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发展观的三次飞跃
2020-11-28石建勋
石建勋,刘 宇
(同济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财经研究所,上海 200092)
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永恒主题,发展观是对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揭示,是指导发展的思想理论,发展观演进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历史[1]。中国共产党对发展规律的认识有一个客观历史过程。在7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和探索的历史进程中,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懈探索和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不断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伟大实践中,发展观不断演进和升华,实现了由“站起来”发展观到“富起来”发展观再到“强起来”发展观的三次历史性飞跃,不断把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推向新的高度、新的境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有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决定,为实现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对新中国70年的发展演进史进行总结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演进的特点、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及发展观演进带给我们的启示和经验借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进一步夯实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础,不断提升党领导发展的能力,不断把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推向新的高度和新的境界。
一、发展观演进的历史进程以及中国发展成就
新中国70年发展及发展观的演进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历史,伴随着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发展观的演进也实现了三次飞跃。
(一)“站起来”的发展观
“站起来”,是毛泽东同志的概括。1949年,毛泽东自豪地向世界宣布:“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他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艰苦卓绝的人民大革命和新中国诞生历史贡献的精辟概括。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旧中国留下来的一穷二白的现实状况,需要加快发展,建立起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解决好几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因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发展是基础,初步探索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提出要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着眼于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兼顾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和利益关系、实现四个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等一系列“站起来”发展观的重要思想,实现了发展观的第一次飞跃,至今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些重要的发展思想主要包括:(1)根据新民主主义理论所揭示的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站起来”的中国要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发展蓝图作出了科学的构想,阐述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纲领等问题,形成了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为全国人民指明了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2)基于对新民主主义时期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分析判断,提出了以“一化三改造”为核心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为社会主义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4)以《论十大关系》为标志,比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问题,自主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5)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2]。(6)初步系统地设计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科学蓝图,深入探索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又要重工业、又要人民”的中国工业化道路。(7)初步探索了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和“四个现代化”分两步走的发展思想,初步总结提出了一系列有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
在“站起来”发展观的指导下,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为工业化打下坚实基础,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人力资本水平大幅度跃升,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华民族复兴、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营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在这个阶段,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主要是,解决了几亿中国人的温饱问题,有力支援了亚非拉人民的解放运动,提出划分“三个世界”的理论,反对帝国主义和修正主义霸权,维护世界和平。
(二)“富起来”的发展观
“富起来”,则是人民群众对邓小平领导的中国改革开放发自内心的赞颂。文化大革命以后,为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快速摆脱发展落后局面,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拨乱反正,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富起来”的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提出实行改革开放、 “三步走”战略实现现代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抓住机遇加紧发展、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讲质量讲效益等重要战略思想和方针原则,实现了发展观的第二次飞跃。其发展观的主要思想有以下要点:(1)在坚持社会主义特征的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2)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3)提出“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4],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4)强调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推进一切工作的动力,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5)提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3],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论断突破了传统观念和模式,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6)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思想和原则。(7)提出“不争论”、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发展标准,破解姓“社”还是姓“资”问题。(8)提出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世纪之交,面对当代世界的新变化,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考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江泽民说,“联系党成立以来的全部历史经验,总结我们党带领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我们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5]。江泽民强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把握住这一点,就从根本上把握了人民的愿望,把握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6]。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继续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同时,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有力的思想保证[7]。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8]。体现了更全面、更贴近人民生活、更具现实性。
在“富起来”发展观的指导下,中国经济发展实现了连续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取得令世人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2年的11.5%。连续十几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应该说,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贫穷落后的旧面貌,中国人民真正富起来了,为国家“强起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基础。在这个阶段,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主要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为世界发展和繁荣注入新活力和新动力。中国继续高举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旗帜,积极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维护世界和平发展和公平正义。
(三)“强起来”的发展观
