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虐式直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

2020-11-28赵雅英

科技传播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主播

赵雅英

1 自虐和自虐式直播

1.1 自虐

虐待是指用残暴狠毒的手段对待某些人或某些事物。无论是施虐者或是受虐者,其心理状态都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按照虐待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划分,虐待可以分为“他虐”和“自虐”两大类。自虐指的是一种主客同体的虐待形式,它属于自己制造痛苦再自己接受的怪异行为,是一种自己伤害自己的行为。与他虐相比,自虐具有更好的隐蔽性和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在精神病学上,有一种心理疾病就叫自虐症。患有自虐症的人,通过伤害自己来达到一种精神的满足感,并且不停地深化这种感觉。关于人们为什么会自虐,个中原因十分复杂。有的是出于心灵创伤,有的是受外部环境影响,有的则是为了吸引他人注意,无论出于哪种原因,自虐的人是需要被关爱的一类群体。

1.2 自虐式直播

2016年是网络直播的元年,无数的资本流入到这个新鲜领域中来。正是有了资本的加持,直播的发展更是如日中天。网络直播这一新型社交方式,愉悦了社会大众,也带火了一些平民百姓。由于直播行业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一些主播开始采用自虐式的直播内容来吸引观者。比如通过自轻、自残或自杀的方式来直播生活。自虐式直播是指直播内容采用自虐方式来填充,以此达到吸引粉丝的作用。按照自虐式直播的目的划分,可以分成求关注的自虐式直播和求利益的自虐式直播。前者通过直播自己虐待自己的过程,来求得他人对自己的关注,从而排遣自己内心的孤单和寂寞,比如14年19岁泸州小伙微博直播自杀事件;后者则是通过自虐式直播的方式,以此来吸引更多观众,获取更多利益,比如当下很火的大胃王吃饭直播。

2 自虐式直播带来的危害

2.1 损害主播个人身心健康

自虐者在多重原因的刺激下,开始对自身施行虐待手段,长期下来,其身体和心理都会受到严重的损害。打开网页搜索自虐式直播,出来的直播事件令人触目惊心。自虐式直播范围广泛,包括直播自轻、自残以及自杀这类行为的即可称之为自虐式直播。大连一位29岁的网红主播因为连续直播喝酒3个月,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猝死在商店。之后的调查发现该主播在平日里为了吸引更多粉丝观看自己的直播,经常施行自虐行为,包括灌酒、喝色拉油等行为。一位网名叫作吃货凤姐的主播,虽然已经年过半百,但经常在深夜直播自己吃各种怪异食物,比如灯泡以及喝含有白酒、辣椒、可乐以及23只面包虫的“特制饮料”。后来有网友爆料,可能她是受人挟持。不管真相如何,这种直播内容给自身和他人以及社会带来的危害是极大的。

近几年来,观看吃饭直播成了大众最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方式。民以食为天,没有人是不爱美食的。这也是为什么目前直播吃饭的播主越来越多。最早的吃播兴起于韩国,主要以大胃王和咀嚼声两种形式席卷网络直播世界。以笔者为例,虽然不爱看直播,但对于吃播的确无法抗拒。色泽诱人的食物摆满桌面,再加上主播吃到美食流露出的满足表情,的确让人心情愉悦。但各直播间的激烈竞争让主播们开始采取极端方式来吸引更多粉丝,这就是目前隐蔽性较强,不易让人察觉的一种自虐式直播,他们通过塑造自己是大胃王的假象来满足粉丝的猎奇心理和暴饮暴食的冲动。这些称自己是大胃王的主播们,在镜头面前胡吃海塞,唯恐吃得不够被别人比下去。但通过一些知情人士的爆料,这些大胃王们事后会采取催吐的方式或吃药来维持自己的身材。这样长期下去,他们的身体机能一定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任何人在身体健康受到威胁之后,心理状态都会受到波及和影响。同时,在开放的网络直播世界里,针对自虐式主播的行为,来自观者恶意的评论铺天盖地,这也是影响主播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招致恶劣的社会影响

