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媒体时代科普传播困境下高校学生组织科普的探索
——以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协会为例

2020-11-28赵婉莹

科技传播 2020年22期
关键词:天文高校学生科普

赵婉莹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技三会”上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1]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的多样化、全方位、高层次需求已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2]。在新时代的新要求下,科学工作者的科普职责更加突出强化。《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指出,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社会工程[3]。科普传播在科技创新和科学素养培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1 新媒体时代科普传播的困境

虽有潘教峰和吴国盛等学者对科学传播下过定义且提出“三阶段说”等理论,但学界目前关于科学传播和科普传播的概念和使用语境仍尚无定论。

[3]为清晰概念,本文使用科普传播表示广义上所认为的利用各种传播方式将深奥的科学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推广普及,即实现科学知识的大众化。

新媒体重塑了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各方面,在带来进步与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新的困境。在新媒体时代,科普传播面临“过剩的匮乏”:一方面是眼下公众获取知识的渠道和内容前所未有的丰富;另一方面是许多“伪科学”甚至“反科学”的信息泛滥,令人难辨真伪。加之算法推荐机制的先天缺点,科普内容更难以获得曝光量,丰富的科普内容成为部分科学爱好者的“自我狂欢”,公众却仍面临知识匮乏。

当然,“冷科学”也可以成为热点。“冷科学”所对应的“高端感”有利于网络用户在自我表演中自我形象的建构;在某些特殊事件或时间节点,网络技术使“冷科学”也能变“热”,引爆舆论。如“冷科学”天文学总能在日食和流星雨等特殊节点刷爆朋友圈。

2 科学家在科普传播中的困境

专家与公众间存在无法弥合的信息沟和知识沟,所以公众常常掉进“伪科学”的陷阱。多年来,科学传播界的研究表明,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公众科学知识不足是其轻信谣言和缺乏对科学支持的主要因素,这也被称为科学传播的缺失模型(deficit model)[4]。

然而,被认为是“科学传播的第一发球员”的科学家在科普工作中却一直处于缺位状态[5]。尽管确实有一批“网红科学家”活跃在公众视野里,但大多数科学家仍是神秘的“高岭之花”。造成这一现象原因较复杂,根据既往针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中[6],笔者归纳了三点原因。

2.1 公共平台的言论环境使科学家言论空间被挤压

在面对公众时,科学家必须时刻注意其“自我表演”,使自己的形象符合科学家的“人设”,否则网络舆论会对科学家、甚至科学本身产生质疑。在当今情绪大于理性的后真相时代,当科学家选择理性分析、传播知识,而不是屈从于群体压力表达情绪时,公众舆论就成为了易燃的“火药桶”。许多学者被扣上“公知”的帽子,知识分子变成“叛乱分子”,越来越多的学者进入沉默的螺旋。

2.2 相关政策和所在单位没有给予足够支持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尚未将科普传播纳入学术评价体系之中,科普传播并不能给大多数科学家带来直接的收益。虽然我国的科普传播政策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增设了科普专项基金[7],科技部的“973计划”也在试点对一些课题设定强制的科学传播规定[8],但根据中国科协的研究[9],很少有科学家申请这些项目。他们普遍表示这些政策目前并不完善,不愿意通过申请基金使自己这方面的工作被束缚。

2.3 部分科学家对科普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很多科学家眼中进行科普工作并不是科学家分内的工作,而进行科普工作必然会减少科学家用于科学研究的时间和精力。目前我国科普传播的主力仍然是各级科协机构和“果壳网”与“丁香园”等商业化专业科普组织。

3 学生组织在科普传播困境中的探索

高校学生与普通公众相比,兼具同质性与异质性,是受到了高等教育的“普通人”,而非“高岭之花”。作为科学家与公众圈层间的粘合剂,他们是科普传播中的意见领袖。但在现阶段的学界研究中,高校学生更多作为科普传播的接收者出现,高校学生作为科普传播主体的研究较少,这一研究领域仍处于起步阶段,相关领域缺少既有模式参考。

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协会(以下简称山威天协)连续多年荣获山东省优秀大学生科技社团等荣誉称号,承办了国际天文奥林匹克竞赛和全国天文社团发展论坛等国内外重大天文科普教育活动,是国内较有影响力的高校天文科普学生组织。笔者将以山威天协为例,从其科普传播优势、具体措施和存在的问题三方面为例,浅谈新媒体时代学生组织作为传播主体的科普传播实践。

3.1 优势

首先,山威天协挂靠于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有来自国内知名985、双一流高校特色学科强大、丰富的资源支持。山东大学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始建于2003年,同年学院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签订协议,合作共建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台,学院研究团队实质性参与了“夸父计划”“嫦娥工程”和“火星探测”等国家重大空间探测项目,是国内应用物理与天体物理学界具有重大影响力的高校学院之一。

其次,OGC(Occupationally-generated Content——职业生产内容)的组织架构有利于发挥个人专业与兴趣特长的综合优势。山威天协设置主席团五人,下设五个部门:学术与研究部、观测与技术部、科普与活动组织部、宣传与外联部和秘书处。各部门下设部长、副部长与干事,部门之间通力协作,有组织地进行科普计划制定、内容选择、文稿撰写、内容制作到宣传播发等工作。

此外,山威天协还利用校内天文台常态化开放机会,采用线上年轻化语态科普文章、科普视频与线下科普活动相结合,贴近受众,保证传播效果到达的同时注重受者活动参与程度及反馈。

