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导向下制造企业资金管理风险及问题探究

2020-11-27裴娜

大众投资指南 2020年24期
关键词:金融机构融资资金

裴娜

(北京绿伞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94)

制造企业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但是实际反馈的效果与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对企业的经济利润造成影响。制造企业生产项目多且生产流程复杂,资金流出频繁,如果对资金的流出以及流入把控不当,则势必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甚至出现大额资金流失,导致生产项目因资金短缺而不得不暂停或者终止,企业生产投入的成本无法收回。鉴于此制造企业必须紧跟当前形势,投入人力和资源致力于解决资金管理风险,保护企业资金链完整。

一、制造企业资金风险

(一)融资风险

制造企业不断扩大业务、生产规模,在生产设备、生产技术升级方面以及对外投资中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企业必须准备充裕的资金应对内外环境变化。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制造企业面临内部资金周转慢、融资难、融资成本高问题,融资风险不断累积[1]。制造企业面对的融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融资授信难度明显增加,企业未能公开日常业务交易信息,金融机构将企业的信贷风险级别提高,增加企业的融资授信难度,制造企业的资信未能达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要求,融资额度、成本与预期差距过大。在国内外经济环境动荡的背景下,金融机构处于金融安全考虑,针对制造企业的融资授信增加了较多的附加条件,比如制造企业需要拥有可以抵押的资产、贷款资金由金融机构直接发放、保留一定比例的银行流水等。第二,实际获得的融资额度降低,金融机构融资放款业务面对的受众较多,可以用于放款的资金总量有限,而且明显是供应不足状态,在放款阶段,制造企业实际获得的额度小于授信额度,而且金融机构采用的是多次小额放款,并且如果制造企业出现负面信息,金融机构会立即停止放款,并针对企业使用融资资金提出限制条件。第三,融资成本高出预期值,在市场利率浮动影响下,制造企业融资成本较高,部分金融机构为保证自身成本不受损失,在融资利率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其他方式向制造企业收取费用,例如,某金融机构在A制造公司外汇结汇过程中不断压低汇率,降低A制造公司结汇优惠补差基点,同时要求A制造公司在金融机构关联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产品,借此方式获取收益而A制造公司对金融机构的要求没有议价能力,只能选择接受,变相收费致使A公司的融资成本增加。

(二)投资风险

在国家大力推进产业改革创新的影响下,制造企业逐步向当前的热门领域进军,对外投资频率加快,但是隔行如隔山,跨领域投资导致企业的管理难度提升,忽略风险因素的对外投资可能难以获取预期的收益回报。目前制造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由于业财融合不充分、投资缺少参考数据、市场调研不全面等原因,导致投资项目的客观评估不到位,投资预测的成本费用、收益与实际成本和收入存在出入。再加之跨领域投资,投资决策不全面且主观性强,直接增加企业的投资风险,威胁制造企业正常经营。

(三)营运风险

制造企业营运风险实质上是在营运企业资金促使其发挥最大价值过程中产生的风险,营运资金风险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内容:一是货币资金风险,大多数制造企业都存在流动资金短缺问题,承受较高的营运资金风险,如企业产品销售不景气资金无法及时回笼,流动资金减少,同时企业对销售和利润收入的重视超过现金收支,货币资金风险显著提升[2]。二是存货管理风险,产品库房管理不合理,影响仓库发货;原材料的领取缺少控制,材料领用单在相关部门领取完毕之后才进行审核,事后审核对存货成本管控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存在库存账实不符情况,三是应收账款风险,应收账款是制造企业的核心管理内容,企业对客户信用管理重视不足,而且销售合同管理停留在操作层面,具体执行有待加强。制造企业使用赊销方式进行销售,为客户垫付大量的债券性资金,而资金不能如期回笼则会产生较高的债券资金机会成本,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也随之增加。

(四)债务风险

制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将资产负债率以及优化资产结构作为基础任务,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制造企业产品市场的供需关系不断变化,且产品价格浮动缺乏规律,制造企业的收益回报时间存在不确定性,对企业的资金周转造成的负面影响较深。而且少数制造企业在融资和投资环节忽略资产负债率因素,投资或者融资随意导致企业的资本结构失去平衡,企业因融资不合理或者投资失败面临较高的债务风险。

