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春风化雨》谈语文教师语言的启发性与情感性

2020-11-26徐月珍

成才之路 2020年30期
关键词:情感性启发性尼尔

徐月珍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木渎实验中学,江苏 苏州 215001)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作为一名教师,他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在多大程度上使这种教育和教养成为他自己的财富,他就只能在这样大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教育的影响,而且必然发生这种影响。”从中可见,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与教师自身的学识和道德水平有着密切联系的。良好的师德反映在教育教学上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教师富有启发性与情感性的语言。本文从《春风化雨》这部电影出发,探讨语文教师语言的启发性与情感性。

一、具有启发性的语言

笔者一直都很喜欢《春风化雨》这部电影,以至看过好几遍,每次看完后,都会为伟大的船长——基丁老师的离开而掉泪,为尼尔的自杀而惋惜难过,为最后同学们的觉醒与大胆抗争而感动……片中“我们的船长”——基丁老师循循善诱,追求思想的自由和彻底解放,破除顽固不化的旧的教学思想,鼓励并帮助学生捕捉一瞬间的灵感,使创造力自由驰骋,这和他那富有启发性和情感性的语言教育是分不开的。

基丁老师在上的第一节课就坚决而又自然地命令学生撕掉课本,又让学生认真观察往年的同学合影并倾听他们的忠告。在学生们凝神静听的时候,基丁老师在一旁悄声忠告:“珍惜你们的青春,不要把一分一秒浪费过去,珍惜吧!好好地珍惜它们!让你的生命不同寻常!”由于基丁老师之前已经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所以这时学生很容易接受老师传达的信息,便以为合影中的人真的会给他们忠告。想让学生有所感受、联想与表达,教师就要通过教学语言去引导,从而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基丁老师上课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走路”的“从众效应”令人记忆深刻。开始时,大家各自走路,频率幅度都不同,姿态各有特点。然而,没过多久,情形瞬间扭转了。大家走路的频率和步幅高度一致,没有了个性。基丁老师也和他们一起走,他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明白了从众效应会扼杀创造力,从而失去独创性。可以说,这样的教学效果是课堂上的说教无法比拟的。

基丁老师帮助学生捕捉瞬间的灵感的一幕也非常精彩。当一个学生正在为没有写作材料而苦恼时,基丁老师蒙住他的头说道:“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吧!只有在梦想中,人们才能真正自由,从来如此,永远也将如此!”继而,基丁老师又追问:“你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这时,那个学生“创作”出了一首异常精彩的诗作。由此可见,学生都有着惊人的创造力,而教师具有启发性的语言对学生创造力的产生与发展往往有推动作用。

二、富有情感性的语言

一次课上,基丁老师突然跳上讲台,环顾四下,还让学生也跳上去,体验那种站在高点看事物的感觉。他说:“站在讲台上是为了提醒自己要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这句极富激情的话语使得学生们都跃跃欲试,纷纷站上自己的课桌,感受“不同的世界”。后来学生们再一次纷纷跳上课桌挽留“船长”时,尤其令人感动。这样的站立标志着“船长”的巨大成功,他的学生的心理已经成熟,思想已经得到了解放,他可以放心地走了。

尼尔曾为自己的理想选择而游移不定,基丁老师得知后便多次与他交流,谈理想,谈生活,谈人生。在基丁老师的帮助下,尼尔认识了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擅长什么,想要做的是什么。正是基丁老师的语言感化了尼尔,使尼尔认清了自己。基丁老师还鼓励尼尔发挥自己的才华,促进了他心理上的独立。可以说,基丁老师是一位优秀的老师,又是一位很好的心理学家,将某些心理学知识运用得恰到好处。在平时打球时,他会鼓励每一个学生在做出动作之前都大声念出所给纸条上的句子,如“使劲扔”“用力跳”,这里充分体现了基丁老师的“暗示性”教学法。

教育首先就是爱的教育,教师的爱应该是富有感召力的。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古语也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但笔者认为未必都如此,顺耳的忠言照样能利于行,美言也同样会真实可靠。当学生作业或回答问题质量高时,当学生成绩有进步时,教师都应给予表扬和鼓励。

饱含真情是教学语言的魅力之源。白居易曾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学艺术是情感的艺术,作为教育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教学语言,一定是充满真情的。只有饱含真情的教学语言,才能产生磁性吸引学生,感动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那些优秀教师的教学,之所以具有极大魅力,就是因为教学语言融进了真情。

因此,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教育,教师都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这种情感交流是建立在师生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想让学生尊重自己,教师就得先尊重学生,不能因为自己是老师而有唯我独尊的想法,因为这种想法只会使学生在表面上恭敬教师,而非心悦诚服。笔者就经历过这么一件事,一次阅读课上因一处角落的几个男生在窃窃私语,笔者便上前严肃制止,哪知有一个男生愤愤地回了一句:“我没有讲话。”当时笔者并没理会,但课后主动找他谈话,弄清事实时,诚恳地向那名学生道了歉。学生听后也不好意思地说:“对不起,老师,刚才我的态度……”笔者也微笑着回应:“没关系。”

除尽量多找学生谈心外,批改随笔也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好途径。有位学生曾在随笔中这样写道:“见到老师第一眼就喜欢上您了,您笑起来很和气,很喜欢您的语文课,喜欢在随笔里向您发牢骚……”笔者当时很感动,便留下了这么一段评语:“文章道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写得情真意切,内容非常充实,行文也流畅。看了此文后,我觉得你这一年的点滴生活很精彩,你能把它们记录成篇,说明你是个有心人,其实回忆往事也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愿你的人生越来越精彩!”教师的随笔批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师生互动的好机会。

三、结束语

总之,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对学生满怀爱心,充满热情,多激发、鼓励学生,要用自己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师德,完成“传道受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猜你喜欢

情感性启发性尼尔
谈舞蹈教学中启发性语言的运用
纳撒尼尔·霍桑的《红字》
摭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尼尔丝历险记
后现代椅子设计中的情感性语义表达
浅谈语文课情感性的激发
语言的情感性之于高效课堂
浮世绘
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