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背景下企业绿色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探究

2020-11-28郭丽洁

绿色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会计分录会计科目经营

郭丽洁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1 引言

随着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提升,企业在日常运营、生产阶段,逐步落实了绿色环保理念,一系列绿色成本与低碳经济的相关理念逐渐成为企业的发展准则。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将绿色成本核算体系与传统的会计核算方式做到有效融合,是企业当下关注的重点问题。

2 企业绿色成本确认

2.1 确认条件与依据

已发生货币化的绿色支出是企业绿色成本确认条件,若已经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破坏,但并没有完成绿色支出金额的确定工作,就不能确认绿色成本。绿色成本确认的依据包括外部确认与内部确认。外部确认是指企业按照国家关于环境的法律标准,确认企业的绿色成本,例如:企业对环保部门缴纳的排污费,购买环保设备的购置费。绿色成本的内部确认是指企业为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花费超过相关规定范围内的绿色建设费用[1]。

2.2 确认方法

企业绿色成本确认包括费用化以及资本化这两类确认形式。其中,资本化的确认形式可以帮助企业管理或者具有长期能够实现货币化的绿色资金,而此类资金可以在当期或未来的会计期间提高企业收入,增加绿色效益,这就要求企业在科学展开会计工作的同时,在第一时间完成摊销以及折旧等业务。在费用化的确认方式下所生成绿色资金可以体现出企业于当期流出具体经济的状况,重点包含了损失成本、预防成本以及治理成本等。其中的治理和预防成本对企业日常经营运营会产生直接影响,而损失成本即各企业平时生产经营中形成的投入资金[2]。

2.3 确认要点

企业在应用资金化确认或费用化过程中,要从绿色和经济的角度出发,不同情况下应用同一种成本确认方式也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如果企业的绿色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对环境起到了优化作用,并为企业带来相应的环境和社会效益,那么,不管经济效益是否得以提升,此时所形成绿色成本均应该实现资本化处理。站在经济角度上观察,企业的绿色成本必须在未来为企业带来一定经济效益,才能被资金化。例如,企业通过种植绿化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此项投入较大,设置的绿化设施也不会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但却起到了优化环境的作用,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从绿色角度来看,这部分的成本需要考虑资金化,因为它为企业带来了环境效益,但从经济角度来看,这部分成本没有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就应该费用化[2]。

3 企业绿色成本计量

3.1 与经营成本分开的绿色成本

在企业的日常经营和生产过程中,主要会把成本详细分成经营成本和绿色成本,如果这两种成本没有关联时,可以将产生的资金划分为绿色成本,比如治理环境时涉及到的有关费用[3]。倘若经营以及绿色成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就要将其和经营成本分开计算,例如:高校为提高教学楼的隔音效果,在建筑中安设的防噪设备减少噪音污染所产生的费用。

3.2 与经营成本相关的绿色成本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中,也存在很多不能精确界定经营和绿色成本的状况,因此企业应当根据产出资金的主要动因展开计量绿色成本的工作。按照投入资金主要动因对成本的相关分类加以确定,能够使企业分摊成本的各类问题得到合理解决,充分提升计量绿色成本业务的准确性以及合理性[4]。比如,某公司通常需要通过若干环节才能完成生产产品的工作,同时所有环节均会生成化工类的废物,相关工作人员会在各个生产环节进行废物的收集工作,并将其集中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工作人员工资中应该怎样计算绿色成本所占比例?该公司应该按照各个环节对绿色成本主要的动机加以划分,从而将总料当中的各环节所需材料占比计算出来,并将该比例作为相关工作人员工资的支出动机,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计算出各个生产流程里相关人员对应工资,随后把各环节所生成化工废物于所在环节用到材料占比作为绿色成本支出的动机,即把当前生产过程工作人员的工资乘以化工废物在原料的占比,最后得到的数据就是绿色成本的实际数额。

4 企业绿色成本科目及其财务处理方式

4.1 合理设置绿色成本的科目

如今,我国大部分企业都未单独设计可以将绿色成本有效体现的会计科目,成本核算人员将绿色以及经营成本一起计算出来。这种成本核算方式很难清晰地呈现企业在绿色建设上的成本投入。这就要求企业建立单独的绿色成本会计科目,将经营成本与绿色成本分开处理[5]。