二、制造企业资金管理问题

(一)资金管理制度尚不完善

制造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重心一般都放在生产经营成本控制、产品营销、产品研发设计以及后续的售后服务方面,相对而言资金管理控制受到的重视不足,间接导致制造企业资金管理制度和资金风险管控机制不完善。制造企业随着改革力度加大,资金管理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资金风险管理机制也逐步建立,但是由于执行不到位,致使企业的资金管理存在缺陷。

(二)资金风险防控成效不足

制造企业各个业务流程都需要资金,且资金占用量大,制造企业的资金管理应当贯穿于各个业务流程,方可发挥最佳的风险管控效果,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制造企业对资金风险的控制集中在风险发生阶段,相关的风险应对措施仅适合已经产生的风险,缺少事前风险评估。而且制造企业更重视大额资金流入流出的业务环节,对同一资金链条中现金流少的业务环节控制不足,资金风险防控成效较低。

(三)资金管理人才匮乏

资金管理技术要求相对较高,资金管理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都需达到一定高度,但是从制造企业内部人才结构来看,企业内部拥有数量可观的生产技术人才和销售人才,精通内部管控的人才数量较少,企业的资金管理人才储备不足。由于资金管理人才数量不足以及人才水平层次不易,导致资金管理中的多业务环节、多流程、多线执行任务无法顺利完成,资金管理中的问题难以及时应对,资金管理风险解决不及时。

三、制造企业资金链全过程风险防控策略

(一)投资环节风险管控

制造企业应当把控投资环节的风险,最大程度地避免投资失败,确保企业内部资金流稳定。首先,制造企业无论是对内投资还是对外投资,都需提前分析投资环境,评估投资项目可行性[3]。具体分析内容包括宏观环境、行业环境、企业内部环境三个方面,对投资产业涉及的政策、发展趋势、市场供需关系变化进行分析,结合企业的优劣势,综合评估投资项目是否可行。其次,规划投资范围,及时确定投资规模,制造企业应当在技术实力、管理实力和资金实力基础上确定投资规模,企业有必要聘请专业机构人员指导投资,避免盲目自信,增加投资风险。再次,制定符合实际的投资收益目标,如若收益目标过高,企业则要将资金投入高风险项目或者是筹集大额资金,这些都导致企业面临资金风险威胁,因此投资收益目标必须立足于实际。最后,保证投资决策准确合理,提高投资成功率的决定性条件是科学的投资决策,企业决策者应当根据投资环境分析结果、投资预定范围、投资收益目标等因素,制定科学的投资决策。

(二)筹资环节风险管控

在筹资环节制造企业控制风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集中企业内部优质资源获得融资授信,制造企业拥有的自持有房产、新生产器械、应收出口退税款、应收账款等都是优质资源,制造企业的筹资负责人员应当与融资授信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沟通,企业根据金融机构给出的融资授信条件,采用资产抵押、担保方式力争获得额度较高的融资授信,同时注重维护与金融机构的关系,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保证信用水平提升,基于企业资信提升授信额度。第二,增强金融机构对企业可如期还款的信心,为避免金融机构中止放款,制造企业需要定期与金融机构沟通资金使用效益,打消金融机构对制造企业不能按时还款的顾虑,确保企业可如期获得剩余的贷款资金。第三,制造企业与金融机构签署贷款融资合同时,应当尽可能明确利率,避免金融机构附加条款,对金融机构出具的扣息凭证进行妥善处理,而且制造企业也需要将贷款融资利益与政府对制造企业出台的贴息政策进行比较,必要时可以使用政策优惠,达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第四,制造企业在选择融资的金融机构过程中,需保持谨慎,提前预测金融机构放款附加条件,具体的放款附加条件制造企业不能照单全收,企业只可以选择接受正规的附加条件。第五,制造企业需要融资的额度较大,则需要申请多次放款,与金融机构协商每次放款额度上限定位制造企业的流动资金限额,尽量减少一次性偿还款项压力。在签署的合同中明确企业可以选择提前还款和分次还款方式,这样可以在放款期间,制造企业通过资金循环及时还款。

