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纺织企业出口模式转型探索
2020-11-26张杰
张杰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浙江省是全国纺织企业的集中地,海宁市又是浙江省纺织企业的聚集地,近些年来,纺织企业的对外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在国际市场的份额逐年稳步上升。在国际市场上,海宁市纺织企业经过了几十年的摸索发展,已经逐步固定了自身的企业发展模式,但是大多数的企业仍然是依靠着生产中低档的产品,并且在国际市场上依靠着自身低成本的优势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海宁市纺织企业的这种发展模式所体现出的一个较为明显的缺陷是企业自身往往缺乏主动性,在国际市场上也缺乏自主性,企业扮演的角色往往是价格的接受者,本身在国际市场上只能随着国际市场行业的上下波动而被动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并且随着海宁市原材料市场价格和人工成本的进一步上升,海宁市纺织企业的利润空间正在被一步步地压缩,纺织企业所赖以生存的低成本优势也正在被一步步侵蚀,再加上国际环境趋于复杂,企业内部缺少对应技能的人才,也缺少通往国际市场的渠道,只能被动地接受海外顾客给出的报价。
一、海宁市纺织企业发展现状
现阶段,海宁市纺织企业大多数处于代加工阶段,发展模式较为单一,主要以私人企业为主,进行着较为简单的全套加工处理,一些发展较好的企业具有独立的开发室,这类企本身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且在海外也具有稳定的订单来源,公司内部构成也较为稳定,其中在国际市场业务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开发室职能就是负责将海外顾客发来的订单进行加工处理,开发室内负责的版师会给出具体的参考意见,后续再是进行大货阶段等等。这样的发展模式需要纺织企业不断地去和海外的买家维护市场关系,并且在定价的时候往往是处于劣势的,企业为了拿到订单往往会一再压缩自己的利润空间。
二、海宁市纺织企业面临的挑战
由于海宁市纺织企业主要依靠低成本优势在国际市场上进行竞争,但随着纺织产业向着更低成本的国家地区转移,使得海宁市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而这种成本的上升又会让海外客户将目光放在越南这类成本较低的地区,对于海宁市纺织企业的直接影响就是出口单大量下降,多数中小纺织企业一旦失去订单来源,往往会陷入生产停滞的状态,部分海宁市纺织企业甚至会倒闭。
目前海宁市纺织企业在品牌效应这方面,仍旧不能够充分认识到一个好的品牌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为企业带来多大的利益,海宁市内的纺织企业大多数在品牌效应的认知上仍旧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本地纺织企业过分追从国外纺织产品的品牌,有的甚至是直接采取照搬海外某些知名品牌的行为,这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国内纺织企业的通病,第二,过度依赖于价格战的方式来进军国际市场,这类纺织企业在追求用更低的市场价格来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的同时,往往会忽视纺织产品本身的质量问题,反而是一味地通过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长期来看,纺织企业通过这样的发展模式来发展自身等于自掘坟墓,第三,海宁市纺织行业内部尚未形成统一对外的产品形象,市内各个纺织企业都主张各自为阵的发展模式,也就造成了海宁市内部纺织企业品牌多而不强的现象。
近些年,海宁市大力发展高校资源,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当地高校资源仍旧匮乏,人才输送的数量根本无法满足当地企业的需求,就纺织企业这一行而言,难以找到专业人才,同时,海宁市当地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会较少,这就导致这些纺织企业不能及时地获得专业人才,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源,但以海宁市现阶段的人才市场规模来看,难以找寻能够解决和处理国际贸易形式不稳定这样大背景下海外业务所面临的问题,这也是长久以来制约海宁市纺织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因素。
三、海宁市纺织企业出口提升策略
(一)引进人才战略
现阶段海宁市纺织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应技能的人才引进机制不够健全,海宁市当地政府与企业之间在技术型人才引进的宏观管理体制方面,仍未达成一个统一的宏观层面规划,与此同时还未建立起科学规范的人才管理机制。
