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运用

2020-11-26

名师在线 2020年16期
关键词:教学法物理实验

许 林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发放镇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物理是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取探究式教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能提高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不但可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掌握,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探究式教学法符合物理教学的特点,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激发学生参与物理实验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物理教学效率[1]。

一、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

探究式教学突出学生的课堂自主参与性,是围绕学生开展物理实验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的特点是主动、合作及课堂参与度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主动探究教师提出的物理情景和物理实验过程,从而获得独立的看法和见解。由此可见,教师运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二、应用探究式教学法的优势

(一)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和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探究式教学法突出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探究式教学法要求学生做好实验设计和策划,能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要独立完成实验材料选择、自变量、设计对照组等各个环节,然后依据设计方案开展探究实验。

(二)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探究式学习模式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及学习兴趣,反对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因此可以培养学生理解物理基础知识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依据现有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应用中学习,在操作中学习,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自信心。

(三)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合作意识和群体意识成为未来人才必备的素质。探究式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学生通过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吸取他人的意见,培养自身的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从而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物理课程的实验环节需要学生进行协作、交流和沟通,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能够营造一种合作的学习氛围,从而形成一种合作、分享的团队意识,这是未来人才所具备的重要素养。

(四)探究式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重要目标[3]。探究式教学法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本知识。首先,教师要营造相关的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依据现有的知识对问题展开独立的探究。其次,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变化情况,并及时进行指导。

(五)探究式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探究式教学是一种科学研究思路的仿真练习,可以让学生接触前人经过科学实践后得出的研究方法,因此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科学方法。它比教师单纯给学生讲解科学方法更能让学生产生主动性。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应用探究式教学法,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物理科学中的历史事件,还能促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培养自身独立思考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精神。

三、探究式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营造物理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开展物理探究的积极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要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使学生对物理学习充满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地掌握物理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开展学习的动力。教师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充满探索的求知欲。因此,在进行物理探究活动前,首先,教师要优化和丰富教学内容,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使学习变得快乐而有趣。其次,教师要巧妙地营造物理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陈旧的教育观念,更能激发学生开展物理探究的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进行猜想,拓展学生的物理思维

物理学习不仅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新思考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要学会整合不同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而有效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使其产生探究学习物理知识的欲望。

(三)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学生对物理的探究能力

教学活动是一种双向的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相互开展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提高学生探索物理知识的热情,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明白自己才是学习的主导者、课堂教学的主角。因此,在物理实验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思维发展空间,使学生在实验中成为真正的探索者和研究者。这样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研究精神就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所以,在进行物理实验操作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并进行自主探究,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

(四)应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要把学生遇到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主动提出问题的学习习惯。首先,教师可以创设一部分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具有层次感、有相应的深度。其次,当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后,教师要给出一定的提示信息和线索,当学生的思考走入误区,或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及时补充相关的信息,从而拓宽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独立去解决问题。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就是学生一步步探究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过程。

结 语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首先应给出相关的例子和问题,然后鼓励学生独立开展探究活动,使其独立发现和掌握其中所蕴含的物理原理。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思想是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使其通过探究活动,发现事物之间的内部联系,进而发现其中的物理规律,并产生自己的想法。通过深入分析我们发现,在初中物理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积极运用探究式教学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法物理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留言板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