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指导学生快乐写作

2020-11-26张淑娥

名师在线 2020年16期
关键词:范文写作文叶子

张淑娥

(甘肃省定西市陇西县城关第二小学,甘肃定西 748100)

引 言

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积累,从量变达到质变。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很多学生对语文写作有一种抵触心理,甚至因为写作而厌恶语文学习。其实,写作不是枯燥的,而是充满趣味性的。真正会写作的人,在写作过程中能够真切感受到写作的快乐,从写作中有所收获。本文分析了写作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有效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一、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一)学生处于被动写作的状态中

当前很多学生写作都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缺乏写作的积极性与主动写作的意识。在被动写作的状态下,学生会按照教师所要求的字数进行写作,认为只要达到字数要求就可以了,忽视了写作的意义。写作不是为了完成字数,而是一种内心想法的表现,是一种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被动写作常常会蔓延到其他环节中,如阅读,这种被动的心理状态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1]。

(二)学生缺乏素材积累,写作能力较差

很多学生反映自己没有东西可写,没有什么感情可以表达。究其原因,学生的阅历较少,社会经验不足,积累的素材较少,到了写作时无话可写。但我们不能否认,学生缺乏对生活及周围环境的观察能力是其无话可说的主要原因。生活中有很多丰富的素材,学生只有用心观察这些素材,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新、有所感悟。写作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期积累的过程。

(三)学生过分依赖范文

部分学生在无话可写、无情可抒的情况下,常常借助范文。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当前,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迅速搜索到相关的作文进行借鉴,这种借鉴我们不反对,但是我们反对过分依赖范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常常发现雷同内容,这种相似性是学生对范文依赖的一种直观体现。范文的确具有参考意义,但是仅供参考,学生不能复制其内容。注重抒发自己的情感,记录自己的经历才是学生开始独立写作的标志。另外,很多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过多套用范文模板,这不利于学生情感的抒发和创新意识的养成。写作是一种创作的过程,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而不是“照葫芦画瓢”[2]。

(四)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

除学生自身的原因外,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指导也是学生写作能力差的原因之一。很多教师在作文课上只是帮助学生审题、构架作文结构、列出基本的作文纲要。当学生无从下笔时,教师也只是直接地拿出范文,并没有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不能停留在浅层次、停留在形式主义,而是帮助学生理解写作的内涵,使其真正体会到写作的快乐。

二、指导学生快乐写作的方法探讨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学生只有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才能有效地积累素材,长此以往,才会有表达的欲望。观察是人的一种本能,但是用心观察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引导。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树立观察的意识,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写一篇观察性的作文,如秋天的叶子。在引导学生写秋天的叶子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叶子,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一片叶子的脉络,体会叶子闻起来是什么感觉、摸起来是什么感觉、用嘴咬一下又是什么感觉;一片叶子是怎样的,一定范围的叶子又是怎样的;叶子在树上是什么状态,落在地上又是什么状态;远看如何,近观又如何等。总之,观察一种事物要有多个角度,主要在于作者在写作的过程中偏重于写哪个角度。在引导学生接触写作时,教师要让学生多多了解一些观察的方法,这样学生观察事物才能更加全面。学生对事物仔细观察后,可写的东西自然就多了[3]。

(二)激励学生多读书

作文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学生的语文水平。写作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力,包含词语、句法等语言积累。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所提高。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优秀的作品是如何描述事物、表达感情的,进而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为了激励学生多读书,教师可以从一些故事书入手,如《伊索寓言》《格林童话》等,同时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注意好词好句的积累,并有意识地去记住这些优美的片段,这样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应用这些积累。语文学习要以课本为中心,并向外延伸,读书也是如此,学生要先读好教材,再读课外书。课本中的课文就是一些极好的文章,学生可以将一些优美的片段背诵下来灵活运用,将其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语文课本中优秀课文的内容进行仿写,这样学生不仅能真正学好课文,还能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快乐教学的理念深入人心。因此,在实际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实施快乐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写作文、在写作文中感受快乐。写作文教学是从三年级开始的,刚刚接触作文的学生对写作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很多学生之所以感到写作难,主要是因为前期教师的引导做得不够到位,致使很多学生对写作产生抵触心理。一开始,教师不需要用标准的话语向学生解释作文的概念,而是应从学生所熟悉的事物入手,慢慢引导学生。教师不要向学生灌输写作文很难的观念,而应从学生的生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对学生观点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作文主题,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描述一位同班同学,让其他学生去猜或者去补充,这样一来,学生都会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些观点写出来,这样一篇人物写作就完成了。

(四)注重培养学生读写结合的能力

读写能力是基本的语文能力,读与写不能分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结合的能力。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既要学习汉字,又要朗读与背诵课文。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记忆一些优美的句子或者片段,从而为写作积累一定的素材。

结 语

快乐写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符合当前的教育理念。学生只有树立正确的写作意识,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积累写作素材,才能在写作时得心应手。快乐写作不能只是一种口号,需要教育者去落实。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猜你喜欢

范文写作文叶子
写作文的烦恼
写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写作文
一片翻转的叶子
舞动的叶子
春色几许(简谱)
Word Fun
那些年,我们写作文用烂的典故
写作文等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学滑板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