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肥羊产业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0-11-27姜晓丽毕月霞
姜晓丽,毕月霞
(1.山东省荣成市崖西畜牧兽医站山东威海 264300;2.山东省荣成市虎山畜牧兽医站山东威海 264300)
1 国内外育肥羊产业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羊肉在我国市场所占比例逐年增高,其营养丰富、口感鲜嫩等特点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此带动了我国育肥羊产业的发展。在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形成羔羊集约饲喂、屠宰加工的规模化生产,但是由于养殖技术落后,使得养殖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较差。还有一些养殖散户仍然以传统的放牧饲养为主,养殖周期长,收益慢。近年来国内学者加强对国外肉羊养殖技术的参考和引进,不断深入探索和提升肉羊养殖技术,我国肉羊年出栏比例越来越大,我国肉羊养殖业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但是目前我国肉羊产业现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具有较大差距,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影响产业发展的问题。
国外羊肉市场销售份额远远高于我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更加注重肥羔羊肉的生产。一般羔羊在吃到初乳后3 周龄断奶,之后进行人工喂养,逐渐添加优质饲料加以育肥,一般饲喂3 个月左右羔羊体重约达到20kg 则育肥结束,屠宰销售育肥羔羊肉,这种方法生产的羊肉不但售价高并且味道鲜美。国外育肥羊产业均是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工艺先进,机械化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周期短,收益快。国外养殖业积极种植人工草场,为羊群提供优质牧草,如澳大利亚、荷兰、新西兰等国家大量种植牧草,为牛、羊等反刍动物提供了优质粗饲料资源,加之先进的养殖生产技术极大地促进了畜牧业的快速发展[1]。
2 肉羊育肥的影响因素
2.1 肉羊品种
肉羊品种是影响肉羊育肥的最基本因素,影响肉羊的养殖效益。国内肉用羊品种较少,多采用本地的绵羊作为育肥羊,其增重低、产肉性能不佳,饲料转化率差。但是一般可繁殖多胎,如小尾寒羊一胎可繁殖2~3 只羔羊。外国品种肉羊如杜泊、美利奴、澳洲白羊等肉羊品种产肉性能较好,但是繁殖率较差。为了在保证繁殖率的同时提高产肉性能,引进国外优良肉用品种肉羊进行杂交而成的新品种肉羊逐渐被广大养殖户所认可。目前研究较多的杂交品种有杜寒杂交羊、澳寒杂交羊等的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品种,肉用性能较好,且繁殖性能较高。因此杂交品种肉羊,既保证了产肉率又保存了繁殖率,是肉羊养殖的较好选择,可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促进增收。
2.2 日粮营养
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是动物饲料的主要营养成分,是优质饲料的决定性因素,合理的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是保证肉羊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羔羊出生后一般在生长2~3 个月左右对羔羊断奶,之后进入育肥阶段。日粮能量和蛋白质水平要保持适宜的比例,才能提高肉羊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提高肉羊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羊肉品质,提高经济效益及资源利用率。矿物质饲料在育肥羊饲料中所占比例较小,但在对育肥羊健康、发挥最佳生产性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在我国地方品种肉羊较多,由于生长环境的不同肉羊育肥期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亦不尽相同。建立地方肉羊饲喂标准及营养需要,因地制宜选择饲料资源,是提高日粮营养物质利用率,节约饲喂成本,促进肉羊生长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2.3 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要注重加强饲养管理。按照分群饲养原则将育肥羊按照体重进行分舍分栏管理。羊舍通风良好,冬天保暖,每天清理舍内粪便等排泄物,地面铺垫生石灰等垫料消毒,羊床铺设干草等[3]。食槽每天清除剩料,水槽经常清洗换水,冬天水温应在0℃以上,每天打扫羊舍及其设备,定期消毒。每日早晚各饲喂一次,先粗后精,先干后湿,少喂勤添,所有肉羊都要打耳标编号,注重肉羊寄生虫的驱除,定期采用外喷、清洗和内服药物的方法清除羊体内外寄生虫。
2.4 疾病防治
育肥羊饲喂日常注重清洁及消毒工作,消毒剂要定期轮换使用,避免出现抗药性。在季节交替时,及时做好通风排热或保暖工作,避免羊群出现应激现象。保证饲料安全无毒,避免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及时筛出清理铁丝、钢钉等金属器物,避免刺伤羊只。定期做好育肥羊的驱虫及疫苗注射工作。针对当地当期的防疫情况及时接种羊痘、羊链球菌、羊口疮病、羊炭疽病、羊肠毒血症等疫苗[4]。肉羊进入育肥阶段要密切观察羊只的采食饮水情况以及精神状态,是否有萎靡趴卧现象。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对羊只进行隔离饲养,根据临床经验进行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