目的。这是除了艺术类交互装置以外的偏实用性的交互装置。比如澳大利亚Eness 工作室、DesignInc 建筑团队与当地Cabrini 医院的三方合作项目——交互装置墙LUMES。交互装置墙LUMES 里的LED 发光系统可以根据行人的触碰生成个性化的实时动画,例如植物慢慢生长、火箭上升、猫头鹰和月亮等15 种不同主题,让孩子不再那么抗拒医院的环境,同时为医院增加一些生机和乐趣。
2. 交互类装置艺术的不足之处
(1)作者大多形式主义至上
事情总是存在着两面性,交互体验下的装置艺术虽然有着许多优势,但仍是美中不足。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装置艺术家应运而生。媒体以及设备的大众化,大多数并没有太多艺术底蕴的作者,靠着一些绚丽、夸张的效果来模糊大众。与过去艺术家兢兢业业做业务的态度相比,他们更注重表达艺术的表现形式,而忽略掉了艺术的本身。他们利用了媒介的本身,忽视了艺术的重要性。装置艺术的侧重点在于 “艺术”,目的在于拓宽人类的艺术感知极限。形式主义对于当代交互类装置艺术来说是致命的缺点,它空有其表,不像传统模式下的装置艺术,更注重情感和思想的表达。像Teamlab 团队的各种作品更多地是在做一些渲染气氛和场景的事,并没有很深的立意,如果只是一部分人在做这样的作品,似乎可以称为这是它们团队的个人风格,但如果大多数的人都以此为目标,那么则偏离了装置艺术本来的样子。
(2)作品的可复制性较高
基于装置艺术制作的设备在互联网时代的带动下,变得价格亲民,大家都有机会接触到体验到装置艺术。但相对于传统的装置艺术来说,交互类的装置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就变得极高。刚上线的电影,在院线播出的同时,枪版也会应运而生。对于艺术家来说,创造力、创新力是至关重要的,一旦制作的成本过低,耗费的精力过低,仿造的代价过低,都将对这个时代本身造成一定的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交互体验下的装置艺术与传统模式下的优劣对比,可以看出,传统的装置艺术虽然保留着一定的市场竞争优势,但是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传统艺术还是要顺势而为,做出相应的改变。交互体验下的装置艺术与传统模式相比,虽有许多的优势,但仍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在符合当前社会发展形势的同时,要不断优化过程,发扬交互优势。由此可见,装置艺术和新媒体交互设计的有效结合至关重要,属于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科学技术稳步前进的过程中,新型科学技术终将逐步地渗透至更深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