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猪细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0-11-27王殿胜
王殿胜
(辽宁省建昌县石佛乡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葫芦岛 125300)
猪细小病毒病又称猪繁殖障碍病,主要是由猪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1]。该病不仅能够影响母猪受精卵细胞,导致胚胎和胎儿的感染和死亡;而且还严重地威胁了胎儿的发育。
1 病原
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中的猪细小病毒[2]。该病毒血清型单一,较少发生变异,所有分离株的血凝活性、抗原性、理化特性及复制装配特性等均相似或相同。此外,猪细小病毒对外界自然环境和理化因素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如对脂溶剂、酸、0.5%漂白粉、氢氧化钠溶液、热、甲醛蒸汽和紫外线等常用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均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2 流行特点
猪细小病毒病无明显季节性,但在春、秋产仔季节发病率较高,并具有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的特点,初产母猪较为常见[3]。由于猪细小病毒具有对热、酸、碱和消毒药物等外界环境的抗性和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的特点。因此,患病猪的粪便、尿液等带毒排泄物在污染猪舍后,猪细小病毒不仅将会快速的传入猪群,致使猪群感染;还能够在猪舍内长时间存在和连续传播,即使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消毒计划,依旧难以对其进行完全杀灭。
3 临床症状
现代兽医学发现,猪细小病毒病主要对妊娠母猪和公猪的危害较严重。公猪在感染猪细小病毒后无明显的危害,但公猪的精液、精索、附睾和性腺中会长时间带猪细小病毒,并通过配种传染给易感母猪,使猪细小病毒病传播扩散。妊娠母猪在感染猪细小病毒后不仅会出现流产、胚胎死亡、产木乃伊胎、产死胎或产弱态等繁殖异常现象;妊娠母猪还会出现不规则地异常发情、屡配不孕,甚至失去繁殖能力等情况。除上述外,妊娠母猪有时还会产生畸形胎儿、干尸样胎儿和骨质不全的腐败胎儿等[4]。
4 诊断方法
首先,可根据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等对疑似患病猪和患病猪进行初步的诊断;其次,采用病原学检测方法,对在细胞中接种病料后培养分离到病毒即可确诊猪细小病毒病的感染发病;再次,采用血凝抑制试验和血清中和试验对猪细小病毒病进行诊断;最后,采用荧光抗体染色法针对患病猪的组织病料进行实验室诊断[5]。
5 猪细小病毒病的防制
5.2.1 疫苗预防 目前,避免猪感染猪细小病毒的最具效果的方法为接种灭活苗,一般常用的为细胞灭活苗。新生仔猪在20 日龄左右进行猪细小病毒疫苗的人工免疫接种;后备种猪和经产母猪应分别在配种前20 d 左右、产后15d 左右进行猪细小病毒疫苗人工免疫接种;种公猪在每年的春、秋两季分别进行猪细小病毒疫苗的计划免疫接种。
5.2.2 疫病控制 当出现疑似感染的猪或患病猪时,首先对疑似感染的猪或患病猪进行隔离,并尽快应用猪场已有的诊断技术对其确诊,并制定严格有效的疫区划分和扑灭措施,对病死猪尸体、粪便和尿液等排泄物等采取无害化处理;同时,对同群的健康猪进行24 h 监测,出现疑似发病猪应立即隔离和诊断。
6 结语
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猪繁殖障碍性疾病,虽然不能够造成母猪的死亡,但会影响猪的繁育,进而严重的威胁了养猪产业的经济发展。因而,笔者就猪细小病毒病的病原、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制策略进行了讨论,期望提升养殖场的自身防制能力,降低猪细小病毒病的流行和传播,以保障我国养猪产业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