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科学、敬畏规律是迎接挑战的制胜法宝
2020-11-27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应对疫情冲击成为各国政府的必答题。对于这种新型病毒,起初世人所知不多,迄今依然办法有限。因此,这更像是一次闭卷考试,且无标准答案,完全以成败论英雄。
自年初疫情集中暴发到3月底本土疫情传播基本阻断,中国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也取得了积极成效。其秘诀就是尊重科学、敬畏规律。
病毒客观存在,无视或藐视都不能让其消失。但只要按照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规律,不论采取硬核还是佛系防控措施,疫情都是可防可控的。自疫情暴发伊始,中国政府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在专家指导下迅速实施了延长假期、灵活复工、错峰出行、收治隔离等群防群控的阻断措施。有国际传染病学研究的专家团队的研究显示,若没有这些非药物干预,中国感染病例可能会几十倍于现有确诊病例数。
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也是如此。这次疫情应对是卫生、财政、货币政策的一揽子措施。其中,卫生防疫为主,经济对冲为辅。从中国的经验看,疫情控制住了,经济也就慢慢回来了。相反,只有刺激没有防疫的3月上中旬,股灾引爆了全球金融动荡。在经历了一季度的负增长后,许多国家和地区还在补课,二季度将出现更深度的经济衰退。
在疫情应对中,中国政府坚持用改革开放的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了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日前发布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和《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就是两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
当然,改革开放是制度变革,属于结构性政策,需慢工出细活,而市场可能更关注短期政策的对冲力度。这或导致市场与政策间的预期差。但疫情是暂时的,政策是阶段性的,惟有制度是基础的、长久的。
本届人大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对此,提出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赤字规模较上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上述2万亿元全转给地方,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体现了“六保”的底线思维。
此外,中国应尽可能地长时间保持正常的经济政策空间。正如央行行长易纲所言,未来几年,还能够继续保持正常货币政策的主要经济体,将成为全球经济的亮点和市场所羡慕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