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关系研究
2020-11-26王孝华谢荣见
王孝华,谢荣见
(安徽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在一定区域内的企业会有意识地进行分工和协作,形成区域集聚效应,由此产生了新的组织生产方式——产业集群[1]。这种组织方式也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美国管理学教授最早提出“集群”这一概念。产业集群是一组由于具有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相同的或者相关的企业的集合[2]。王培林的研究表明知识资源的重要性正在被人们认识,集群企业之间需要认识共享知识的必要性,积极探讨有效的企业间合作形式,实现知识资源的共享,使知识的利用价值实现最大化[3]。知识的学习和传播是产业集群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知识共享是产业集群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知识共享对企业的创新效率有着很大的提升作用[4]。企业间实现知识资源共享会存在许多困难和障碍,因为企业间的交往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行为。企业间的知识共享过程包含企业的知识转移、知识吸收和知识交换等。为了能够占据优势地位,降低生产成本,获取最大收益,企业将知识作为一种手段进行一系列的管理活动[5-6]。产业集群现象为知识共享提供了前提和条件,能够更加便捷地进行知识共享。“产业集群”一词最早是由迈克·波特在其所著的书——《国家竞争优势》中提出,主要是对集群现象的描述。今天,产业集群主要被定义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取得竞争优势,在一定区域内那些既有竞争又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形成的组织群体。它们是现代经济中出现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在空间上相对集中,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进行合理的分工和协作,形成一个共同体,占据一定的区域优势。产业集群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尤其在中小企业得到普遍运用[1,4]。
“知识”是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知识是有价值的信息,是对信息的提炼和总结,能够指导人们开展价值创造的实践活动。经过研究发现,知识形式分类最常见的是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5]。这种分类的基本理念可以追溯到吉尔伯特·赖尔和迈克尔·波兰尼。赖尔指出了知其所以然(隐性知识)和知其然(显性知识)之间的区别,认为显性知识很容易获得,然而隐性不能直接用显性知识表达清楚。波兰尼认为人们可以从教科书中学习各种知识,但是无法将这些显性知识直接转化为隐性知识,只能在实践中转化[6]。知识共享是指知识主体通过沟通与交流与他人分享信息,从而进行转化和吸收[7]。任何企业都无法靠自身获取生产经营的所有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集群企业逐渐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并且越来越重视知识共享活动。由于集群企业的地理邻近性、集群内产业链条的关联性和集群主体社会关系的复杂性等原因,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共享活动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3-4]。黄赤[7]等认为知识共享的主体、客体以及环境对知识共享活动会产生影响,知识共享主体之间的信任缺乏、能力缺失会阻碍知识共享。知识共享的高成本和高风险导致知识共享意愿不高,致使知识共享效率低下[8-9]。因此,为了提高知识共享效率,必须要提升集群内企业的知识共享倾向。“知识共享意愿”是指知识主体自愿参与知识分享行为的程度[8],是在知识共享活动中知识主体愿意分享自己拥有的信息的倾向[10-11]。
“距离”一词内涵丰富,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在空间或者时间上的相隔,二是在空间或者时间上相隔的长度,三是抽象距离,比如认识上的差异、关系或者感情上的亲疏等。鉴于“距离”内涵的丰富性,将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一是水平距离,即两个物体在地理位置上相距的长度;二是时间距离,即时间上相隔的长度,在这里是指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认识时间、合作周期的长短。从“时间”这一角度寻找切入点,研究“时间”和隐性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三是心理距离,最早是由心理学家Edward Bullough提出来的,是指艺术作品的观赏者与艺术作品本身之间在实际利害关系上的分离,而非时间或空间上的距离[6,8],心理距离属于抽象距离,在研究中,心理距离主要通过企业间在企业文化、发展规模、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程度高低以及报酬的多少等体现。
对于“团队”的定义有许多解释,在这里引用管理学家罗宾斯的话:团队就是一个组织,一般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和关联的个体为了特定目标而遵循一定规则一起合作的企业。
因此,研究主要通过对芜湖市典型的产业集群——机器人产业集群、汽车产业集群的调查探讨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这3个因素与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意愿这4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入跨企业团队模式这一中介变量,探讨跨企业团队在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和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意愿之间的作用,旨在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和质量。
2 理论分析与假设
