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探寻

2020-11-27王文佳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4期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王文佳

(山东省高唐县医疗保障局,山东 聊城 252800)

大部分事业单位作为与社会民生息息相关的窗口单位,其肩负着服务广大人民群众的职责,是保证社会平稳运行、保障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利益的主要力量。而人力资源管理在事业单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对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水平乃至国家治理能力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在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要求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必须要满足涉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进行深化改革与创新。

一、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一)迎合时代发展潮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为响应国家提出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战略目标,各行各业全部着力于自身的创新与改革。事业单位的管理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的具体体现,对事业单位进行改革可以有效提升我国国家治理能力。2020年2月,我国制定了《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为顺应国家改革政策,各事业单位纷纷对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了创新,引入新的管理理念、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并且,只有根据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改革才能保证国家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的社会服务[1]。

(二)促进员工个人发展

为培养更多的现代化高质量人才,事业单位应大力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并且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于事业单位员工的个人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可以极大地提高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其工作能力和思想境界的提升,实现更加高效、及时地服务人民群众的目标。

(三)实现事业单位社会服务价值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大多具有公益性和公共性的特点,所以其设立目的是为了完善政府的管理职能,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可以有效发挥事业单位的服务职能,提供更多服务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并且可以使人民群众在办理公共事务时获得更好的办理体验,减少不必要的办理流程。同时,事业单位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就是人力资源,大部分高素质人才往往倾向于管理水平更高的事业单位,提升管理水平可以有效吸引更多人才投身社会公共服务工作,提升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水平,促进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发展。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相对落后

由于事业单位和社会企业之间存在属性差异,所以市场化竞争不能有效刺激事业单位的发展,也无法促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革新。大部分事业单位只是将单位的员工培训、调动、工资绩效考核发放等具体事务看作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范畴,往往忽视了社会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革新,并且没有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2]。导致人才短缺、员工积极性不高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从而使事业单位中存在着大量的消极工作氛围。无法统筹员工与事业单位的共同发展,就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导致事业单位中很多业务的运行出现困难的局面。

(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匮乏

人才作为人力资源主要管理的目标,在事业单位服务群众、发展自身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根据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看,一方面大部分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的重要价值没有足够认识,单位员工的潜能和工作热情没有得到彻底地激发,因此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人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不能很好地发挥职能,从而加剧了大量优秀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在录取员工的过程中,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对人才没有进行维护和管理,没有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利用,无法有效的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无法有效评估人力资源管理效果

根据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现状,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考核机制仍然比较陈旧,虽然绩效考核的覆盖面较大,但仍然存在考核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不仅没有重视对员工考核标准的制定,而且考核内容相对单一,甚至部分考核形式化严重。对事业单位员工日常服务态度和工作水平等重要指标无法进行有效评估。没有一套完善的考核机制,就无法达成人力资源管理考核的目标,即提升事业单位对人民群众的服务质量。

(四)缺乏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行政管理作为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在事业单位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有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管理的管理模式,导致了部分事业单位行政化、机关化现象的出现,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不利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按照政府编制、经过层层审批的传统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事业单位亟需一套完整全面的政策指导,从而吸引更多社会上的优秀人才,而且传统管理模式也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起到了一定的负面作用。同时,大部分事业单位仍然没有明确的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规划,由于国家选拔机制,导致事业单位往往不能根据自身发展规划来对人才进行选拔和利用,从而使得入职培训等工作无法开展[3]。

三、探寻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思路

(一)形成创新意识,转变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离不开管理观念的转变,学习新型管理理念,形成新管理思想,自然会推动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比如可以引入“人的自我实现”理念,在保障员工物质满足的同时,推动、促进员工产生自我价值实现的思想,事业单位可以给员工安排更具挑战性、更有意义的工作,使员工对于工作的完成充满成就感,打造符和员工需求的工作环境,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在能力。并且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能仅仅是给员工施加压力,更应促进员工的思想境界和工作能力的双重提升。

(二)科学培养人才,加大相关专业培训力度

人力资源事业单位保持活力的重要因素,不仅仅是针对新入职的员工,对于工龄较长的老员工也要定期组织相关培训活动,包括但不限于专业技能培训、思想教育培训和国家政策培训,通过加强培训力度来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提升人才的工作积极性。并且对人力资源管理者也要加强培训力度,定期开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育工作,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同时,事业单位还应加强与员工和管理人员的沟通,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构建平台使员工交流工作经验,促进员工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充实、共同进步。

(三)注重考核评估,保障人力资源管理质量

在加强对员工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训的前提下,及时进行考核评估对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同样至关重要。考核作为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一环,对于事业单位员工的岗位调动、薪资升降都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为避免在实际中出现考核不合理甚至形式化的问题,应根据不同岗位开展不同考核项目,从而使考核结果得以服众。基于此,事业单位应加强对考核公平性、科学性的重视,广泛发掘人才、运用先进的考核方法,从而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利用,保障人力资源管理质量[4]。

(四)构筑完善体系,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可持续发展

构筑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比如,不应仅仅参照岗位和工龄长短来制定薪资,可以通过“多劳多得”的激励机制来使有能力的员工得到应有的劳动报酬,使一部分能力欠佳的员工产生提高自身工作能力的意愿,并且这种激励机制可以促进部分具有潜力的新员工充分发掘自身潜力,快速融入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为事业单位注入新鲜血液,促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就必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探寻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模式,实现发展模式的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管理工作重要的环节,对事业单位的长期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会大力推动事业单位中各个部门的良性沟通,为事业单位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促进事业单位的全方面发展,从而有效提升事业单位服务人民群众的水平,充分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职能。

猜你喜欢

人力资源管理事业单位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