不同于传统的银幕明星,由网络直播带火的草根明星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容小觑。因为相对于影视明星来说,网红主播们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无论从距离还是心理来说。网红主播的这一特性使得只要是主播们常说的话、常做的行为以及常用的产品,都是大众趋之如骛的新潮流。这也是为什么主播们借由直播带货可以获得十分可观的收入。

网络直播近几年风靡社会,由它带来的社会影响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的身上。这其中有好有坏,但自虐式直播带来的社会影响无疑是十分恶劣的。这些自残、自杀、自轻的直播内容,不仅使得直播间的气氛压抑、沉重,而且更可怕的是直接或间接地引导了一些受到生活挫折、心理脆弱的人进行模仿。自虐行为本就因为隐蔽性强、无需他人辅助的特点难以被发现,如若再有外界环境的推波助澜,情况便一发不可收拾。社会心理的整体扭曲,带来的是整个民族的性格缺陷。傅园慧是位运动员,因为“洪荒之力”走进人们的视野。火了之后的她,因为自虐式的自我激励被大家热议。为了提起十二万分的精神,她在临近比赛前用手抓自己的双臂,留下了道道红印。采访时她说道这是比赛前的常态,是为了更加激发出自己的斗志。通过这种伤害自己的方式来达到某一目的,生活中或多或少大家都有过。但是通过明星效应,这种行为的影响力就被无限放大了。

回到网络直播上来,自虐式直播使得自虐这一行为暴露在大众面前的机会大大增加了,自虐不再是藏在黑暗里的作为,相反,人们还可以借由它来彰显存在感和获取经济利益。长期来看,自虐式直播带来的不利社会影响是巨大的。久而久之,它将影响国民性格,从而阻滞社会健康、和谐向前发展。

3 自虐式直播的解决对策

3.1 健全网络直播平台制度,严格抵制不良内容

2016年11月4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这是针对网络直播领域制定的第一份官方文件。在该规定中,网络直播平台被定义为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而网络直播的发布者和用户则被称为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很显然,从国家层面来看网络直播行业是隶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的范畴之内。该规定明确指出了网络直播平台的社会职责和义务。

规定的第七条内容说到,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主体责任,配备与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健全信息审核、信息安全管理、值班巡查、应急处置、技术保障等制度。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直播内容审核平台,根据互联网直播的内容类别、用户规模等实施分级分类管理,对图文、视频、音频等直播内容加注或播报平台标识信息,对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及其互动内容实施先审后发管理。

第八条则指出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应当具备与其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应当具备即时阻断互联网直播的技术能力,技术方案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这些规定为网络直播空间设置了合理的条件,有利于网络直播朝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同时,规定中还提及了关于网络直播平台对评论、弹幕等直播互动环节的管理问题,指出要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只有相应的管理措施实行到位,才能不断地引导网络直播内容发布者和用户文明地使用互联网直播服务。

最后,对互联网直播用户进行基于移动电话号码等方式的真实身份信息认证,对互联网直播发布者进行基于身份证件、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等的认证登记是保证互联网直播服务行业永续良性发展的中心环节。实名制原则严格约束和规范了互联网直播服务使用者的行为,再加上相应的惩罚制度,网络直播中的不良直播内容和言论将大大减少。因此,自虐式直播作为一种对社会危害性强的不良直播方式,必须依靠平台的制度建设来加以抵制。

3.2 鼓励人们走向现实世界,塑造健全人格

自从互联网出现以来,人们对它的关注热度丝毫未减退过。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高速的发展,这就是“互联网+”的时代。只需连上WiFi或是一键开启移动网络,世界就在你眼前。在互联网世界里,每个人都只是一个代号,一个虚拟身份。

