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肺炎疫情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五位一体”模式研究

2020-11-26杨雯雯

成才之路 2020年30期
关键词:朋辈五位一体热线

杨雯雯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2020 年1 月26 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为此,本文就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护能力,使之顺利、平稳度过疫情时期进行研究。

一、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快且复杂多变,再加上一些大学生辨别能力不强,爆炸式的信息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冲击,另一方面,为阻断疫情向校园蔓延,高校纷纷延迟开学,大学生需要适应全面的线上教学状态,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在这样的情境下,大学生会出现紧张、孤独、焦虑、悲观、恐惧、抑郁等负面情绪状态,如果不及时关注并进行调适,可能带来更多的问题与障碍,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在新冠肺炎疫情应激状态下,大学生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发生率明显上升,急需对其采取精准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措施。因此,高校应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升大学生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引导大学生采取积极健康的行为方式,并通过互帮互助来防止其受到应激的消极影响。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的“五位一体”模式

结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结合教育部、黑龙江省相关文件精神,笔者从“心理咨询”“心理热线”“心理教学”“朋辈互助”“心理活动”五个层面,研究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的手段和途径,整合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的“五位一体”模式。“心理咨询”“心理热线”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的关键,旨在守住生命的红线;“心理教学”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的基础,“朋辈互助”“心理活动”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的补充,旨在提升学生心理品质。

三、利用“五位一体”模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的建议

1.“心理咨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

我国心理学者马健青认为,心理咨询是运用有关心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解决咨询对象(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包括发展性心理问题和障碍性心理问题),来维护和增进其身心健康,促进其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过程。也就是说,心理咨询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

疫情期间,高校通过心理普查(如利用scl-90 症状自评量表对大学生近一段时期的心理状况进行测查)可以更好地把握疫情时期学生的心理动态。如可通过筛查,对量表测试结果显示异常的学生进行电话回访,进而确认学生实际的心理状况,为有需要的学生开展短期或者长期的心理咨询辅导,对学生进行情绪疏导,以防范危机事件的发生,使他们顺利、平稳度过疫情时期。

2.“心理热线”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

高校要统筹协调,成立疫情时期“心理健康工作小组”,启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开通心理危机干预热线,在本校官网公布心理健康教师的联络方式。

“心理健康工作小组”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应急处理预案,安排心理健康教师每周/每天轮流值班,值班期间手机24 小时保持畅通,通过心理热线的方式为有需要的学生提供心理支持、情绪疏导。心理健康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协同辅导员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做好持续跟踪心理辅导,防止因严重心理障碍引发的伤害事件,进而守住学生生命的红线,确保疫情时期学生心理状况的整体稳定。

3.“心理教学”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

受疫情影响,各高校利用云平台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活动,这是一次重大的尝试和变革。因此,教师要发挥心理课堂主阵地的作用,通过传授心理学理论和心理调适技能,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防护,提升网络教学的实效性。

如教师可通过直播平台,实现与学生的互动答疑,管理、督促学生学习,做到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停学不停教”;可通过心理课堂这一阵地,聚焦课程思政点,用“心”互联,以爱互通,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通过疫情期间的案例解析,实现与学生的实时互动,增强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实现育人、育心的目的。

4.“朋辈互助”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

朋辈心理互助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互动过程,主要指年龄相当者对周围需要心理帮助的同学和朋友给予心理开导、安慰和支持,提供一种具有心理辅导功能的帮助。与专业的心理辅导相比,朋辈心理互助具有自发性、亲情性、友谊性和简便有效性。疫情期间,学生宅在家里,不能出门,朋辈的支持和互动力量,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特殊时期的心理助人和自助能力。而由同龄人担任心理辅导员,相近的价值观、经历、经验、生活方式会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遇到的心理问题的解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依托“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发挥朋辈互助力量,以新媒体为媒介,通过录制主题不同的“心理防护知识小课堂”抖音小视频,结合疫情期间个体可能会出现的心理问题,如愤怒、抑郁、焦虑、恐慌等情绪,以及“疫情期间,我应该怎么做”“疫情期间,我可以怎么做”等帮助学生调整认知、调节情绪,适当转移注意力,改变人际交往的模式,建立家庭成员的心理链接,重建疫情下的生活秩序,重新回归理性与稳定。新媒体的利用,既可以为大学生展示自己提供一个平台,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让大学生将心理健康知识用于实际的学习和生活,为自己和他人穿上“心理防护衣”。

5.“心理活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

教师可以“3·25 善爱我”“5·25 我爱我”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为契机,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增强学生的线上学习体验,为他们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教师还可以“抗击疫情,心防护”为主题,开展多种多样的线上活动,如“心理微视频”“主题征文比赛”“主题海报评选”“心理危机干预讲座”“主题班会”等,有效拓宽学生的参与面,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月活动,是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生心理防护的重要形式,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有效防止危机事件的发生。

四、结语

总之,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的“五位一体”模式,能够有效提升疫情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的能力。笔者立足于“心理咨询”“心理热线”“心理教学”“朋辈互助”“心理活动”五个维度,探讨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的途径,发现“心理咨询”“心理热线”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的关键,“心理教学”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的基础,“朋辈互助”“心理活动”是加强学生心理健康防护的补充。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防护“五位一体”模式,帮助大学生穿好“心理防护衣”,让他们保持积极、理性、平和、向上的健康心态,平稳、顺利地度过疫情时期,逐步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时代英才。

猜你喜欢

朋辈五位一体热线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96365健康热线 有问必答 有求必应
朋辈联合CBL在肾内科低年级住院医师技能教学中应用及效果评价
朋辈携手共赢成长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湾学校心理节活动掠影
优秀朋辈辅导员人格特质研究
——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搭建“五位一体”多功能培训平台
高校朋辈辅导的差异化策略研究——基于北京本科院校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工作情况的调查分析