“强起来”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概括。2016年在“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9]。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成就举世公认,但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的: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一点也不比不发展的时候少,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10]。从国内看,发展起来的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发展方式粗放,创新能力不强,生态环境资源约束趋紧,收入差距较大,人民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和养老等方面仍然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化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任务艰巨。从国际环境和世界发展趋势看,发展起来的中国“后发优势”“比较优势”“人口优势”等红利正渐趋用尽,中国发展既面临着出口增长的“天花板”和高科技产品进口的“卡脖子”问题,也面临着一个世界性大国的责任担当问题。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变化的新挑战、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了艰辛的理论探索,取得了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立了“强起来”发展观,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
“强起来”发展观的核心内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这五大新发展理念来源于实践探索,根植于时代要求,蕴含于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懈探索而形成的思想结晶。新发展理念的灵魂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参与感、满足感、幸福感,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执政理念[11]。坚持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好发展动力问题;坚持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好发展不平衡问题;坚持绿色发展,注重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坚持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好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坚持共享发展,注重解决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行动指南和整体方案。新发展理念与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发展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又结合发展阶段新特征和发展时代新特点,实现了发展观的第三次飞跃,标志着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整体性为突出特征,形成了系统性的发展理论体系,代表了新时代世界发展趋势和科学发展方向,抓住了当今世界现代化的主脉,不仅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新特点新规律,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发展方向的科学揭示、发展道路的开拓创新,具有世界意义。进入新时代,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中国对世界的贡献举世公认。在国际上提出了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国际发展观,为世界和平发展、为完善世界治理体系提供了中国方案。积极参与和推进联合国气候谈判,为达成《巴黎协议》作出了负责任大国的贡献。正在“强起来”的中国日益成为维护世界和平发展举足轻重的重要力量,正在走向全球治理的舞台中心,必将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更多重要贡献。
二、发展观演进的基本特点
新中国70年,几代领导人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国情和世情,以及社会主要矛盾和不同时期党的中心工作、主要发展目标和任务,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战略,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观。纵观中国发展观的演进史,可以发现它们一脉相承,都具有鲜明的战略性、人民性、时代性、系统性和接续性。
(一)战略性
发展问题事关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涉及为谁发展、如何发展等重大问题历来都是宏观和战略性问题。从宏观和战略性视角分析,发展观的演进史既与中国国情密切相关,也与世情变化、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演变发展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战略性和全局性。从国内看,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吃饱穿暖不仅仅是民生问题,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担当。因此,无论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发展是基础,还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江泽民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锦涛强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全面发展,不同时代领导人的发展观尽管根据国情不同,发展观的表述不同,但都是将发展问题视为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战略问题,都是将发展问题上升为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发展观的战略性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发展观的战略性还与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尤其在中国综合国力薄弱的境况下,发展的战略考量更为关键。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冷战时期,西方国家联手对新生的社会主义中国进行打压,以及与苏联关系的紧张,中国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恶劣,国家安全、祖国统一的需要压倒一切。因此,采取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重点建设“三线”、发展西部,实施区域均衡发展是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之初,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主题,开放与合作成为世界潮流。实行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4],实施经济非均衡发展,这一加快发展提高经济增长速度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明智之举。进入新时代,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世界第一的贸易大国和制造业大国,在国际上提出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国际发展观,无论对中国和世界都是战略性、引领性和前瞻性的问题。
(二)人民性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来看,无论处于什么样的环境条件、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压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发展观的形成和演进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性是发展观一以贯之的根本内涵。从毛泽东提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群众吃饱穿暖,过上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到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以及“三个有利于”标准和将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始终作为我们党制定政策、方针的出发点和归宿;再到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发展的价值追求和发展依据。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发展观演进史,无不贯穿着“为人民服务”这个共产党执政兴国的基础、初心和追求,“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执政理念的一以贯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政治自觉,充分体现了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充分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和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性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显著特征和优良品质,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永葆政治本色的根本标志,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发展观的鲜明特性。人民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幸福美好生活,彰显了治国理政的人民性特质。他指出:“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12]。这就要求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一再谈到人民立场。他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说:“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13]。
坚持发展观的人民性,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落实在行动上[14]。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人民性有两大实践要求:一是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二是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发展理念中,“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共同富裕”理念与“共享发展”的内涵和要求是一致的。“共享发展”是“共同富裕”的价值理念和理论抽象,“共同富裕”是“共享发展”的实践逻辑和政策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共享发展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人民共享”标准,从而把中国的发展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5]。
