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助信息化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研究

2020-11-27顾金健

成才之路 2020年31期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笔者

顾金健

(江苏省启东市第二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启东226200)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得到广泛重视,其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为学生未来就业打好基础。面对新课改,中职计算机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重要性,结合计算机教学内容和学科特点,实现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教学的紧密联系,借助信息化手段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信息化途径

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应用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就需要对信息化途径进行分析,准确把握信息化途径的主要类型、内容等。基于教学实践,目前可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信息化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多媒体技术。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是应用较为完善、发展速度较快的信息化技术。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播放自己制作的教学视频、教学音频等,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学生在声音、图像、动画等的多感官刺激下,可以提高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掌握重难点知识。

(2)网络教学平台。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网络教学平台应运而生。网络教学平台有很多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的授课资源,中职计算机教师可以将网络平台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录制或下载,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制作成视频。这样,教师可以结合教学需要让学生在网络平台进行自由观看,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灵活学习,有效提高计算机教学的便利性。网络教学平台的应用,可以弥补中职计算机教学时间不充裕的问题:学生只需要登录教师指定的网络教学平台账号,就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

(3)实时通讯软件。目前,实时通讯软件在社会中应用十分广泛,特别是微信、QQ等软件,正在不断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方式。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在实际教学中认识到实时通讯软件的重要价值,合理对其进行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实时通讯软件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追踪掌握。通过微信、QQ等软件建立学习平台,师生之间可以进行高频的良性互动,这样既可以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效率,又能让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活泼。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应用信息化手段的原则

为了借助信息技术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中职计算机教师要深刻认识信息化手段的优势,并且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研究信息化途径,遵循相关的应用原则。

(1)充分准备原则。中职计算机教师在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充分准备原则。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做好充分、完善的准备,做好备课和学情分析,并且准备好课堂教学所需的教学视频等,确保信息化教学可以顺利进行。

(2)适度原则。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遵循适可而止的原则。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把握好应用场景。但不要过分依赖信息技术,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3)及时跟踪原则。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及时跟踪的原则。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时间和空间的自由方面,教师可以实现在网络上与学生进行及时沟通。因此,在无法面对面的情况下,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做好教学的跟踪分析,确保学生可以认真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学生的反馈情况调整和完善信息化教学模式。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信息化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应用信息化手段开展中职计算机教学方面,教师首先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关键。如很多中职学生在接触“C语言程序设计”内容的时候都会较为兴奋,认为这门课程充满趣味性。但是,教师需要认识到“C语言程序设计”的难点,需要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兴趣,避免学生在遇到难题后丧失学习积极性。

在笔者看来,在中职“C语言程序设计”的信息化教学中,上好第一课至关重要,第一节课是否成功,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笔者在实际教学中,把“C语言程序设计”的第一节课变为趣味导学课程。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笔者会为学生展示预先制作的信息化多媒体视频,在视频中用动画等生动的形式为学生展示“翻译密码”“水仙花数”以及“判断素数”等内容。笔者发现,学生在观看视频之后被有趣的内容深深吸引,很多学生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进行学习。之后,笔者利用信息化多媒体视频为学生展示一些“C语言程序设计”方面的实用程序,继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奋度。当然,也有一些学生认为“C语言程序设计”比较难懂,这时笔者会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内容主要是IT成功人士介绍的相关学习经验,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学习信心。

在学生观看视频之后,笔者会向学生强调“C语言程序设计”的重要性,并且告诉学生,“C语言程序设计”是学生学好后续各方面计算机知识的基础。虽然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很快,但只要学生有了真正的解决问题能力,就会达到“万变不离其宗”的效果。

(2)提高程序设计能力。中职计算机教师在“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完善,并利用信息化技术引入一些教学实例,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如在具体的程序段教学中,笔者会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语句的编程思路,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程序的内在运行本质。针对学生进行高级编程需要掌握的语句,笔者会引导学生掌握自主编程的方法,并且在实际训练中掌握编程技巧。在教学中,笔者会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鼓励学生自己进行程序的编写;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笔者会引导学生自己先登录网络学习平台或者在专业网站中进行查找,自行在网络上浏览C语言相关的学习资料等。如果学生仍然无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时,笔者会进行指导。这样既可以利用信息化途径帮助学生丰富学习内容,也能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第一时间尝试自己解决,而不是依赖教师。

(3)改进考核方式。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科学的考核方式也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因素。就“C语言程序设计”而言,教师常常选择笔试与上机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但是,“C语言程序设计”的教学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程序的调试方法,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此,笔者对考核方式进行改进。

如笔者会为学生建立一个网络数据库,在数据库中提前加入一些较为典型的C语言程序方面的内容,并且在考核之前让学生借助数据库进行个人学习。当具体考核学生学习情况时,笔者从中选择典型的题型,让学生在电脑上对程序进行编写和调试运行。采用这种方式进行考核,有利于学生预先在网络数据库中对典型的题型进行自主学习、分析,激发学生的独立学习积极性。同时,笔者在考核中取消了笔试,选择单纯上机考核的方式,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应付学习和考核,真正考查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编程能力。

总之,教师要利用信息化手段不断丰富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实现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程序设计能力、改进考核方式等方面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猜你喜欢

C语言程序设计笔者
老师,别走……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软件编程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PLC梯形图程序设计技巧及应用
论子函数在C语言数据格式输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