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种杀虫剂对番茄烟粉虱的田间防效试验

2020-11-27贾鑫慧张欣颖李云龙郑建秋曹金娟王俊侠

蔬菜 2020年11期
关键词:呋喃烟粉悬浮剂

王 胤,贾鑫慧,李 锦,张欣颖,李云龙,胡 彬,孙 海,郑建秋,曹金娟,王俊侠

(1.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北京 100029;2.北京市昌平区植保植检站,北京 102200;3.河北北方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番茄是百姓喜食的重要果菜类蔬菜,近年来随着熊蜂授粉技术的日益成熟,番茄种植面积逐渐增加[1]。京郊农户种植番茄偏爱在秋季9月初于设施内定植番茄[2],以保证春节前后采收,达到提高生产收益的目的[3],但秋季正值害虫高发期,田间生产中以粉虱、蚜虫和蓟马等小型害虫危害最为严重,若不及时防治,常导致蔬菜大规模减产,甚至绝收[4]。

烟粉虱(Bemisia tabaci)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为害番茄、黄瓜、辣椒等多种蔬菜,主要表现为刺吸作物汁液,造成植株生长衰弱,分泌蜜露,引起煤污病,最严重的是通过刺吸式口器传播病毒病[5]。田间生产中,为预防烟粉虱的发生,应在产前做好清洁田园、深翻土壤等工作,减少虫源,降低虫口密度。从育苗期开始采用安置防虫网的物理阻隔方式,并利用该虫趋黄色的特性,悬挂黄色粘虫板,监测虫口密度。发现烟粉虱少量发生时,可采用在设施内释放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Gahan)的生物防治方法防治[6-10]。药剂防治主要以烟碱类杀虫剂为主,但长期使用化学药剂易导致害虫抗药性的产生,不同药剂对防治害虫不同龄期效果不同,若不能选用正确药剂,可能错过最佳防治时期,造成用药过量、农残超标等问题[11]。此次试验的供试药剂均为新型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药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可喷施或灌根处理,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目前害虫对该类药剂产生抗药性的报道较少。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属于鱼尼丁受体抑制剂类杀虫剂,作用范围广泛,可有效防治鳞翅目、半翅目和鞘翅目等害虫。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属于季酮酸类杀虫剂,具有双向内吸传导性能,作用持效期长。99%矿物油乳油属于新型矿物源生物杀虫剂,通过形成油膜封闭害虫气孔导致窒息死亡的物理方式防治害虫,同时具有杀卵效果。为明确5种药剂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此次试验在番茄上开展田间试验,以期为防治烟粉虱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药剂

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浙江钱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99%矿物油乳油(韩油能源有限公司)、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拜耳股份公司)、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美国富美实公司)、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拜耳股份公司)。

1.1.2 试验材料

试验作物为番茄金冠58号(北京金土地农业技术研究所)。

1.2 试验设计

试验在北京市密云区季庄村番茄生产日光温室内进行。于2019年9月13日定植,667 m2种植1 800 株。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耕作、施肥、株行距等)均一致,且符合当地的栽培习惯。

试验共设置6个药剂处理组,分别为处理A: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667 m2用20 g);处理B:99%矿物油乳油(667 m2用500 g);处理C:22.4%螺虫乙酯悬浮剂(667 m2用30 mL);处理D: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667 m2用50 mL);处理E: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667 m2用40 mL);以清水为对照。各处理分别重复3次,共计18个试验小区,各小区面积约为18 m2,随机区组排列。各供试药剂的制剂用量均为推荐用量的最大值。

药剂用山东卫士WS-16D手动喷雾器喷施,每667 m2用水量为30 L。于2019年10月20日进行第1次施药。

1.3 调查方法

在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施药后1、3、7 d(21日、23日、27日)定点定株调查虫口数量,各小区采用5点取样法,每点标记2株番茄,在早晨成虫不活跃时调查整株成虫数量。药效计算方式如下:

