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2020-11-27杨霞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0期
关键词:财务人员核算费用

杨霞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河南局七三四处,河南 平顶山 467400)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是基于单位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产生的,是单位组织财务活动、处理与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要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工作职能,就必须转变观念、完善制度,进一步规范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以适应单位经济业务发展需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经济社会得到了飞速发展,2019年《政府会计制度》的正式实施,改变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模式,调整和细化了会计科目,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财务管理工作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创新,规范财务工作流程,进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支付方式的改变,增加了现金管理工作难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业务活动持续稳定增长,为顺应经济发展速度,提高资金结算效率,资金结算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网银、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支付行为,在提供便捷的同时提高了资金运转速度,也给单位现金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认定是否为现金支付的判定标准方面,由于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不同,产生了很多误区,经办人员认为自己办理业务用微信、支付宝不属于现金支付,因为没有用货币支付。财务人员判定标准是依据相关财经法律法规要求,一定金额之上的支出必须转账支付。尤其在县级以下地区开展经济业务活动时,实际结算环境与要求存在落差,可能会出现与规定要求脱节的现金交易活动,给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需要加以规范。

(二)事业单位支出核算业务工作有待加强

由于推行了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基层单位在涉及财务会计科目“业务活动费用”和“单位管理费用”的区分与使用上,概念认识模糊、理解不统一,既想兼顾财政拨款预算支出,又想兼顾事业支出,加之没有对单位经济业务活动事项认真研究分析,未进行科学合理划分费用开支范围,财务人员仅凭自己的理解和经验处理具体业务,造成各基层事业单位两个支出科目核算金额差异很大。有的单位“业务活动费用”支出金额很高,“单位管理费用”支出金额很低;有的单位“单位管理费用”支出金额很高,“业务活动费用”支出金额很低。相同性质的事业单位因为业务核算处理方法不一样,单位与单位之间的核算结果出现了很大的差异,实际核算结果可能偏离了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开展情况,对加强单位成本核算与管控,准确判断单位经济运行状况带来误差,也会给单位领导进行正确决策带来不利影响。

(三)会计基础工作需进一步规范

夯实会计基础工作,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石。每个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都是通过在日积月累的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找出适合本单位具体情况的管理方法的结晶,是一个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过程。它可以有效契合本单位管理体制的要求,最大限度保持体系运行的有效性。而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往往是最基础的工作最容易忽视。如报销单据填写不规范是经常出错的地方,尤其因报销人认识不到位,填写不细心而遗漏,再加上财务人员未认真复核而给予报销,就会给财务内控工作带来漏洞。再如,单位特殊事项的业务处理方面,如果财务核算依据不充分,未将反映该事项产生的关键书面证据作为原始单据,就大大降低了财务工作的可靠性。

(四)“三公经费”预算支出管控、核算工作有待加强

对于差额预算拨款的事业单位来说,预算支出中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和开展经营活动产生的相同性质的费用支出,如果日常不准确区分,开支分类把控不严,两项支出就会相互混淆,进而造成会计核算不准确,给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风险。具体表现为:一是在“公务接待费”方面区分不明确,只对支出总额进行控制,未对公务接待和业务接待费用分项管控;年中对费用开支核算粗算,年终时再对会计科目各明细余额调整,使调整后的明细支出与预算批复数一致,从而造成财务工作不严谨,存在风险。二是“公务车运行费”管理工作中,虽然各单位都建立有公务车管理办法,但实际执行中存在车辆管理部门对台账登记不及时、不完整现象,未真正将单位日常行政办公用车和经营业务用车的费用分别管控、统计,造成财务部门核算工作存在障碍,影响财务数据核算的准确性。

(五)合同管理和往来款项资金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行政事业单位参与各项经济活动的能力逐步加强,在业务开展的合同执行过程中产生了诸多问题,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参与和了解合同内容,按照合同要求及时履行资金结算手续,并加强后续核对工作。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单位在合同订立前,未将合同中有关资金结算内容交由财务部门审核,造成合同内容存在缺项,如具体付款期限、逾期付款违约金的约定。二是在合同执行过程中,财务部门缺乏与业务部门的有效沟通,对客户应结算资金的具体情况掌握不到位,也未建立与业务部门、客户的对账机制,账务核算结果偏离了合同执行的真实业务进度,造成催收工作不到位,结算后退款不及时,不仅影响盘活单位资金,也影响了单位信誉度。

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改善对策

(一)修订和完善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工作要顺应时代发展变化,树立风险防范法律意识,针对经济业务事项发生的资金运动变化情况,结合国家最新财税法律法规的规定,不断完善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员工财务行为,确保财务工作的良性循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制度建立不完善,对员工财务行为不加以约束,制度管理松弛,就会产生漏洞,给人以可乘之机,造成恶劣影响。因此审查和修正现有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行为的事前控制约束机制,为提高财务部门监督业务提供依据;把握硬性规定坚决不能突破的原则,将财务风险降低至最低水平,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不断上升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财务人员培训力度,提高财务人员专业技能水平

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出台了大量财经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一方面为我们做好各项财经管理工作提供了制度支持,另一方面也对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加强和完善财务人员队伍建设,需要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和扶持。一是要大力支持财务人员参加继续教育、会计职称考试等学习培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二是积极搭建多种业务培训平台,坚持问题导向原则,使财务人员通过交流、沟通的方式,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重视和培养财务人员拓宽工作视角、思维格局的机会,增强财务人员感性认识,运用财务数据分析结果,综合研判单位经济业务活动实质,真正做好单位领导的参谋和助手,促进单位向好发展。

(三)夯实会计基础工作,强化核算信息的准确性、严谨性,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水平

日常基础财务工作琐碎而繁杂,不仅需要财务人员做好不厌其烦地解释工作,更需要财务人员耐心细致的梳理与审核。在日常工作中要严把制度关、报销关,做到手续不完备的报销凭证不予报销,同时加强报销单据关键证据文件的档案管理,做到有据可查。加强《政府会计制度》在实际业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针对新制度会计核算内容的变更,结合单位工作经济活动轨迹,制订符合本单位的费用分配方案,对理解不到位、不准确的部分,可向同行业专业能力较强的人员请教,也可以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方案进行审查,修订和完善方案的可操作性与实用性,提高会计核算质量水平。

(四)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科学指标控制体系,严格控制经费开支

在费用管控工作上,要增强管理人员成本效益意识,强化“三公经费”费用开支的红线意识,不断修订和完善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提升单位风险防范能力建设。财务部门要根据单位预算批复标准,制订总体费用控制分解计划,各执行部门细化公务费用和业务费用分解实施措施;每月沟通、分析执行效果,通过分析预测找出费用控制工作的可控点,以提高分解方案的可执行性,达到控制费用开支效果。

(五)制订和完善单位合同管理制度,强化业务流程节点控制,降低财务风险

建立和制订单位合同管理制度,是保证经济业务活动规范开展的重要保证,签订合法合规的合同文本,也是加强与客户信息沟通的重要途径。通过建立单位合同管理制度,增强各职能部门的学法用法意识,控制关键节点,堵塞漏洞,对防范和化解风险源,最大限度降低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提供保证。因此要做到事前加强合同管理,充分认识到往来款项的财务风险;事中加强结算管理,避免流动资金长期被债务人占用,提高单位财务成本;事后加强跟踪管理,做好定期清理,对发现的问题,提前采取对策。

四、结束语

随着国家财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部门预算、政府采购、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对基层单位的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要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强化财务风险防控,加大人才培养,及时整改财务管理问题,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效率,推动单位事业发展。

猜你喜欢

财务人员核算费用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