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理论结合药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2020-11-26沈王明沈赛飞
沈王明 郑 豪 沈赛飞
(浙江黄岩中医院治未病科,浙江318020)
颈椎病是因颈椎的正常生理弧度改变或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压迫附近的神经根而导致的一系列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头晕及颈、肩、臂部等疼痛或麻木。非手术保守治疗为临床主要治疗方式,包括对症药物治疗、牵引、中医药内服及功能锻炼等疗法,缓解患者症状[1]。为进一步探寻安全、有效、便捷治疗方法,本研究根据中医痹证理论,将中医外治法相结合运用于颈椎病的治疗,探讨应用药枕治疗颈椎病,评估对颈椎功能的恢复和改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治疗的颈椎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医内治组(A组)和药枕治疗组(B组),每组各30例,A组男性 17例,女性 13例,年龄(54.36±10.52)岁,病程(3.73±0.65)年,痹症型、眩晕型,瘫痪型各 10例,应用中药内服治疗;B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54.71±10.18)岁,病程(3.80±0.69)年,痹症型、眩晕型,瘫痪型各10例,应用中医药枕治疗。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和指标
1.2.1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颈椎操干预,急性发作时给予止痛、消炎等对症治疗。A组应用中药内治,辨证论治,其中痹症型用桂枝加葛根汤;眩晕型气虚者补中益气汤;痰瘀交阻者用温胆汤加减;风阳上亢者芍药汤加减;瘫痪型方用补阳还五汤加减。B组用药枕治疗,辩证分型同中医内治,并结合中医外治中的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舒筋活血中药,给予桃仁、红花、山甲、乳香、没药、大黄等活血化瘀药为主,佐以川椒、细辛、南星等温经通络止痛药,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全程随访1年[2]。研究过程中若发现有严重不良反应时立即中止试验。
1.2.2 主要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进行评估,评估患者颈椎活动度,采用科室研发颈椎多维运动模型研究与颈椎功能临床评估系统行功能评定;采用“美国物理治疗学会骨科分会2008年颈痛临床指南中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病人白评功能量表”(NDI)和病人白评功能量表(PSFS)评价患者颈椎功能情况,NDI分值为0~50分,包括颈痛及相关的症状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NDI评分越高,功能障碍越严重,PSFS评分0~50分,分数越高,功能越差。并监测患者不良反应[4]。
1.3 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颈椎活动度、NDI评分、PSFS评分结果:B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后颈椎转动、侧屈、前屈和后伸等活动度均高于A组,两组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后NDI评分、PSFS评分均低于A组,两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比较:B组患者有1例轻微皮肤过敏,不影响治疗,B组出现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表1 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颈椎活动度、NDI评分、PSFS评分结果 ()
表1 两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颈椎活动度、NDI评分、PSFS评分结果 ()
注:①②分别与治疗前比较,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内容 A组 B组治疗前 治疗6个月 治疗12个月 治疗前 治疗6个月 治疗12个月转动 61.30±0.93 66.19±0.96① 65.82±0.91① 61.21±0.90 68.36±0.96①③ 66.09±0.87①②侧屈 32.81±0.45 35.40±0.52① 35.16±0.57① 32.74±0.49 37.52±0.56①③ 35.83±0.51①②前屈 33.95±0.38 36.26±0.41① 35.78±0.35① 33.68±0.37 38.70±0.44①③ 36.12±0.39①②后伸 33.95±0.38 36.26±0.41① 35.78±0.35① 33.68±0.37 38.70±0.44①③ 36.12±0.39①②NDI评分 43.15±1.24 14.02±1.17① 15.73±1.05① 43.23±1.21 12.35±0.96①③ 13.46±1.13①②PSFS 评分 24.36±0.83 12.18±0.71① 13.49±0.63① 24.52±0.90 9.76±0.68①③ 11.30±0.57①②
中医治疗颈椎病,在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指导下,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舌苔、脉象,辨证论治用药,以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舒筋通络为主,配伍益气养血之剂[3]。根据中医辨证分型,通过辨证论治,改善病情[4]。
本研究结果显示,痹证理论结合药枕治疗颈椎病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颈椎功能。外治法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颈部在药枕之上,药物经皮肤透入、吸收,可直接作用于病变局部,体表温度能够促使药物有效成分的扩散,起效快,药物利用度提高;药枕枕芯内药物粉碎为大小合适的粗颗粒,可有效刺激在颈部经过多诸阳经、手足三阳经和督脉等,以及颈肩部的风池、肩井等等穴位,有助于温经通络、活血化瘀,解除肌肉痉挛、增加循环血流量,因此中医外治法在辩证施治下,效果显著好于中药内服。药枕也是作为颈部支撑及持续曲度的一种工具,外形及高度都符合颈椎的正常生理弧度,可有效辅助改善和矫正患者颈椎的异常曲度,使患者保持较舒适的状态,缓解肌肉痉挛,改善颈椎生理曲度,促进颈椎功能的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痹证理论结合药枕治疗颈椎病患者,可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影响,减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使患者易于接受,更有利于长期治疗[5]。
综上所述,与中药内服治疗比较,痹证理论结合药枕治疗颈椎病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颈椎功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