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路径探索
——以安徽省铜陵市为例
2020-11-26柯琳
柯 琳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244000)
近年来,安徽省铜陵市立足转型发展,加快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形成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探索构建完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多元路径,对于提升铜陵的核心竞争力和潜在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价值指向性和实践性意义。
一、 构建完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
(一)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基本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指拥有完善系统的有关营商的法律法规,并且用一整套的制度性措施确保有效落实。 法治化是营商环境的核心要义,没有法治化就没有充满活力、吸引投资的公平竞争营商环境。
(二)构建完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
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提升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标志。构建完善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利于政府进一步加快职能转变,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有助于创新政府的治理方式,以法治为基准,辩证看待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减少政府对于围观经济的干预强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题中之义。 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有利于维护公平的交易秩序和竞争秩序,确保各方市场主体能够各尽其责,清晰定位企业、股东、债权人、劳动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角色定位。
完善法治化营商环境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必要条件。法治化营商环境放宽商事主体准入条件,健全完善企业信用监管以及相关配套制度,加强对市场主体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二、 铜陵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现状分析以及存在的不足
(一)铜陵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现状分析
1. 加快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铜陵大力实施“双招双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首位工程,积极学习优秀省市的相关经验,进一步加大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引进力度,积极探索高端人才引进等政策举措,打造创新创业人才高地。
2. 积极营造规范有序的法治环境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2020 年基本建成与铜陵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机制和运行框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融资等问题。 加强市场监管,建立“互联网+”智慧监管新模式,让网络监管成为线下检查的前台。
3. 深化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以“互联网+”为基本工作模式,现已基本形成了线上网络服务与线下实体大厅服务功能相结合的一体化服务格局。目前,铜陵243 项行政审批事项已全部通过该平台提交申请办理,市民办事将更加便捷。
4. 稳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
完善落实党委中心组理论知识学习制度,提高依法行政的本领。 强化立法在改革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化“放管服”改革。
(二)铜陵法治化营商环境存在的不足
一是社会整体法治意识不够强。 部分企业还存在诚信缺失,遵纪守法意识还不够强的问题;极少数的党员领导干部与时俱进的意识还不够,还存在教条主义或墨守成规的现象。 二是营商制度建设不够健全。 当前存在营商环境的立法滞后并缺乏整体制度性建构的问题。 三是市场秩序不够规范。 诚信体系建设仍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 四是社会活力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 没有完全发挥社会组织的实际功用。 商事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机制不健全,商事主体的参与度还不够高。 五是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不够。 特别是在基层存在人才流失的现象,对人才的评价管理和任用机制仍不够健全。
三、 对于完善铜陵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路径探索
(一)培育法治信仰,树立良法善治之理念
培育法治信仰,全面树立良法善治之理念。 切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全体公职人员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指导工作,充分尊重市场经济的客观发展规律,遵从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内的契约精神,公平有序,竞争开放。 全体公民要进一步学习法律、信仰法治,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严格履行法定义务,以法律法规作为个人社会行为规范,将法治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逐步形成法治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营造开放包容、互利共赢、诚信践诺、重商护商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健全立法机制,完善营商法律规章和政策
1. 健全地方立法机制
积极推进商事立法科学化,要从实际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提高立法质量。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有效化解矛盾,建立解决纠纷的良性机制,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2. 完善营商环境的法律规章和政策
重点完善铜陵有关市场秩序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在促进创新、加强就业以及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制定配套性的政策。尤其是在知识产权保护层面,结合实际,制定各类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与相关实施细则,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落到实处。 同时,结合省里出台的相关政策,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与省里已有政策形成叠加效应。
(三)提高政务服务质量水平和效率,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一是深化商事制度改革。 推进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借力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结合“多证合一”,构建更为智能便捷的商事登记制度。 二是优化政府服务,创新政府管理服务方式。 进一步明晰各机关的具体权责,建立行政机关权责清单制。 三是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进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与市政务服务平台进一步互联互通,提高政府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项上线率。 进一步落实“全程电子化”“最多跑一次”。 四是全面实现政府信息网上公开,认真贯彻落实铜陵新修订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提升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及成效。
(四)健全市场监管长效机制,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积极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优化投资环境,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1. 释放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
一是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降低企业税费负担,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产业的发展。 二是清晰定位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切实减少政府对市场经营主体的干预。 三是鼓励企业大胆创业和创新。 建立重点扶持科技型企业名录库,对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型企业予以支持。
2. 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一是进一步完善市级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实现企业信用信息交换共享,通过该平台以及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发布“红黑榜”和联合惩戒案例,对失信人员产生威慑。 二是建立全市信用监管体系。 开展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建立企业信用联合奖惩制度。
3. 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加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力度,强化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规范化建设,放权社会组织,激发其活力,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贯彻落实《铜陵社会组织信用信息管理办法》,继续开展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等级评估,提高公信力和服务能力。
(五)创新发展思路,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
一是营造创新创业法治环境。 以法治思维为基准,研究制定人才引进培育和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和政策,用法治思维引领人才工作创新发展。 二是为引进各类人才提供便利的服务平台。 在引进培育上,探索“一站式”服务模式,专设绿色服务窗口提供人才引进、项目申报、政策咨询等服务,加强全市人才公共服务网络化建设。 三是加大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培训力度。 培训不应流于形式,要针对不同岗位、不同专业,开展针对性的有效培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学校科研成果转化、企业科研水平提升。 四是优化人才服务,不遗余力留住人才。 特别是在基层存在“留不住年轻干部”的现象,要为基层年轻干部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 进一步向基层一线倾斜,积极挖掘基层优秀人才,建立完善公平的评价、选拔和任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