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红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机制研究

2020-11-26常艳艳李玉琼蒋普阳

哈尔滨医药 2020年5期
关键词:丹红副作用功能性

常艳艳 李玉琼 蒋普阳

(睢县中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河南商丘476900)

缺血性脑卒中(CIS)属于脑血管意外引发的疾病症状,其发病率占整个脑卒中类型患者的70%[1]。传统临床治疗路径中,本病多采用以静脉溶栓为主的常规药物治疗,发现治疗效果并不稳定[2],有必要结合现代中医药理论开展早期治疗。丹红注射液为中成药制剂,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缺血性疾病,维护脑血管内皮抗炎性、抗凝性方面效果明显,可对本病患者产生较好治疗效果[3]。对此,本研究旨在将丹红注射液治疗CIS的效果及血液流变学影响情况进行探索,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CIS的102例患者为受试对象,按照双盲信封法随机分为Study组与Control组,每组各51例。纳入标准:①经脑CT、MRI检查,确诊为CIS者[4];②年龄在40~75岁者;③患者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伴有其他严重疾病者;②有严重颅内感染、脑部肿瘤者;③出现精神异常、意识模糊;④对丹红注射液药物过敏者。Study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 21 例;年龄 42~73 岁,平均(31.45±4.26)岁;病程 3~6h,平均(4.58±1.23)h。Control组患者男性 31例,女性 20例;年龄 41~74岁,平均(57.53±4.69)岁;病程 2~6h,平均(4.21±1.47)h。两组治疗前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Control组治疗方法:接受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包括检测生命体征、给氧、营养供给、降低颅内压、脱水、静脉溶栓、抗感染等治疗。在此基础上,选用6g奥拉西坦注射液,溶于等渗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qd,持续治疗3个月。

1.2.2 Study组治疗方法:在Control组基础上,使用丹红注射液50mL,置于等渗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qd,持续治疗3个月。

1.2.3 指标检测方法: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观察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WBV)、红细胞压积(HCT)、血沉(ESR)、血纤维蛋白原(FIB)]变化。WBV采用微量毛细管法进行检测,ESR使用Wintrobe法检测,FIB利用微量热沉法检验。

1.3 评估标准

1.3.1 神经中枢功能性缺失程度评分:通过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方法进行评分[5],共包括9个条目,总分33分,>16分表示患者发生死亡、严重致残机率较大,<6分表示患者预后良好,分数越低说明神经功能损伤越小。

1.3.2 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分[6],共包括10项内容,各项分值为0~10分,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能力越好。

1.4 观察指标:比较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WBV、HCT、ESR、FIB)评估、神经中枢功能性缺失程度(NIHSS)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Barthel指数)评分变化,分析治疗3个月内,各组药物副作用发生情况差异。

1.5 统计学分析: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同一时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WBV、HCT、ESR、FIB水平比较:治疗3个月后,各组WBV、HCT、ESR、FIB水平评估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Study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Control组,详见表1。

2.2 各组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治疗3个月后,各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Study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Control组,各组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上升,且Study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Control组,详见表2。

2.3 各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治疗3个月内,Study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与Control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 3。

3 讨论

缺血性脑卒极有可能因损坏神经细胞结构、功能造成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日常活动功能减退及痴呆等后遗症,对患者的生活以及其家庭带来严重影响和重大负担[7]。丹红注射液能够下调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还可加强血管内皮重塑能力,为内皮细胞提供防御屏障,从而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功效[8]。

表1 各组WBV、HCT、ESR、FIB水平比较 ()

表1 各组WBV、HCT、ESR、FIB水平比较 ()

FIB(g/L)Study组 治疗前 5.83±0.54 48.97±4.32 25.41±4.83 8.27±1.46治疗 3个月后 4.65±0.47 40.45±3.88 11.65±4.56 2.24±1.42 t值 11.771 10.479 14.794 21.144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Control组 治疗前 5.81±0.48 48.62±3.64 25.62±5.31 8.35±1.24治疗 3个月后 5.26±0.41 45.23±3.07 14.54±4.87 4.36±1.01 t值 6.222 5.084 10.982 17.817 P 值 <0.001 <0.001 <0.001 <0.001 t组间值 6.985 0.751 3.094 8.688 P组间值 <0.001 <0.001 0.003 <0.001组别 时间 WBV(mPa·s)HCT(%)ESR(mm/h)

表2 各组神经中枢功能性缺失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

表2 各组神经中枢功能性缺失程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

组别 时间 NIHSS评分 Barthel指数评分Study组 治疗前 12.36±3.04 25.42±10.24治疗3个月后 1.78±0.26 67.82±14.65 t值 23.030 16.941 P值 <0.001 <0.001 Control组 治疗前 12.65±2.87 26.31±9.65治疗3个月后 3.02±0.28 52.34±11.47 t值 21.656 12.401 P值 <0.001 <0.001 t组间值 23.297 5.942 P组间值 <0.001 <0.001

表3 各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比较 [n(%)]

奥拉西坦可以改善脑细胞循环代谢功能,增强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程度,加快脑组织的重建过程,其常规用于治疗CIS,但单独用药疗效受到一定限制。丹红注射液属于中成药制剂,能够有效促进血液活性,稀释体内黏稠度过高的血液,对于WBV、HCT、ESR、FIB 水平具有良好功效,从而抑制形成血栓,延缓凝血时间,拥有较好的活血化瘀的效果[9]。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丹红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的 Study组患者 WBV、HCT、ESR、FIB 水平评估明显低于Control组,说明丹红注射液可以降低WBV、HCT、ESR、FIB 水平,减低血液黏度,增加凝血活性,改善纤溶功能,从而预防预后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在治疗CIS过程中取得更好的疗效。

CIS是源于脑细胞发生变性、坏死的病理结果,患者因此出现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丹红注射液不仅能够抗血管细胞坏死、抗血管炎症,而且还能促进神经组织再生,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有利于修复神经功能缺损,为患者后续大脑及肢体功能恢复奠定基础[10]。在本研究中,Study组患者予以丹红注射液治疗3个月后,患者神经中枢功能性缺失程度与Control组相比明显降低,而Study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Control组,由此推测出,该注射液改善本病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减少因神经功能缺损而造成的肢体活动能力障碍,预防患者出现致残性后遗症,从而能有效提高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有利于改善预后。丹红注射液的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与常规用药比较,并未显著产生更多药物副作用症状,故其用药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广泛使用。综上所述,予以CIS患者丹红注射液,能够改善患者神经中枢功能性缺失程度,有助于调节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增强患者日常生活行动功能,因此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丹红副作用功能性
基于十二指肠异常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徐长风:核苷酸类似物的副作用
当心紧急避孕药的副作用
一种功能性散热板的产品开发及注射模设计
不同功能性聚合物在洗涤剂中的应用
42例丹红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彼格梨
丹红注射液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52例
氢化可的松严重副作用1例
阿托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颈椎病脑供血不足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