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成本核算问题分析及探讨
——以A公司为例
2020-11-28路光玲
路光玲
(宁夏大地循环股份发展有限公司,宁夏 石嘴山 753400)
一、企业成本核算的重要性
财务成本的管理工作一直以来把成本核算工作作为重点来抓,因为成本核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执行、评价、和考核,同时也对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成本核算,可以监督检查成本的预算及计划的执行情况。以绩效为考核的企业,通过正确的成本核算可以对绩效的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以找出可以降低成本,持续改进的关键点。
目前,很多企业都存在成本核算方面的问题。本文以A公司为例来分析其成本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A公司背景介绍
A公司在西北地区颇有影响力。公司成立于2015年,主要业务为轮胎、钢帘线、炭黑的生产和销售。公司一期产能为年产240万套轮胎,二期为同等规模,一期已于2015年投产,二期目前仍在建设中。截至目前,公司已经设计了50个花纹、270个规格、1500个新品种的轮胎。产品除了国内销售,已经销往北美、欧洲等108个国家和地区,公司累计申请专利105项。
虽然与同行业上市公司玲珑轮胎、三角轮胎等相比产量较小,但A公司的装备能力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公司长远战略来看,打造高质量产品、提供高质量服务、做让客户放心的产品是企业发展的宗旨。
A公司采用的成本模式是BOM成本,即按品种法核算的标准成本法,产品按台账分步核算成本。所谓的BOM,是指技术部门根据工厂的生产能力及技术水平,测算的生产各规格型号产品所需物料清单。
三、A公司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一)BOM统计存在的问题
由于轮胎产品更新换代快,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在和同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不断的研发新产品。比如,根据不同地区的温度及道路状况和市场需求,研制不同品牌、不同规格和花纹的轮胎,来应对不同温度及路况下客户对轮胎摩擦力、耐压力的不同需求。所以,随着公司发展,BOM数量也越来越多。首先,截至到目前,公司已经有一千五百多个BOM数量,公司没有使用相应的软件来管理和使用BOM,每次变更都需要人为的调整和增加,这样就增加了出错的概率,造成了成本数据的不准确,对成本核算的准确性造成了影响。其次,BOM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有时每月调整多次,财务BOM没有实现信息化软件处理,手工处理工作量大,对于频繁变更的BOM成本取数,财务采用最后一次的调整BOM数据,没有对每次调整的BOM数据进行采集,全月下来都按最后的调整数据进行成本核算,造成了成本的不实。最后,BOM数量和实际生产消耗量之间的差异财务没有使用“材料成本差异”科目进行调整,而是直接用实际消耗数量在BOM的基础上进行了数量的加权平均处理,这样很难发现材料BOM量和实际消耗量的差异程度,不利于发现问题及找出调整方案。
(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轮胎生产需要经过四个工段,公司分为了四个车间,依次为密炼车间、预备车间、成型车间、硫化车间。由于生产工艺复杂,人工劳动强度大,各个车间半成品种类繁多,每个班组都会出现废品废料现象。从上道工序(上个车间)转移到下道工序(下个车间)的半成品,没有按照物料平衡的原理,使用统一的计量工具来计量,如,原料投入计量单位是吨,产出的轮胎计量单位是个,再加上缺少中间过程的监督控制,废品废料没及时登记入账,这样下去,会出现销售收入和对应的成本不配比的现象,从而对利润造成影响,对各个车间进行成本控制和考核也就成为了口号。另外,对不同生产车间,财务采用台账进行分步核算,没有在NC系统体现出来,所有车间的半成品都在生产成本的借方余额归集,除了成本会计自己明白各个车间半成品和生产成本的情况,其他人无法通过软件来了解整个轮胎生产的成本核算及管理。财务对整个成本核算过程疏忽管理,数据来源只是通过微信或者QQ传递,缺乏相关责任人签字的证明资料,数据的真实性令人质疑,这不利财务的成本管理。如果发生人员更换,相关成本工作交接不清,就会造成整个成本系统的严重错误,最终导致经营管理提供错误的决策信息。
(三)轮胎产品入库存在的问题
轮胎产品的入库和出库使用的是MIS管理系统,用扫码枪对轮胎编码进行扫描入库和出库,数据和NC衔接,自动上传到NC软件系统,财务可以通过NC获取产品入库和出库相关信息,包括品牌、规格型号、花纹、数量等。财务根据从NC系统中获取的相关入库信息进行产品的成本单价的匹配,核算成本。即使通过每月的盘点发现了轮胎的盘盈情况,但由于不知道是哪个品牌、哪个规格型号、哪个花纹的,所以即使发现了问题,财务也没有能力处理。由于轮胎的成本和收入是从NC系统提取,只有到出库时,才能发现哪条胎没有入库码,这时才会重新补充入库码后再扫码出库,产量自然也就加到了发现的当月,对利润造成了不实影响。经过对盘盈情况的调查发现,公司轮胎入库时没有交接手续,生产车间派人扫码,入库扫码和滚胎(从生产车间滚到仓库入库点)由一个人操作,这样难免会出现漏扫重扫现象,仓库没有人进行入库的清点工作,缺少监督监控,无交接手续,入库的准确与否和仓库没有直接关系,入库不对他们进行考核,他们只对发货数量负责。生产车间、仓库、财务都很难掌控准确的入库数量,财务通过NC提取的入库数量不一定准确,产品的成本也就会发生偏差。
