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孔子学院发展现状与展望
2020-11-27曹宇博
曹宇博
(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36)
2018年11月24日,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教育对话在北京召开,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在活动中表示,中国愿与沿线各国一道,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理念,共同构建多元化教育合作机制,全力打造“一带一路”教育共同体。[1]2019年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行,作为我国2019年最重要的主场外交,此论坛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再次推向国际论坛。[2]孔子学院作为汉语国际教育最具代表性的机构,在当今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鉴于此,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孔子学院的发展现状,总结其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及对策,以期为促进孔子学院在汉语国际传播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最终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愿望的实现提供一定参考。
一、孔子学院发展现状
据国家汉办网(www.hanban.org)资料显示,孔子学院是中外联合创办的非营利性教育机构,其目的在于为世界各国提供中国语言文化学习的平台,为国际交流互通搭建桥梁,促进世界各国友好往来和文化多元发展。
自创办以来,各地孔子学院凭借独具特色的运行机制和办学模式,培养了众多热爱汉语和中国文化的外来友人,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学者,成为汉语国际传播最具代表性的机构。[3]截止到2019年9月30日,全球已有158个国家设立了535所孔子学院和1134个孔子课堂,具体设立情况如表1所示。从总量上来看,欧洲和美洲开设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最多,表明我国经济实力与文化实力的显著提升。
表1 全球孔子学院及孔子课堂数量
在各国创办数量方面,结合来自新华丝路网(www.imsilkroad.com)的相关数据资料,整理出“一带一路”沿线65国设立孔子学院情况,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65个沿线国家中共有53个国家设立了155所孔子学院,占比为81%;其中,孔子学院数量最多的国家为俄罗斯(19所),其次是泰国(16所)。近两年来,增设数量较多的国家有俄罗斯、斯洛伐克、波黑、老挝、匈牙利、马来西亚、柬埔寨、印度、白俄罗斯等。2019年10月25日,在中巴商贸论坛上,孔子学院总部与戈亚斯联邦大学签署了《关于合作设立巴西戈亚斯联邦大学中医孔子学院的协议》[4-5],“一带一路”沿线第155所孔子学院成立。
从年度建设情况来看,根据国家汉办网记载的154所孔子学院资料,统计出沿线各国每年创建数量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自2004年至2019年,“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创办孔子学院数量以4.7所/10a的速率减少。其中,2006年创办数量最多,共27所;其次为2010年(19所)、2013年(14所)、2014年(13所)、2018年(12所)。自2013年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以后,至2019年共创办孔子学院54所,发展速度较慢。
表2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数量
图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孔子学院创办数量年际间变化趋势
二、孔子学院发展面临的问题
基于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孔子学院发展现状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其发展存在的问题。从数量上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孔子学院近年来增设数量呈减少趋势,明显供不应求。[6]孔子学院作为中国与国际交流的纽带,是“一带一路”倡议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部分。而据目前孔子学院的设立状况来看,“一带一路”沿线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中,有12国还未成立孔子学院,占比18%,这些国家与我国贸易往来也很密切,并且十分积极地参加“一带一路”建设。例如,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办公厅政策与传媒事务顾问夏班曾在会议上表示:“叙利亚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非常重要的伙伴国,也希望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相信叙利亚、伊朗和伊拉克能够架起联通的桥梁与纽带。”[7]孔子学院的建设应满足沿线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而目前孔子学院的数量供不应求。
从分布情况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孔子学院分布不科学。一般来说,国家人口数量越多,语言学习的需求越大,应建设更多的孔子学院。但从目前状况来看,除俄罗斯和泰国外,其余各国孔子学院数量均未超过10所,且大多在5所以下。有19个国家只有1所,占比近30%。这些国家中有许多地区人口基数较大,并且在国际交流合作中活跃度也很高。例如,越南人口总数超过9000万,近年来,越南跻身中国十大出口市场,成为中国在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中越贸易和投资合作情况甚好。[8]鉴于此,仅1所孔子学院远达不到其汉语文化学习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学院数量不足的国家并不少。[9]
三、孔子学院发展对策及建议
“一带一路”政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其目的在于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10]因此,“一带一路”建设是汉语国际传播难能可贵的发展平台,孔子学院作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交流合作的重要工具,应努力把握好“一带一路”倡议这一良机。基于对“一带一路”背景下孔子学院发展问题的分析,针对如何使孔子学院又好又快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从发展模式上来看,孔子学院应开拓教学模式,增加办学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我们要积极架设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桥梁,形成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格局。”[11]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说,孔子学院不应只满足于汉语及文化教学,还应为“一带一路”建设培养优秀人才。这就要求孔子学院在教学模式上做出必要的改革,扩大教学模式,增加办学特色。例如,与外方学校合作,开设一些多元化汉语教学课程,涉及广泛的专业科目,激发各界人才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兴趣;吸引相关专业并在汉语文化学习中达到一定水平的外国学生到中国留学,深入了解“一带一路”文化,这样不仅有利于“一带一路”建设吸纳人才,也可以解决部分学者的工作问题。
从运行机制上看,在国际背景下,完全统一的运行模式必然无法满足多元化需求。对于孔子学院来说,应按照各国具体情况研制不同的运行机制。例如,根据“一带一路”政策特点,沿线各国的孔子学院应有专门的制度条例,使其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另外,沿线各国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加之地域文化差异,完全统一的法律条令必然不能满足全部参与国的需求。因此,政府应结合各国文化差异、贸易往来、政策制定等多方面具体因素,制定不同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运行制度。例如在教材方面,孔子学院应因地制宜,编写不同版本教材,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材应突出这一建设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