企业的长期绿色资产一级科目分为绿色固定资产、绿色无形资产,财务人员在进行核算时,要在规定的会计期间内,对绿色资产做好折旧与摊销工作。要将绿色成本设置为费用化的绿色成本的一级会计科目,按照绿色成本产生原因将绿色成本所对应二级会计科目细化成损失、预防和治理等成本,而设置三级会计科目时,应考虑到企业实际状况,例如可以在预防成本下设置人工支出和材料支出,从而设置治理成本对应三级会计科目:处置支出以及二次利用支出,损失成本下设置罚款支出和赔款支出等[6]。

4.2 绿色成本财务处理案例

某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会产生下列几项绿色成本,包括了:采购能够将酸性物质中和的相关化学药品,采购脱硫装置与设备、除尘器等设备,研发环境监管技术,生产环节产出的工业废水、废渣处理与二次利用,废气排放前的处理。

企业购置中和酸性物质相关的化学药品所投入资金成本,其会计分录为:

借方:生产过程中的绿色成本——材料支出所需预防成本

贷方:生产原材料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与绿色成本有关的资金投入,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方:生产过程中的绿色成本——人工支出所需预防成本

贷方:应该支付给员工的薪酬

企业在购置绿色建设相关设备投入的成本资金,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方:生产过程中的绿色固定资产——采购的除尘器/脱硫设备

贷方:在银行的存款

而有关设备、装置每个月的折旧项目对应会计分录为:

借方:生产过程中的绿色成本——折旧支出所需预防成本

贷方:累计折旧的绿色固定资产

企业研发环境监管技术投入的成本资金,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研发阶段:

借方:绿色成本——预防成本(研究成本)

贷方:银行存款

研发成功后:

借方:绿色无形资产——环境监管技术

贷方:生产过程中的绿色成本:研发成本对应预防成本

确认资金化之后相应成本摊销为:

借方:生产过程中的绿色成本——摊销支出对应预防成本

贷方:累计摊销绿色无形资产

处理并再利用企业废水所投入的成本资金。具体会计分录为:

借方:生产过程中的绿色成本——二次利用支出对应治理成本

贷方:在银行的存款

当企业处理工业废气的时候,应根据我国有关排放标准进行具体会计分录:

借方:生产过程中的绿色成本——排污费支出对应损失成本

贷方:在银行的存款。

5 披露企业的绿色成本

5.1 披露模式

当企业确认绿色成本、计量成本以及处理相关财务之后,需要进行绿色成本的披露处理。绿色成本披露对象是企业所有的绿色成本信息,披露有独立的成本报告以及补充的成本报告这两类模式。其中,补充的成本报告即凭借财务会计报告披露绿色成本信息相应工作,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绿色成本信息合理分布在财务会计报表中的各个部分[7]。独立绿色成本报告通过设置独立的绿色成本会计报告和此类成本所对应会计报告使披露业务得以顺利完成。此模式可以全面提升信息披露工作的系统性和综合性,为相关人员提供更加完整、全面的绿色成本信息[8]。

5.2 披露方式选择

由于我国当前的绿色成本核算体系还不够健全,绿色会计整体发展也不够成熟,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也要尽量减少材料、人力等成本的投入,因此,要有效融合绿色成本披露与企业会计披露,将绿色成本的有关内容纳入企业会计报表中,并将其单独设项[9]。在资金负债表中,将相应的固定以及无形资产归入到企业非流动性资产里;而在相关利润表当中,将绿色成本下的预防成本与治理成本列入营业的日常利润当中,并且将绿色成本形影损失成本加入利润总额;此外在企业现金流量表当中,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中加设“与绿色活动相关的现金”;在成本投入的现金流量项目中,加设“与绿色损失活动相关的现金”。这种会计披露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绿色成本披露的科学性,将绿色成本信息系统、准确地呈现在财务人员面前[10]。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企业的绿色成本核算也成为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人员在实际的核算过程中,要明确成本确认条件与依据,根据绿色成本与经营成本的关系选择成本计量方式,健全会计科目,优化披露方式,以此推进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会计分录会计科目经营
合作社林木类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
集体资产对外投资的会计处理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黄磊 爱需要好好经营
论借贷记账法下的会计分录的编制教学
论借贷记账法下的会计分录的编制教学
轻松编制现金流量表
新旧高校会计制度科目对比浅析
XBRL下的会计科目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