对于海宁市纺织企业而言,必须更加重视培养和招聘对应技能的人才,建立起完善的薪酬和职位晋升制度,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企业管理层面的人才实力越发成为一个好企业的标杆,所以必须建立以“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企业的文化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海宁市纺织企业应该扩大与学校合作的领域,加强与周边学校的进行跨专业的实践型教学,形成校企双方通力合作下的教学模式,企业能为学院提供了各种跨学科实践机会,而学院能为学生在“纺织+”的大背景下利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完成专业课程的社会实践,企业应该联通学校研究如何在“纺织+”的基础上利用双方的合作关系和提供的优良实习条件来建立起一套科学、实用、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在提高学校学生实践性教学效果的同时,培养具备专业知识与熟练动手能力的纺织工程专业综合性人才。
(二)品牌效应影响出口
以海宁市皮革城为鉴,政府往往能在品牌的建立中起到关键作用,海宁市的政府在海宁市皮革城的发展过程中提供了很多帮助,首先就是提供一定范围的场所将各个中小型的纺织企业进行集中,并且建立起良好的管理制度。
海宁市皮革城从名字上就给人一种代表地区的直观感觉,而一个地区的地区政府形象往往更能更被海外消费者所知晓,同时也能被海外消费者所信服,将企业集中起来后把控好各个纺织企业的质量并做好对应的监管措施。
海宁市政府的出面能够让集群内的各个纺织企业以统一的、专业的、系统的和规范的企业形象面向国际市场。例如海宁市皮革城这个在国际市场都能站得住脚的存在就能够充分说明这种模式下的品牌效应在无形中就提升了整个纺织产业群的形象,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国际市场的认同感。
(三)抓住网络平台的发展机遇
就海宁市而言,纺织企业必须加强企业的网站销售建设,一个网站建的好与坏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网络营销的效果,海宁市纺织企业能用到的计算机辅助技术包括计算机的3D立体仿真技术手段,计算机图形学技术,计算机CAD辅助设计等。
海宁市纺织企业可以加强C2C平台的建设,鼓励并帮助中小纺织企业借助纺织服装的网络营销平台来发展公司业绩。近年来流行的网络微商运营模式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了海宁市纺织企业增加线上的销售业绩,这其中,像类似于“少资本少库存”的营销模式也提供给海宁市纺织企业进军网络营销的新路径。另外海宁市纺织企业还是要进一步加强线上与线下营销模式的整体融合,这同时也是中国纺织行业发展的新走向,与此同时通过海外投资来拓展海外业务。
传统纺织企业的出口运营模式,需要国内纺织企业和海外的卖家共同完成一个订单,这其中又会涉及进出口的相关流程,清关报关以及企业的信誉等问题,再加上国际物流运输以及业务翻译环节的费用,这些流程所需要的成本就大于国内贸易,并且这其中所需要的处理复杂业务的技术难度也要高于国内贸易。借助例如速卖通,亚马逊国际平台等,依托这一类国际知名的跨境电商平台,依靠着平台在国际市场上所拥有的信用机制,以信用为核心,平台为辅助建立起买家卖家之间隐形的桥梁,这种模式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企业在国际上发展所需要的成本,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企业的曝光率,在增加潜在买家数量和质量的同时,降低由于信用风险导致的失败率。
(四)通过集群化走向国际
以海宁市皮革城为例,集群化的优点在于整合了内部企业的所有资源,统筹管理,以一致的面貌走向国际市场,海宁市皮革城参加了很多大型的国际时装展,而且自身也有对应的实力去开展了国际纺织展销会,例如第22届真皮标志杯,这样就连带着集群内部的纺织企业一起见识了国际市场的需求,带给了内部纺织企业更多的国际市场曝光率,同时也带来了更多国际市场上的潜在客户。
集群化有利于内部纺织企业在国际上有更大的价格优势,通过集群内部完善的配套措施,成熟的管理制度,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直到成品的批量生产,产业集群内部都能找到匹配的企业来完成对应的流程,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减少了纺织企业的各项成本。
目前海宁市皮革城拥有一些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例如弗奥旗下的ZLFZSS品牌在米兰时间的2019年2月,在极高的赞赏下圆满结束了FASHIONHAINING的发布。这样极具代表性企业的发展能够为集群内部的纺织企业带来极其宝贵的经验,通过企业间的相互沟通和学习,整个集群能够以优质企业为领头羊来进军国际市场。
(五)通过海宁市政府来促进出口
首先,海宁市政府可以通过参考现有的模式,例如海宁市皮革城这样的块状经济模式,抓紧布局建立另外的产业集群,通过将海宁市的纺织企业统一起来,统一着装,统一意识形态的方式来进一步增强区域特色的纺织产品形象。建立除海宁皮革城以外的产业集群,并将这几个集群进行有机的串联,这样必然能领导海宁市纺织企业进军国际市场。
其次,海宁市政府要做好对外贸易服务工作,在国际贸易中,政府应该充分地发挥对外贸易中的警示作用,在政府层面上及时掌握关于反补贴和反倾销这类的信息,并且及时地反馈给企业,建立起一种外贸保护机制,组织部门走访当地的纺织企业,传达出和企业一起面对和解决外贸难题的决心,并且结合当地相关机构一起建立起外贸中的预警机制,为海宁市纺织企业的对外贸易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