2.1 水平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
地理上的间隔只影响两个知识主体的交换过程[11]。企业间的水平距离差异会导致信息传递的成本产生差异,高成本导致知识共享效率低下,共享积极性大大降低[12-13]。距离的出现造成在知识传播过程中的信息失真,导致企业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存在偏差。距离对知识主体之间的关系会产生影响,可能会使不同主体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出现障碍[3-4,14]。水平距离借助知识传播的效率,进而影响知识共享行为,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它与知识传递呈负相关关系[15]。集群企业的地理邻近性使得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知识共享活动表现出不同的研究价值[3]。我们过于重视集群内部企业间的合作,而忽视了他们之间存在竞争,其实集群内部企业间的竞争往往表现得更加激烈,影响因素之一就是地理位置[3,11-14]。从研究内容可以看出水平距离对知识共享会产生影响,间隔长的两个企业之间的知识传播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阻碍,但是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知识传递这一过程中,并未从知识共享意愿这一方面探讨水平距离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1: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水平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呈负相关关系。
2.2 时间距离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
“时间距离”在知识共享的研究中并不多见,但是并不能因此就否定时间对知识共享的影响。从地理学角度来看,地理空间是指物质、能量、信息等存在形式在功能关系、形态上的分布方式和其在时间上的延续,强调的是地理分布和时间上的延伸[16]。集群内企业的创立时间不是同一阶段,企业与企业之间知晓对方存在的时间也不相同。他们之间存在竞争与合作,那么竞争与合作的开始时间点、周期和频率会对他们之间的知识共享产生影响[17]。因此,研究从“时间”这一角度寻找切入点,研究“时间”和知识共享意愿之间的关系。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2: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时间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呈正相关关系。
2.3 心理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
尹洪娟[9]等认为在知识传播的过程中如果有人主动要求对方将自己掌握的信息分享给他,那么他们之间就有了人情债,这对双方未来的知识共享是有利的。如果双方关系良好,他们更加愿意以帮助的形式将自己的知识分享给别人,如果双方关系并不亲密,那么知识掌握者会根据公平原则进行等价交换来获得一定的利益。因此,可以认为知识共享与关系有着密切的联系,且关系越密切,知识共享的意愿和质量越好[18]。只有当知识共享的主体之间关系足够紧密,才能在团体中成功传递知识,特别是存在于特定场合和情境的知识。这些研究从个体层面去探索“心理距离”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而企业间的“心理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是否存在类似结论,并没有得到实证检验。研究将探讨企业间的心理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3: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心理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呈负相关关系。
2.4 跨企业团队模式的中介作用
产业集群在某种程度上是某种产品的深度加工和产业链的延伸,在集群效应下的企业会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和目标而合作,这种合作过程中会有知识分享存在[1]。团队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是团队成员之间进行知识共享的基础,他们之间的高度信任会让他们愿意共享知识[19]。团队被认为是知识管理的子系统,在知识共享过程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20-23]。在团队中,成员解决问题时并不需要掌握所有的知识,知识分享者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把适当的信息分享给接受者。空间距离会影响知识转移的过程,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会出现失真现象,建立团队,成员可以在团队中交流与沟通,分享自己掌握的知识[14]。Ding Z[23-24]等根据理性行为理论对中国建筑行业团队进行了研究,认为对知识共享的态度比主观规范更能影响建筑师分享知识的意愿,信任对知识共享有着正向的影响,有利于减少同事之间的隔阂。由于产业集群内部竞争更激烈,使得企业寻求合作的动机更强,寻求资源集成和知识共享的机会,地理的临近性以及文化的相似性使得联合研发的风险更低。这为实现跨企业团队模式创造了可能,跨企业团队模式实质上就是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4a:产业集群中,跨企业团队模式在水平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H4b:产业集群中,跨企业团队模式在时间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
假设H4c:产业集群中,跨企业团队模式在心理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
3 相关模型构建
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假设模型如图1所示。跨企业团队模式在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关系中的作用假设模型如图2所示。
图1 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假设模型 图2 跨企业团队模式在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关系中的作用假设模型