(三)时代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任何发展观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都是对特定时代主题的正确把握,都是在对特定历史条件、国内外环境条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为不断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需要、提升综合国力、处理好国家核心利益与国际责任担当之间的关系,以及最终实现多赢格局而进行的战略选择和战略布局。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要迅速实现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目标和任务,在冷战环境下不被强国欺负,那个时代的发展观就是:一方面,要解决好几亿人口的吃饭穿衣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要迅速建立起共和国“站起来”的物质基础。因此,那个时代强调工农业总产值规模,强调经济增长速度,强调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工业,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提高军事现代化提供物质基础,就成为当务之急。改革开放之初,在搞了二十多年的计划经济以后,中国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根据国际形势变化的大趋势,果断地将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强调发展是硬道理,实施“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强调加快经济增长速度无疑是正确的。
进入新时代,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科技智能化和信息网络化是大势所趋,世界正处在前所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正处于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既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强起来”阶段的发展观应运而生,它既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观的继承和经验总结,同时紧扣时代主题和世情国情变化,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具有先进性和前瞻性,更加成熟和定型,不仅有“五位一体”“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也有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的核心价值观,更有基于政治规律、社会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的“五大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既要协调好自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发展的平衡,还要积极引领经济全球化时代潮流,促进发展内外联动,不仅提出有关国内发展的新理念,也提出世界新的发展观、合作观[15]。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提出的课题,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发展观的演进史都是用唯物史观的理论和方法,在分析各自所处时代特点的基础上,科学地回答了时代提出的课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觉和每一代人走好自己长征路的责任担当。
(四)系统性
发展观不仅仅是一个发展理念,更是系统集成的行动方案。什么是发展?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怎样发展?回答好这些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系统发展的需要。系统发展是事物发展的最高形式,其中,要素发展、层次发展、结构发展、功能发展和环境关联性发展是系统发展的基本内容,这些方面的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一个完整的发展观,一定是在发展为了谁的核心价值观引领下,把发展观体现在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和战略上,落实在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中。
进入新时代,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条件看,中国发展的国内环境和国内条件都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系统性问题,而不是单一和局部性问题,往往是牵一发动全身。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巨变,涉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国际治理体系、国际经济金融环境和政策外溢效应明显增强,也面临着更多更复杂的系统性问题。从改革与发展的两大主题看,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问题、困难、风险、挑战和任务都具有系统性,必须要用系统性思维推进改革与发展。系统性思维推进改革与发展的要义就是通过整体推进、协调并进、系统集成、形成合力,涉险滩、破藩篱使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因此,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16]。实际上上述“三性”可以归结为一性,即系统性。《决定》所显示出来的整体性以及它所展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部内容,都充分表明了其系统改革论思维,显示出其科学的系统改革的思想和理论。因此,新时代的中国改革与发展要更加注重系统性,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好改革开放、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统筹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好“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贯彻“五大新发展理念”,推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的各环节、各方面协调持续发展。
(五)接续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9]。虽然每一代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面临不同的发展环境和时代特点,有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但一代人接过一代人的接力棒,一以贯之地践行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原则和宗旨,都是一心一意谋发展,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都是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完善的同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发展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现出接续性、联系性、继承性,其演进史正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发展的历史。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在发展的历史链条中,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历史长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尽管不同阶段的发展各有其特殊性,但后一阶段的发展并不是完全独立于前一阶段的发展,而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产生并充分吸收继承前一阶段的成果而发展起来的[17]。过去的发展成就是今后发展的基础,过去的经验教训是今后发展的宝贵财富,正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总结经验、艰苦奋斗、砥砺前行、不断完成每一个阶段的历史任务,才铸成了伟大祖国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12]。“两个不否定”为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发展观,深刻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历程和发展观演进的接续性有重要意义。
任何发展形态和发展观都是“暂时的和历史的”,每一种形态和观念“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18]。如果没有文化大革命前几十年建设的比较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发展探索取得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就很难有改革开放的拨乱反正,恢复到党的八大的正确路线上来;如果没有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高速发展的物质积累,没有基本解决人民群众生活的温饱问题,现在就很难谈得上发展的质量、发展的平衡和发展的充分问题,国家也没有多少物质条件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没有贯彻落实五大新发展理念的丰富物质基础。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历史观,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发展历程和发展观的接续性,应是我们新时代学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基本态度。
三、不断提升党领导经济发展的能力
(一)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是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的思想理论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是具有强大思想创新活力、理论创新能力的政党。新中国70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历经千辛万苦,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发展中,解决了许多前人从未遇到过或者从未有效解决的问题,靠的就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19]。我们党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的基本经验,就是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永恒主题,发展观演进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上不但要成熟,而且要发展和创新。理论上的成熟和发展是党政治上成熟和发展的根本前提。党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党始终坚持根据实践的发展和下一阶段更高水平实践的需要,与时俱进地推进理论创新。党在理论上成熟的根本标志,是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0]。这两次历史性飞跃,为党领导发展能力的提升也带来了两次飞跃,中国发展也迅速实现了“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不断推进实践发展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进入了新境界,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强起来”历史性飞跃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新时代的继承和发展,为新时代党领导发展能力的提升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全面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提高党领导能力的根本遵循。