1.4 数据分析

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对番茄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试验结果见表1,药后1 d,处理E(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和处理A(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对番茄烟粉虱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1.7%、61.5%,二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处理D(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的防效为50.5%,排在第3位,高出处理C(22.4%螺虫乙酯悬浮剂)6.1个百分点。矿物源药剂处理B(99%矿物油乳油)速效性相对较差,防治效果仅为30.9%,与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处理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由表1可知,药后3 d,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对番茄烟粉虱的防治效果最高,为82.1%,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紧随其后,防效分别为80.0%和76.4%,三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99%矿物油乳油防效相对较低,为46.2%;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对烟粉虱的防效较药后1 d的增幅在5种药剂中最小,仅增高4.6个百分点,且与99%矿物油乳油处理组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99%矿物油乳油处理组与其他3个处理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药后7 d,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具有较好的持效性,对番茄烟粉虱的防效达90.0%,显著高于其他各药剂处理组。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和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3种药剂防效分别为70.3%、70.0%、67.1%,且三者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99%矿物油乳油防效相对较低,为40.6%,与其他各处理组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表1)。

表1 供试药剂对烟粉虱的防治效果

2.2 药剂安全性

在2019年10月20—27日开展的3次田间调查中,番茄植株长势良好,未出现萎蔫、变黄等药害症状,说明各药剂处理组按照此次田间试验用量浓度防治烟粉虱对番茄作物安全。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5种供试杀虫剂中,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和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2种药剂对防治番茄烟粉虱具有较好的速效性,药后1 d防效分别为61.5%、61.7%。17%氟吡呋喃酮可溶液剂同时兼具较好的持效性,药后7 d防效维持在90.0%,在田间烟粉虱发生严重的地块,可优先使用该药剂开展防治工作。矿物源药剂99%矿物油乳油在此次试验中防效相对较低,该药剂通过在昆虫虫体表面形成药剂膜,堵塞昆虫气孔的方式杀灭害虫,在后续的试验中,可通过开展多次施药的方式来验证防治效果。22.4%螺虫乙酯悬浮剂在施药后3 d的防效相对较低,为49.0%,而药后7 d防效达70.0%;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在施药后3 d的调查中防效较高,为76.4%,而药后7 d防效降低至70.3%,在田间2种药剂可与其他药剂交替使用,避免抗药性的产生。

在田间生产中,除采取安置防虫网、黄色粘虫板监测诱捕等措施外,还应在产后做好残株的无害化处理工作,破坏害虫的寄生场所。何笙等[7]采用释放丽蚜小蜂防治番茄烟粉虱的试验结果显示,烟粉虱发生初期,提前10~15 d放蜂,每次放蜂量6万头/hm2,间隔7 d,共计放蜂5次,可有效防治害虫。本试验结果与陈敏等[12]选用氟吡呋喃酮防治番茄烟粉虱的结果相似,高浓度氟吡呋喃酮处理组药后7 d防效为82.3%,进一步验证了该药剂对烟粉虱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与崔小英等[4]在北京市密云区选用5种药剂防治烟粉虱的试验结果存在差异,较其低出20个百分点,可能因为其在春季5月开展田间试验,此时田间虫口数量较少。本试验仅作为单一试验地点的单次试验,由于施药器械和试验地气候条件等因素差异,试验数据仅供参考,今后将进行多地点重复试验,进一步验证试验结果。

猜你喜欢

呋喃烟粉悬浮剂
含壳聚糖氨基酸肥料与悬浮剂混合使用下悬浮率的研究
0.5%藜芦碱可溶液剂与20%乙螨唑悬浮剂配合应用 防治柑橘红蜘蛛药效试验
2-戊基呋喃:斑翅果蝇的新颖驱避剂
研究呋喃生成机制助力热加工食品安全检测
近10年我国烟粉虱发生为害及防治研究进展
40%氰氟虫腙·甲氧虫酰肼悬浮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问药效试验
四川省凉山烟区烟粉虱发生规律研究
加速溶剂萃取—硅胶柱净化—碱性氧化铝柱分离—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土壤中的二噁英类化合物
陕西地区烟粉虱生物型的鉴定及其危害分析
烟粉虱救援行为机制研究设想及其应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