4 实证分析
4.1 问卷设计方法
在研究假设与模型的基础上,将“距离”分为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3个维度,探究他们与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并且引入中介变量跨企业团队模式,分析这一中介变量在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和知识共享意愿之间起到的作用。通过查阅前人的研究,参考李克特的问卷量表结构,将问卷分为5个等级,分别是“非常不赞同”、“不赞同”、“无意见”、“赞同”、“非常赞同”,依次赋予1到5间隔相等的不同分值。此次研究问卷设计在借鉴经过实证检验的量表问卷的基础上,“知识共享意愿”量表问卷在综合考虑相关文献[3-31]的基础上共设计了5个题目,“水平距离”量表问卷主要借鉴文献[12-15],共有5个题目,问卷中的水平距离主要是指产业集群中企业间在地理位置上相距的长度;“时间距离”量表问卷主要借鉴了文献[16-17],共有5个题目,时间距离在问卷中是指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认识时间、合作周期的长短;“心理距离”量表问卷主要借鉴文献[8-11,25-26],共有10个题目,心理距离在问卷中主要通过企业间在企业文化、发展规模、价值观等方面的相似程度高低以及报酬的多少表示;“跨企业团队模式”量表问卷主要借鉴文献[18,20-24,26-27],共有5个题目,并根据实际情况作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改,通过预调查对不合适的题项进行了删除。问卷采用纸质问卷发放方式,调查对象是芜湖市机器人产业集群区和汽车产业集群区的企业员工,总共发放343份问卷,回收302份,其中有效问卷201份,有效率为66.56%。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数据利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其中包含的具体分析有信度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4.2 频率分析
首先对各控制变量进行频率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可知此次问卷调查年龄段主要以26~35岁为主,占调查人数的65.2%;受教育程度以本科学历为主,达到73.6%;从性别结构看,女性员工比例为65.2%,男性员工占34.8%;员工所在公司岗位主要是普通员工、基层和中层管理者,分别为35.5%、35.3%和25.4%,而高层管理者所占比例较少,只有4.0%。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频率分析
4.3 相关分析
各个变量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意愿与时间距离、跨企业团队模式都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653和0.670;知识共享意愿与水平距离、心理距离都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442和-0.588。水平距离与时间距离、跨企业团队模式是负相关关系,与心理距离是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480,-0.578和0.430;时间距离与心理距离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612,与跨企业团队模式是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739;心理距离与跨企业团队模式存在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88。
表2 各主要变量的均值、方差和相关关系
4.4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信度指的是测量结果的稳定程度。此次研究运用内部一致性信度评价法对知识共享意愿、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变量的克朗巴赫α系数可知知识共享意愿的信度为0.704,水平距离的信度为0.700,时间距离的信度为0.700,心理距离的信度为0.727,跨企业团队模式的信度为0.700。变量的信度均大于或者等于0.700,说明信度良好,满足要求。
效度是指量表能够正确测量被测对象特质的程度。效度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各变量的因子载荷系数大部分在0.5~0.930之间,表明效度良好,满足要求。
表3 效度分析
4.5 跨企业团队模式在“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
综合考虑Baron、Kenny和温忠麟提出的中介变量的分析步骤,运用层次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建设检验,验证跨企业团队模式分别在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中介作用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由表4可知,模型1检验了控制变量对因变量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意愿的作用,在P<0.01情况下,显著性不高,因此解释效力可以忽略不计。由模型2可知在置信水平为0.01时,水平距离对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β=-0.499,因此假设H1成立;由模型3可知在置信水平为0.01下,时间距离对知识共享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β=0.703,因此假设H2得到支持;由模型4可知心理距离对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β=-0.761,P<0.01,所以假设H3成立。由模型5、模型6、模型7可知,在P<0.01水平下,水平距离、心理距离与跨企业团队模式之间有显著负向影响,时间距离与跨企业团队模式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影响,β分别为-0.628,0.741,-0.712。由模型8、模型9、模型10可知在中介变量跨企业团队模式下,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对知识共享意愿仍然有显著影响,β分别为-0.084,0.386,-0.399,因此,跨企业团队模式在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关系中起中介作用,假设H4a、H4b、H4c成立。