在网络世界里,人们畅所欲言的同时,也开始尝试肆无忌惮地挑战法律和道德的底线。打开网页搜索,经常发生页面时不时弹出一些色情、低俗、落后信息的情况。大多数的人会郁闷地将其关闭,然后继续浏览自己要查找的内容。但也有一些人会悄悄进入这些闪烁的页面,感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这就是网络世界的神奇所在,每个人可以更加放松地释放内心的另一个自己。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概念,本我是那个只想满足自身本能冲动的自己,自我则是负责处理现实世界事情的自己,而超我是拥有良知或内在道德判断的自己。在网络世界里,人们似乎满足了做回本我的主观条件和客观要求。特别是近几年来网络直播的快速发展,标志着普通人成为公众人物的几率大大超过了以前任何一个时代。

大多数人在现实世界里因为性格或工作性质原因一直找不到自身的存在感和价值,可通过直播他们也可以收获粉丝,甚至是铁粉。天天奔波在外的外卖员、快递员通过注册直播间,成为了一代网红,从而影响了更多同行业人的就业选择。值得肯定的是,网络直播提供了一个平等展现自我的良好平台,人们可以借由直播间接参与到他人的生活之中,扩大了自己的交往范围。天南地北的人足够因为相同的爱好成为无话不谈的好友,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不同省份甚至不同国家、地区实际的文化差异。但是任何新事物的发展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网络直播走到今天也在逐渐暴露出问题。

自虐式直播是影响网络直播行业健康发展的一颗毒瘤,不尽早解决摘除,其危害性是深远和持久的。现实世界的竞争性自然会带来人们的本能逃避,但一味沉溺网络世界,只会让人格产生缺陷。网络世界并不是绝对自由和法外之地。随着法律制度的健全,任何有害社会和谐发展的行为都会被规范和制约。因此,走向现实世界是健全自身人格、促进社会发展的应有之义。观看直播和进行直播都不应该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主心轴,因为只有通过现实世界里面对面的交流、眼与眼的对视,才能给人们带来最真实、最幸福的交往感受。

3.3 立足直播行业现状,创新法律内容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自杀论》一书中,总结了自杀的几种类型,认为自杀行为并不只是个人问题,而是转型社会下的产物。时至今日,人们对自杀的印象仍是刻板、难以改变的。

大多数的人认为一个人选不选择自己了结生命,纯属个人自由,他人无法干涉。人们觉得既然我们都无法决定自己的出生,死亡就必须要牢牢把握在自己的手上。古时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观念,正逐渐淡化。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自残、自杀的现象屡见不鲜。“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更是将这种私人、隐蔽的行为快速传播到世界各个角落。自虐式直播正在成为当下一种影响人们生死观的重要手段。

在直播间里,主播胡吃海塞以树立自己大胃王的形象,站在高楼的顶层直播自己自杀前的心路历程,划割手腕让观者感受他生命流逝的过程,坚持每天喝白酒来吹嘘自己海量,等等,这些行为都是十分不尊重生命的极致表现。而通过互联网直播,这些自虐行为的危害性被无限放大。涂尔干在《自杀论》中给出了解决自杀现象频发的可行对策,其中之一就是对自杀行为给予惩戒。自杀行为完成后,政府将把惩戒对象转移至自杀者的家属和自杀者的肉体上。

将这一方法运用到当今的中国社会,其可实施性和有效性都有待考察,但他为我们解决自虐式直播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互联网直播服务行业将来的良性发展需要依靠的是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执行力度。也就是说,自虐式直播内容的清除不仅依赖直播服务使用者的自发和自觉性以及直播服务提供者的公共责任感,更重要的是来自外部大环境的严厉监管和有效执行。

猜你喜欢

主播
电视双城记:川渝主播共护长江源
THE ONE WINS WITH THE GROWTH MINDSET
小主播上微课 团队员学四史
『人气』主播
第一次做小主播
中国蓝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我是小主播
张小筱 新鲜主播养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