(二)全面固牢党的执政基础,是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的前提条件
从根本上说,党的执政基础是人民群众的拥护,全面固牢执政基础就要强化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永远不要脱离人民群众,永远不要忘记初心,永远不要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为此,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保持党自我革命的自觉和能力,这是最难最关键的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党进行了长期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着眼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将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坚持思想从严、管党从严、执纪从严、治吏从严、作风从严、反腐从严,开辟了管党治党新境界,取得了全面从严治党新成就,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能力全面增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显著增强,形成了弥足珍贵的经验。
认真总结这些经验,对于认识和把握党的建设规律,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开创全面从严治党和国家发展的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这些经验主要是:党要管党,要坚持把学习教育作为管党治党的基础性工程来抓;要以更强的韧性破解作风建设难题,夯实党执政的政治基础;要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管党治党的关键环节来抓;要强化责任落实,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效管用的条件;要完善党内法规,全方位扎紧管党治党的制度笼子;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巩固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坚持严格选拔任用干部与严格教育管理监督干部相结合,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举措。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是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的根本目的和最重要的检验
党领导发展能力既是党执政能力最重要的体现,也是对党的执政水平最重要的检验。我们党作为长期执政党,只有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解决好发展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才能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因此,要紧紧围绕促进发展、造福人民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坚持用“老百姓高不高兴、满不满意、答不答应”的发展实效来检验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党之所以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们要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投身到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21]。新中国成立70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始终牢记人民利益至上这个根本,极其有效地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并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激励着广大人民群众奋发向上、共创美好生活。在新时代的前进征途上,只要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紧紧依靠人民,造福人民,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全面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领导发展的制度建设能力
发展从思想到理论再到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相应的政治和经济体制等各方面的配套和保障。新中国成立70年发展观演进史表明,发展观的贯彻落实需要体制机制保障,需要相应的政治和经济体制配套。新中国成立之初,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迅速建立起了“站起来”的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之初,要实现跨越式非均衡发展,“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就必须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让市场经济充分发挥资源配置作用,迅速建立起了“富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新时代,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深化改革开放,迅速建立起“强起来”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不断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没有相应的体制机制保障,发展观就落不了地,就实现不了理想的发展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胜利,很关键的一条是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要围绕形成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力度,直面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矛盾和挑战,对准瓶颈和短板,精准对焦、协同发力,努力在增强创新能力、推动发展平衡、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放水平、促进共享发展上取得新突破”[22]。
新中国成立70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都说明,改革是推动中国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实现新发展的重要保障。新时代要实现新发展,必须充分认识深化改革开放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复杂性,齐心协力,不畏险阻,攻坚克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要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的突破。要把新发展理念作为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指挥棒,推动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尽快形成有利于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体制机制。要特别注重深化领导方式改革,在政策安排和政绩考核上体现新发展理念,提高各级政府部门的行动力和领导力。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中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唯有如此,才能把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不久前闭幕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深刻阐释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总体要求,并对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等13个方面的制度作出战略部署。再次反映出中国共产党的制度建设能力、制度建设自觉和自信,透过这13个方面的制度安排,“中国之治”的美好前景清晰可见。循着决定明确的奋进之路,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正向我们走来。
(五)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国际环境、国际关系是中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外部条件,历史经验表明,中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闭关锁国只能是落后挨打,中国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发展也需要中国。在当今世界,任何国家关起门来搞建设都是不能成功的。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发生沧桑巨变的40年,既是中国走向世界、融入世界、为世界贡献力量的40年,更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取得辉煌成就的40年。我们既非常珍惜并坚定不移地维护中国人民长期奋斗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坚决维护中国发展利益,又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始终站在国际大局与国内大局相互联系的高度审视中国和世界的发展问题,谋划和制定中国的发展战略,坚持独立自主与深度参与全球化相结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新中国70年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发展,自说自话、孤芳自赏,不与国际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和竞争,不在复杂多变国际环境的大风大浪中搏击和斗争,提升不了执政党领导发展的能力。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正是在开放的环境下,虚心向世界学习,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举世公认。
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既相互紧密联系,又相对独立存在。统筹好两个大局,就要充分认识这两个大局的发展趋势和基本特征,立足国内,放眼国际,把两个大局兼顾起来、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形成两个大局之间相互借助、相互配合、良性互动的格局。新时代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两个结合意识,增强统筹两个大局的能力,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有效化解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新时代新发展中作出新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要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善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同时坚决维护我国发展利益”[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