(三)项目运营风险管控

制造企业通过项目运营可增加利润收入和现金流,企业面临的风险可显著减少,因此在控制项目运营风险过程中,制造企业可以将增加利润和现金流作为核心,提升销售业务量和资金周转速率[4]。首先,使用量本利分析方式,基于目标利润定销量,销售部门执行销售计划落实销售目标。其次,提升资金周转速率,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规范存货管理,加快存货周转,减少资金占用,企业财务部门需要与销售部门、生产部门、采购部门等进行讨论,制定最合理的采购计划,减少库存,同时生产部门应当提高生产效率并且避免过量生产,减少成品库存成本。二是严格控制应收账款,如果企业的销售利润增长并不能有效说明企业的现金流入多,销售利润也可能是应收账款,企业资金仍然被占用,并且伴随坏账呆账风险。因此制造企业应当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完善信用管理,建立有效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催收制度、问责机制,加速资金回笼。三是强化预算管理,借助全面预算管理工具控制融资环节、投资环节以及营运资金过程中的资金风险,确保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都处于资金稳定状态下。企业的预算管理应当与战略紧密贴合,预算目标、预算计划等都应当将战略目标作为起点,而且在预算编制环节要保证资源配置最优化,按照轻重缓解顺序编制资金预算,与此同时制造企业财务人员也应当准确测算现金流入和流出,评估现阶段企业内部闲置资金以及新流入的资金是否可支持项目运转,合理调配内部资金,在资金短缺是及时筹集。另外,资金预算必须覆盖所有业务流程,投资预算、融资预算以及业务预算都必须归属于一个预算体系,各类预算形成相互制衡和合作关系。

四、制造企业加强资金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体系

制造企业对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资金管理制度内容也需要紧随企业发展而逐步完善,企业在强调资金管理重要性之后,应当要求各部门积极配合资金管理工作,对资金管理制度建设各抒己见,以便于财务部门可综合企业整体情况补充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制造企业可将资金管理制度编制成册下发至各个员工手中,员工按照手册内容配合资金管理工作,手册中不仅要明确制度条例,同时也要明确标注不执行制度或者违反制度索要承受的处罚,从而加大资金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制造企业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切记不要照搬照抄其他企业的制度条例,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制度规范[5]。

(二)建立资金风险防控机制

制造企业建立资金风险防控机制是应对风险的有效举措,首先,制造企业需完善风险事前评估识别机制,依托于内部资金管理系统,对各个业务流程的现金流入流出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评估具体的资金风险。其次,完善风险预警机制,资金风险管理人员根据历史经验以及风险预测数据,制定风险预警指标,使用大数据技术采集各业务流程资金数据,一旦发现资金风险达到既定的指标,则立即预警,并做出应对。再次,制造企业的资金风险管控必须全面覆盖所有业务环节,对资金链条上的所有业务实施管控,不可顾此失彼忽略细小风险。制造企业针对各个业务环节的风险点、风险影响范围,进一步完善风险应对措施,保证一击即中。最后,建立风险管理责任机制,将风险管理中责任细分至各个环节,明确责任人,要求各业务板块增强沟通,相互合作共同应对资金管理风险。

(三)引进资金管理人才

资金管理和资金风险管控覆盖范围广且复杂,需要较多的专业人才支持,所以制造企业需要调整当前的人才资源结构,将目光向内部管理人才方面转移,培养和引进优质的资金管理人才。首先对内部现有资金管理人才进行能力提升培训,聘请专家进入企业组织开展专题讲座、实践经验教学指导,分批安排资金管理人员参与考核培训,并定期检查考核培训结果[6]。其次,优化资金管理岗位的薪酬结构,以薪资福利和良好的个人发展前景吸引社会人才,为企业招揽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资金管理人才。最后,与企业所在地高校展开校企合作,增加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储备人才数量,企业可与高校资金管理人才的需求,由高校增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同时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基地,经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双重筛选,为企业引进优质的资金管理储备人才。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制造企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关键产业,其生产经营需要大量的资金,目前资金管理是制造企业的核心管理任务,由于制造企业现阶段存在融资成本高、投资量大、项目收益回收期长、变现能力弱等特点,企业必须全面推进资金管理风险控制工作,对资金链上各个业务环节的资金风险实施有效控制,确保资金管理风险对企业造成的负面影响可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制造企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要密切关注资金管理动态,分析资金特点,切实把控融资风险、投资风险以及营运资金风险等,提升企业资金周转速率,规避资金短缺问题,加快提升企业的资金价值。

猜你喜欢

金融机构融资资金
改革是化解中小金融机构风险的重要途径
融资
融资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7月重要融资事件
5月重要融资事件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