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课程目标设计课堂教学*
——以“三角函数”起始课教学为例
2020-11-27李双双
李双双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等课程目标。那么,如何理解课程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它们呢?为此,笔者请教了专家也研读了新课标相关解读文献,现结合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 第1 章“三角函数”起始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对课程目标的理解
新课标对于课程目标,从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简称“四基”),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称“四能”),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简称“六大核心素养”),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数学思维思考世界、数学语言表达世界(简称“三会”)等不同的角度加以论述。新课标指出:“‘四基’是培养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沃土,是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感悟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1]因此,笔者以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四基”是基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灵魂,“四能”是抓手,“三会”是终极性目标。
1.“四基”——课堂教学的基础目标。
对于“四基”,在每一节课具体内容的教学中,教师一般都会思考有无夯实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但是,对于“基本活动经验”,很多教师尚未足够重视,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基于原有的数学活动经验”去“再发现”地学习数学,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数学教学的长期目标。
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是“四基”的继承和发展。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四基”(尤其是基础知识)紧密贴合相关的数学知识,因此就具有显性的特征;而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隐含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也就具有隐性的特征。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挖掘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核心素养目标,并且以恰当的问题与情景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应当把核心素养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融入每一节课的教学中。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我们可以确定两条目标主线:“明线”是“四基”;“暗线”是核心素养。
3.“四能”——数学素养提升的抓手。
“四能”的核心是“问题”。课堂教学中,应当以“四能”为抓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理解数学的概念、掌握数学技能、形成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经历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处理等过程,从而有利于“四基”和核心素养的形成。
当然,提高“四能”和“四基”与提升核心素养是相互促进的,学生一旦具备了良好“四基”和核心素养,就能够基于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经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等思维过程,发现并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
4.“三会”——数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会”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它是数学教育的终极性目标。因此,“三会”这一目标并不需要我们在每一节课上去刻意地关注和落实。只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四能”、夯实“四基”、发展核心素养,就能够使学生逐步学会“三会”。
二、以课程目标为导向的教学实践
基于上述理解,笔者执教了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 第1 章“三角函数”第1 课时,教学内容包括“章引言”和“任意角”两个部分。主要教学环节与设计意图如下。
1.教学目标的制订。
根据教学内容和课程目标,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周期现象和本章的主要研究内容;了解任意角、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掌握与给定角α终边相同的角的表示方法。
(2)通过改变摩天轮的旋转方向、旋转时间等变量,让学生发现问题,感受学习任意角的必要性,并借助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解决问题,建构任意角、正角、负角、零角、象限角的概念,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
【设计意图】首先,关注“四基”。这里不仅关注到相关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新知识(任意角)的必要性,并借助于已有的活动经验,自我建构新的概念,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活动经验。其次,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确立了培养学生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等核心素养的目标。最后,以“四能”为抓手,通过控制摩天轮的旋转方向、旋转时间等变量,让学生发现问题:初中所学的角“不够用”了,需要进一步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2.章引言课的教学。
章引言课的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纵横联系和可能应用,形成全章知识概览和认知思路框架。
笔者由摩天轮引入“周期现象”,经过数学抽象,设计了如下问题,进而开启对任意角的研究。
问题1:如图1 所示,已知某摩天轮的直径为100m,按逆时针方向匀速旋转,6 分钟转过1 周。若小明从点A 处乘坐摩天轮,旋转1 分钟时小明所在的位置记为点P,请你用恰当的方法来表示点P的位置(相对于点A)。
【设计意图】(1)通过章引言课的教学,让学生从整体把握数学内容,帮助学生厘清“三角函数”这一章的内容与逻辑关系,整体把握本章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发现并初步领会“周期现象”这一数学规律;通过研究圆O上点P位置的三种不同表达方法——P(r,α),P(r,l)和P(x,y),为本章将要继续学习的内容做好铺垫。
(2)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首先,通过摩天轮这一实例,让学生经历数学抽象的过程,发现“摩天轮旋转”这一实例背后所蕴含的周期现象;其次,通过对平面内圆O上点P位置的3种不同表示方法的研究,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让学生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数学,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表达具体的问题。
(3)通过“摩天轮旋转”这一实例引入三角函数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为今后运用三角函数知识来解决与“摩天轮旋转”相类似的应用题埋下伏笔。
3.任意角概念的教学。
笔者在上面问题1的基础上,继续追问。
追问1:经过多长时间后,小明还会再一次回到点P位置?小明第2次到达点P时,一共转过了多少角度?第3次呢?
追问2:若摩天轮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其他条件不变),旋转1 分钟时小明所在位置记为点Q,从点A 到点Q,转过的角度是多少?第2 次、第3次到达点Q位置时一共转过了多少角度呢?
问题2:从刚才的摩天轮旋转的实例中,我们发现过去所学的角已经“不够用”了,于是我们需要将角的范围加以扩大,如何来扩大角的范围呢?
【设计意图】(1)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学习“任意角”。由追问1 让学生发现初中所学习的0°~360°的角已经“不够用”了,认识到将角的范围进行扩充的必要性;再由追问2 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并依据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用正角、负角表示按照不同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2)通过改变摩天轮的旋转方向、旋转时间等变量,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并经过自己的思考,初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抽象与类比推理等素养,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4.终边相同角的教学。
(1)建立恰当的坐标系表示角。
问题3:本章我们将要研究三角函数,根据我们前面研究函数的经验,我们需要在坐标平面内研究角。你打算如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研究角呢?有什么好处?
(2)探究终边相同角之间关系。
问题4:角-300°,-150°,-60°,60°,210°,300°,420°分别是哪个象限角?其中哪些角的终边相同?
追问1:从问题4,你发现终边相同的角彼此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写出与60°角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吗?
追问2:与角α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是什么呢?
【设计意图】(1)问题3 让学生思考“如何建立坐标系来研究角”,在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提高和数学建模意识的形成。(2)问题4 及追问1 和2,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让学生在得到与角α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的表达形式的同时,理解数学的思维方法。(3)在得到了“与角α 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为{β|β=α+k·360°,k∈Z}”后,提出问题“代数表达式α+k·360°(k∈Z)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这里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让学生学会从“数”与“形”两个角度思考问题,领会这一表达式中所蕴含的“周期现象”,加深对周期现象的理解。
三、教学反思
以上介绍了笔者自己学习运用课程目标的体会和教学案例。对于这一节课,如果我们不去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背后所蕴含的学科核心素养,仅仅关注知识目标,那么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是极为不利的,长此以往,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也就难以得到全面落实。因此,在教学中,要大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学(研究价值)、学什么(研究内容)、如何学(研究方法)”,以期实现这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