(四)轮胎的库存管理问题
A公司的产品销售分为汽车配套客户、一般客户、国外客户三种类型,但收入和成本的确认分为了外壳(自制)、内胎(外购)、垫带(外购)三类,并未按照汽车配套客户、一般客户、国外客户三种类型进行分类处理。对于收入和成本的确认,一般客户,只要出库就确认收入并进行相关成本的核算;汽车配套客户,需要产品上线后,根据客户的用料清单确认收入并结转相应成本;国外客户,是在收到海关提供的报关单确认相关的收入和成本。通过上述三类情况不难发现,汽车配套客户及国外客户,公司的产品出库时并未将风险转移给客户,实际是在配套客户和海关分别不同地点的存放,在未收到配套客户上线清单和海关报关单时,要对该产品进行存货管理,及时对其进行盘点。由于路途遥远,加上配套客户多和报关的海关有几个,公司对该部分疏忽管理,NC系统中也没有单独的分客户和报关点的周转库进行分别核算和管理,造成实际的库存数量和理论数量(按照发货数量减去已经上线和报关的数量)不符。长时间疏忽管理,因为采用的成本结转方法是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在产成品的生产成本发生加大变化时,会影响销售成本。再加上外部库存形成仓储费、出入费用,这样就会消减会计利润。
四、A公司成本核算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建立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根据公司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成本管理作为财务管理的一部分,财务部是成本管理的职能部门,其他部门是成本管理的责任部门,要按照规定履行成本管理工作。对成本管理中心和各责任中心制定详细的考核办法,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职工的行为,做到发现问题,追溯求源,从根上解决实际问题。
(二)做好物料平衡的监控及分析
为了做好物料平衡的监控和分析工作,核算的计量单位前后要保持一致,时时关注物料的损失情况,将损失分析原因,分类及时入账。损耗有时属于自然风化等,比如橡胶要最少24小时解冻后方可使用,解冻过程中会造成部分水分的蒸发,这部分的损耗是无形的,要直接计入半成品或产品的成本;废品废料的损失要分析原因,如果属于人为的因素,要对责任人按制度进行处罚,承担全部或者部分损失,如果属于合理的正常损失要将该部分损失计入半成品或产品的成本。
(三)利用软件管控BOM成本
BOM成本是整个成本核算的中心,是成本数据的直接来源,BOM的准确性决定了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做好BOM成本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业务需要及信息技术人员的能力情况,自行开发BOM管理软件,或者购买现成的软件来进行BOM成本管理和控制。同时要将BOM数据和NC系统的库存管理中的收发存相关联,以便在BOM变更后,能及时获取到相对应的变更的BOM数据。
要核算实际消耗与BOM的差异,采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进行分类核算,发行差异变化较大的产品或半成品,要及时反馈到技术和生产部门,查出原因,以确保产品的成本的准确性。
(四)分车间进行成本核算
根据企业产品生产的实际情况,分车间进行半成品及产成品的核算。这要发挥财务职能部门的作用,监督监控到位,要求每个车间进行半成品及产成品转移时,要有交接记录,交接记录要具体到班组,相关责任人要签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并以此作为考核依据。车间每班记录,每天统计,按月汇总并上报财务。财务核实无误后进行各个车间的成本核算工作。
(五)加强产品转移的监督和管控工作
规范仓库管理制度,加强仓库管理工作,重新梳理仓库的操作流程、作业要求,注意细节,进行6S管理,制定奖罚制度等。入库的产品要有交接,各种品牌、规格、花纹的轮胎扫码数量和实际入库数量要核对一致。硫化车间与仓储部对入库产品增加交接程序,扫码与入库盘点分部门进行,互相核对监督,不能一人多岗。只有做好了过程管控工作,财务的成本核算才能真实。财务核实无误后进行各个车间的成本核算工作,用约当产量法来换算各车间半成品相当于成产品的量。
总之,企业要应对激烈竞争的市场,从精细化管理中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财务成本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企业要拥有先进的成本管理系统和优秀的高素质的成本管理人员,严格成本把控,做到精益求精,才能有效降低成本,为企业寻求到新的利润增长点,保证企业在竞争中有利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