表4 中介作用分析结果
5 结语
5.1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芜湖市机器人产业集群和汽车产业集群内的企业的问卷调查,进行关于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知识共享意愿及跨企业团队模式5个变量之间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并依据这些结论提出激发和提高芜湖市以及其他地区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意愿的建议,从而提高知识共享的质量和效率。
(1)从实证分析可以看出,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水平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之间是负相关关系,并且地理位置越近的企业之间共享隐性知识的倾向和程度越高。这一结论与先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结果相类似。这表明两个集群内企业间的水平距离是影响知识共享的重要因素之一,地理位置越近的企业之间沟通越便利,沟通障碍相对来说更小,沟通方式和渠道更加多样,使得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传播更加迅速。因此,相近的企业之间可以利用这一要素提高知识共享意愿,应该注重及时与相近的企业进行沟通和信息交流,以便进行知识转移和互换。
(2)研究结果表明,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时间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呈正相关关系,相互知晓对方存在时间越长的企业之间共享知识的倾向越大,合作时间和合作周期越长的企业之间共享信息的可能性更大,他们之间更愿意进行知识共享方面的交流与沟通。因此,为促进知识共享,企业之间进行交流时可以从“时间”寻找切入点,通过“时间”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降低彼此之间的生疏感,提高双方之间的好感度,激发企业间的知识共享意愿。
(3)产业集群中,企业间的心理距离对知识共享意愿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之间的相似程度越高,心理距离越近,共享隐性知识的意愿越高。比如在集群内,两个拥有相似的成长轨迹、发展规模、等级层次、价值观和企业文化的企业之间交流更加放松,他们之间能够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和高效率的知识共享。同时在调查时发现报酬也是促进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无论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或是自身价值的提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企业之间进行共享知识的意愿。因此,企业要想提高知识共享水平应当注重企业间的心理因素,关注企业之间的相似程度和进行知识共享能够带给双方的回报,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降低企业之间的防御度和排外心理,降低企业自身奉行的保护主义政策带来的影响。
(4)产业集群中,跨企业团队模式分别在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之间起中介作用。产业集群在某种程度上是某种产品的深度加工和产业链的延伸,在集群效应下的企业会为了完成共同的使命和目标而合作。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些有合作关系的集群企业间利用团队模式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地理位置差异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也可以增加企业之间的合作时间和合作周期,加强彼此之间的了解。在团队中,企业之间会有长时间的沟通与交流,彼此之间有着一个相互不断磨合,达到和谐的过程,降低他们之间的心理差异带来的影响。跨企业团队模式能够不断改变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提高知识共享效率。
综上所述,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在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心理距离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关系,同时引入“跨企业团队模式”这一中介变量来分析中介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深入研究企业知识共享做出了贡献。此外,从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水平距离、时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三者之间也在相互影响,因此,不能忽视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经过以上研究和分析,研究仍然存在些许局限:各企业员工填写问卷时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收集到的数据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误差;问卷结果表明企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等因素,形成这种跨企业的团队模式存在一定的难度,而且,这种模式是为了集群区企业共同完成一个项目而成立的短期的团队类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此次调查以芜湖市为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范围。因此,如何更好利用这种模式和延长它的生命周期还需要作进一步的研究,此外还需对芜湖市以外的地区进行研究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