3.2 具体措施

3.2.1 全媒体与分众:利用新媒体

山威天协目前已经利用微信、QQ、哔哩哔哩弹幕视频网(以下简称“B站”)多个新媒体账号通过文字、图片、视频与H5等内容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传播矩阵,多渠道传播,分众化宣传。

官方QQ账号“小天天”主要针对本校学生,语态年轻化,内容更为多样:除天文知识科普还有书籍电影等天文相关的娱乐内容推荐;微信公众号“山威天协”针对老师、家长等进行模块化科普,推出星知、星艺和星观等栏目,系统介绍天文知识;B站账号“玛珈钦天监”针对平台年轻群体,进行轻松、直观的科普。

此外,针对天文科普活动的特点,山威天协在多个直播平台积极开展直播活动。不仅对天文知识竞赛和天文台开放等线下大型活动进行全程互动直播,还对日食等过程性事件进行全程慢直播,不仅通过营造沉浸式在场感和仪式感增强了线上观看用户的活动参与感,更提高了成员的群体认同感,有利于培养新的强黏性意见领袖,进行更有效率的多级传播。

3.2.2 科普与游戏:组织线下活动

山威天协将天文台开放、空间天气日活动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等常态化活动、不定期路边天文观测等线下活动与理论结合,平时“高大上”的理论知识变成眼前的小游戏和亲眼见到的天体。

线下活动与线上科普的有机互动使山威天协科普传播的传播效果得到有效提升,线上宣传扩大了线下活动的影响力,线下活动促使参与者关注山威天协新媒体账号,学习天文知识。线下活动的参与者也通过在社交媒体的线上自我展示,更多的“追随者”。

3.2.3 科普与科学:专业课程与讲座

科普传播对于社会大众的传播效果也无可避免地存在一定渠道上限。除对普通公众进行碎片化科普,山威天协还对自我驱动力强的天文爱好者准备系统化的“进阶课程”,在充分考虑到个人差异因素的基础上迎合不同人群的不同程度天文知识需求。不仅有面向大众的科普,还有面对会员的社课、面对干事的培训、面对专业学生的专业讲座和点对点的中小学深度课堂科普。

如山东大学空间科学研究院空间天气物理与探测研究中心陈耀教授所进行的题为“太阳爆发的奥秘”高级科普讲座简介了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事件的基本观测特征和相关物理机制,其重点在于描述太阳爆发的能量来源、能量储存和释放机制等,侧重于阐述大的物理图景、概念及过程中的重要物理要素,有利于吸引新的专业天文爱好者,并满足已有“天协专业跟随者”需求,提高获得感。同时,山威天协已与威海市高区一中、高区一小等当地中小学校建立深度合作,使其成为中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部分,以提升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培养新的科普传播意见领袖。

3.3 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校学生组织专业性不强。科普传播要求内容的准确性为第一要务,但高校学生作为生产者,专业水平不高,主席团成员与指导老师作为科普产品的最终把关人无法面面俱到。

其次,科普内容质量不高。新媒体时代对科普传播提出了新的要求,硬核内容需要通过形式上的软化提高传播内容的易读性。但高校学生组织内容策划与产品呈现形式创新性不足,产品制作技术也较差。

在组织性方面,高校学生组织自我驱动力不强,加之学校政策不完善,高校学生组织事务与课业的冲突导致学生往往选择退出组织,导致持续发展力不强。

值得注意的是,高校学生组织品牌建设不足也是一个大问题。各平台账号没有形成统一的传播品牌,不同新媒体平台账号ID的混乱和内容连贯性差联动频率少导致科普传播效果不理想。

4 结语:发挥高校学生组织潜在科普动能

高校学生组织作为科普传播的潜在力量主体具有很强的传播力和很大的研究价值,但其作为科普传播的主体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为了释放高校学生组织的科普传播活力,要从多个方面共同发力解决问题,拿下科普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在内容生产上,高校学生组织应在以确保科学传播内容的正确为第一优先的基础上激发高校学生自身的潜在动能;改进对产品内容的选择和形式的包装制作。内容选择应贴合热点,深入浅出。

在科普产品播发上,高校学生组织应加强品牌建设,以统一品牌面对不同的新媒体平台,进行有组织的分众化播发,不同的平台既要各自为营,又要互动整合,采用一定政策鼓励“追随者”在平台分享科普产品。此外,积极参与平台活动也是重要的“引流手段”,如抖音的“DOU知计划”和B站的“知识分享官”等,以获得更多的流量与资金支持。

在目标人群定位上,高校学生组织应放弃从“小”处入手,放弃“大”梦想。找准自身在科普传播大系统中的定位,瞄准“最后一公里”着力加强“强关系科普”,不断增强自身对同质化受传者的吸引力。这是高校学生组织科普组织最大的特点和优势。

除高校学生组织自发能动的改变,学校和各级科协也应在政策上给予相应的支持与鼓励,针对高校学生组织在科普传播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专业的指导培训。

在新媒体时代,科普传播不是科学知识的简单叠加传播,要将线上与线下有效结合;高校学生组织也已不只是科普传播的接受者,更是即将接过科普传播接力棒的传播者。本文以山东大学威海天文协会为例,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科普传播的困境和高校学生组织科普的探索,希望为科普传播带来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天文高校学生科普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天文篇
科普达人养成记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天文与地理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一群“玩”天文的痴迷少年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微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