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性干预策略对预防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应用观察

2020-11-26何淑美王秀芬

哈尔滨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性肺炎呼吸机通气

李 静 罗 蓝 何淑美 王秀芬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病三科,广东深圳518000)

本文针对实施综合性干预策略机械通气患者与常规护理的机械通气患者的干预疗效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ICU收治的60例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经我院临床确诊,无入组前发生肺部感染者;②入组前机械通气治疗时间≥2d;患者无任何内脏功能异常或障碍等。排除标准:①患者在入组前已存在肺炎等肺部感染型疾病;②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小于7d;③合并免疫系统功能障碍。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30)和常规组(n=30),观察组 16 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 56~72岁,平均年龄(64.43±8.23)岁,机械通气时间(7.25±3.22)d;对照组 15 例男性,15例女性,年龄 55~71岁,平均年龄(64.55±8.34)岁,机械通气时间(7.32±3.14)d。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在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期间,加强对患者病房的清洁、消毒。每次进病房消毒清洁之前要对自身进行消毒,出病房也要进行消毒;对患者实施开放式吸痰,吸痰后使用生理盐水为患者进行口腔清洁,每天用3%的碳酸氢钠溶液为患者进行两次口腔护理。

1.2.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干预策略,具体为:①对患者实施口腔护理与呼吸道护理,使用药液以行氧气驱动雾化对患者进行治疗,起到一定程度湿化患者气道的作用,每隔4h一次蘸取维生素AD滴剂涂抹于患者口腔内部,以调节患者口腔pH值;运用吸痰管为患者进行吸痰的时候,要保证吸痰过程是密闭式的并每半小时对患者的呼吸机进行检查,以保证患者呼吸机气压的稳定;②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对患者具体病因实行病原菌的类型鉴定,并进行药敏实验,根据患者的实验室结果及医师建议选择适合的药物进行干预治疗;③干预期间的机械通气,要根据患者年龄大小及病种,为不同患者实施不同气压,将血气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即可,不可过大或过小,过大的气压对患者气道、呼吸道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过小的气压则对后续的治疗等起不到有效的治疗作用;④护理期间的营养干预,根据患者的病种、年纪、性别及日常习惯等,为患者进行营养干预,为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采用鼻饲法进行常规肠内营养供给,并根据患者的日常变化情况将营养液的配比进行调整,在患者可以进行自主进食后则根据患者的性别、饮食习惯等建议尽量食用高蛋白、富含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2]: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①患者双肺均伴有湿啰音且影像学显示肺部浸润阴影;②白细胞计数>10×109/L,或<4×109/L;③患者分泌物中分离出新病原菌;④发病时间为机械通气治疗2d后至停止治疗2d内;⑤患者体温>37.5℃,且伴有大量黄脓性痰液。

1.4 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19.0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6.67%,低于常规组的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2.2 两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为(8.33±1.78),低于常规组的(10.56±2.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25.65±3.27),低于对照组的(32.22±5.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

表1 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比较 [n(%)]

表2 两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

表2 两组机械通气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比较 ()

组别 机械通气治疗时间 住院时间观察组 8.33±1.78 25.65±3.27常规组 10.56±2.52 32.22±5.45 t值 3.959 5.662 P值 <0.001 <0.001

3 讨论

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住院时间与机械通气时间也低于常规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常规组。原因为:①在进行机械通气前对患者的口腔及呼吸道进行护理,调节患者口腔的pH值,综合性干预策略对口腔与呼吸道第一道线进行了强有力的保护,同时密闭性吸痰减少了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机会就降低了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概率[3];②较少抗菌药物的盲目使用,在降低了患者发生耐药性的可能性,同时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免疫力进行了积极的保护,为患者的体力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提供了基础保障;③控制气流的大小及气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患者的气道及呼吸道发生的不必要伤害,降低气流过大对气道及呼吸道的冲击,并避免因气流过小导致患者吸氧强度不足[4];④根据患者营养状态联合医生为患者进行营养液配比也为处于虚弱或昏迷状态的患者提供了最为基础的营养。

综上所述,综合性干预策略可以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同时降低患者的VAP发生率,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猜你喜欢

性肺炎呼吸机通气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喘憋性肺炎婴幼儿血清维生素A、D与肺功能的相关性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强化口腔护理在预防ICU昏迷病人并发坠积性肺炎中的应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